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和珍惜

劉如


【正見網2017年07月22日】

對孩子的愛與嚴格管教,都要有個度。中國人早就留下中庸之道的智慧,認為過猶不及,不可走極端。教育孩子,也是如此,過度愛護,一味地有求必應,求得孩子順心如意,無理性地全力支持就是溺愛,孩子會變得任性自我,不知感恩;但是走另一個極端,也同樣適得其反,造成孩子的逆反或自卑無主見。

面對女兒的要求

我家小女兒正值小學三年級,很喜歡用紙殼箱手工自製玩具。今年暑假,她又要做這種玩具,而且要花8百日元買自動販賣機出來的玩具,為的是要那些玩具的小橢圓形、可以分開的塑料盒子,來製作她的玩具。我聽後卻遲疑了。

之前,我一直都給以全力支持,表示理解和尊重,但是,最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過度支持。作為母親,我希望孩子開心無憂,希望她儘量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這本沒有錯,也讓我們母女關係很和樂。她也願意與我說話,不會出現孩子壓抑孤僻的反叛行為。

但是,卻發現她這兩年,總是提出要求,要買娃娃連帶家居的一套套各種玩具,我也儘量滿足,日本這些東西都很貴,但是想到要給她一個完美的童年,快樂無憾的童年,我還是儘量滿足她的要求。但是漸漸發現,她喜新厭舊的速度越來越快,最近買的一個娃娃,沒幾天,就又放到一邊,不再理睬。

我開始思考,這樣的做法,是否太過了,孩子得到東西太容易,不會珍惜,也不會感恩,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樣肯定不好。等於說,你的愛,孩子沒有感覺。適當吃苦,付出,讓孩子懂得珍惜和感謝父母的付出,才會成長為一個懂事和善良,有責任心的人。凡事不能太過,過了就變成溺愛,會害了孩子。

支持的方法 進行調整

不溺愛,又不能過於嚴厲,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想到這裡,我決定還是表示支持,但是不能毫無條件,必須讓孩子有所付出,才會珍惜。於是我想,有何辦法可以讓孩子既能實現她的願望,又不必花費太多的錢,還能讓孩子懂得媽媽為她付出,心裡是愛她的。不傷害她,又要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讓她看到父母的付出呢?懂得感恩呢?

於是我想到了飯店,每次一家人出去吃飯,即使是家常餐館,在日本,很多都有孩子套餐,會附帶給一個硬幣,自己去自動販賣機搖出玩具,那些就是孩子要的,不用特意花錢,反正每年假期,都要經常領孩子出去用餐,不如就這樣解決。

我想好了,就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一聽,跟我說,好是好,可是她很急。我於是說,那家麵條館子,很便宜,我跟你連吃三天,你看如何。孩子一聽,問我,媽媽,你不是不喜歡那家飯館嗎?上次還說很難吃。我就直接告訴她,因為媽媽希望你趕緊拿到玩具夠用的數目啊,就忍受幾次吧,反正你喜歡就好。

孩子一聽非常開心,很感動的樣子,我又提出條件,要走路去,不開車。沒想到原本很不願意走路,動則喊累的她,居然願意走路去,高高興興答應了我的要求。

這件事就這樣解決了。孩子的反應讓我開始明白,教育孩子真的不能走極端,要理性。一味給予,不懂珍惜,也不感謝你,這一次,我同樣表示支持,但是注意讓孩子真實感受到我的付出,就自然想到了辦法。

母親和孩子都不能只顧自己一方的感受,或者堅決反對,或者一味毫無條件的支持。沒有孩子自己得之不易的付出,輕易就買下來滿足孩子,她不珍惜。同時,母親的付出,一定要讓孩子留下印象,自己感覺得到,為此感動,才有效果。這不是為了居功。而是為了孩子懂得感恩,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採取的辦法。所以,我特意告訴孩子,自己為了她,願意連吃三天不願吃的麵條。讓她感動,內心知道父母的付出。否則,你給他多少,也沒有感覺,甚至認為都是理所當然的。

日本身教故事的啟發

記得以前,我上中學的兒子的學校,請來老校長,講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日本戰後很窮,吃不起肉,一位孩子,厭倦了自己每天只能吃鹹菜拌飯,鬧著母親要買油炸肉餅吃,不停鬧著要買,說自己學校全班孩子都吃過了,只有自己沒吃。母親明知道買了有多奢侈,會被丈夫狠狠教訓,還是買了下來。她要讓孩子自己親眼看到教訓,同時還能強烈感受到母親替他的承受、和真切的愛。

結果,被父親大發雷霆,而母親全部自己承受,絲毫沒有透露,是孩子的要求,過後還笑著對孩子說,真的很好吃。為此,這個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對母親感恩不已,也內疚不已,從此一輩子都記住母親默默為他承受的樣子,不再任性,也學會了承擔責任。就像母親一樣,為自己的任性承受一切,不埋怨別人。因為他親眼看到了母親的付出和愛,最後他成為日本一位有名的企業家。

我感覺到,母親需要理性地愛護和教育孩子,任何極端的行為,都不會起到好的效果。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