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解三國(12):亂世難題 唯德能解

劉如


【正見網2019年10月23日】

在《三國演義》裡,我們會吃驚地發現,這部書中描繪的古代社會,跟我們在電視劇看到的完全不同。古人斷事,德為核心,禮法和武力,都是輔助,歪理無法立足。即使膽小的人一時迫於武力,不敢說話,但思想卻不糊塗,絕不會輕易被人洗腦和利用,這也就是邪惡之徒,最為害怕的,因此,暴虐的董卓才如此地懼怕明理的盧植,要把他除掉。我們今天就盧植說的話,仔細分析古人斷事的智慧。

以伊尹之志   斷董卓篡逆

我們先來重溫盧植的那段話:

盧植曰:「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上雖幼,聰明仁智,並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聖人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盧植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董卓)您說的話(要廢掉少帝)是不對的,古時商朝的太甲因德行敗壞,丞相伊尹將他放逐於桐宮,令他反省,自己暫時代理國政。(三年後太甲醒悟改正,又把太甲迎回恢復王位,成為一代明君);漢昌邑王登位才27日,就造惡三千多條,因此,大臣霍光才會秉明皇室太廟將他廢掉。如今我們的少帝雖然年幼,但聰明仁德,有才智,並未犯下任何過失;而且您是都城外郡的刺史,平日根本無權參與國政,又沒有伊尹、霍光的奉天命濟世的大才,怎可倒行逆施,強行主持君主廢立的大事?聖人說過,有伊尹不圖王位,教導帝王歸正德行的公心,懷抱濟世安民的大志就沒問題,沒有這樣的大志就是篡位的叛逆之舉。

這段話,說白了,就是被廢者要嚴重失德,而執行者,負責主持的人,必須出於公心,還要有代祖先執行教導責任的資格和威信,還必須獲得天地神明的認可,才能做這件事情。

伊尹是商朝開國丞相,輔助五代君王,活了百歲,死後以王禮下葬,是承天命下世的通天理合人道的大才,是以堯舜仁孝的治國之道教導歷代商王的帝王之師。《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伊尹的象徵,三請才出山,具有不是普通人能達到的境界。這些大智者,明天理,知天命,順天意而行,國運與天下大事,瞭然於胸,根本不會對權力王位產生興趣。

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出自《史記》等諸多歷史的記載。不少人以一些完全相反的以宣揚惡為價值觀的另類史書來否定伊尹,否定傳統聖王與賢相留下的道德典範,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企圖魔化祖先來毀掉後代子孫和整個民族道德的事情,會成為千古罪人,是魔鬼才會做的。如果孩子相信了,就會徹底地嘲笑祖先,嘲笑道德。做了這件事的人,就會將後代子孫變成不擇手段,為權利可以為所欲為的邪惡之徒。我們到底是在揚善,還是要毀人,要將人變成禽獸呢?我們的所謂學問和聰明,難道不是在被魔鬼利用和操控嗎?想一想都會毛骨悚然。將歷史反過來寫或想要證實邪惡價值觀的人,千萬要三思,我們的才智,真的要用在毀滅民族道德上嗎?我們搞學問研究,我們的時光和人生價值,真的是為了這個可怕的目的嗎?

亂世難題  唯德能解

盧植是東漢大儒,我們看他說的話,針對廢立帝王的國家頭等大事,毫不驚慌,也不迴避,語言文雅,但論點分明,直截了當地駁斥了董卓的謬論。告訴他,選擇帝王,也就是判斷誰有資格坐在那個位置上,不是以表面的威儀為標準的,而是以人的德行為標準的,歷史上發生過的例子,都是因為帝王本身嚴重失德,失信於天下才被廢掉的,因此少帝不符合這個條件,誰也不能這樣做。

盧植的話,就是在講德是判斷大事的核心原則,注意,盧植這裡並未一上來就給大家講君臣或者立長不立幼等長幼有序的禮法,那是因為,真正懂學問的人,都清楚,禮是普遍通用的日常規定,便於人們正常地工作,交往和生活,是為方便表達尊敬,問候,友誼和善意等等人的行為的一個通用的規矩。不同民族,不同朝代,會有不同的具體的表達形式,因此,禮是外在形式會變的,但它維護道德的作用,以德為核心的原則,卻是永遠不會變的,因此在非常時期,極端的情況下,在帝王嚴重失德,危及國家和百姓,失去資格的時期,君臣之禮就可以暫時放在一邊,臣子可以在帝王的宗廟面前,不是以臣子的身份,而是以替帝王先祖教導帝王的身份,非常正規地嚴肅地祭告天地和帝王的先祖,來執行帝王的廢立。必須是堂堂正正的,當著宗廟和天地以及眾大臣的面來進行的。因此,歷史上在非常時期,的確發生過這樣的先例,臣子也可以廢掉帝王,但必須是嚴重失德的情形下,而且一定是公開地,嚴肅地執行。絕不能有絲毫的不公正和為己的私心,否則都會被人看的一清二楚。

因此,一個人僅僅手握屠刀,就想瞞天過海逼人就範,隨隨便便就要順利完成這件天大的政事,再笨的人也知道那就是篡逆。何況少帝根本談不上有任何的失德行為。因此,董卓的行為,毫無疑問,就是違背君臣之義的謀逆之舉,不管他是否做成這件事情,都會被人罵成倒行逆施的不義之徒。所以,儘管董卓最後做成了此事,他也很快就變成天下英雄舉起義旗共同討伐的國賊,人人都會罵他。因為無論人們是否敢怒而不敢言,整個社會都以德為美從而自覺奉行義理,自然斷定出他的行為是不義之舉。禮和法都可以根據需要改變,但做人的道理,是不能改變的,因此,古人活得明白。

董卓廢帝後,日日提防,連睡覺都無法安穩,隨時要防範被人刺殺,這樣僅僅靠暴力得來的政權,能長久嗎?值得推崇和效仿嗎?肯定是不能的。但是否因此就否定武力存在的作用呢?當然不是,因此,《三國演義》會在合適的時機,也就是劉備入川時,通過龐統軍師,講解以德用武、逆取順守的非常之理,為我們解答這個疑惑。

大家看《三國演義》,會注意到,禮不是討論問題的核心,德才是核心,有學問的君子,都非常明白這一點,只有回到德的原點來衡量事物,才能說明白一切亂象和歪理,才能破除謬論。這說明古人,一直懂得靈活運用孔子「為政以德」的教導來處理國家大事,明白道德,才是根本判斷一切事物、包括禮在內的標準,才是一切政事運轉的核心。有這樣的見識,不會流於教條。現代諸多的法律、教育、社會,和經濟問題,只要用古人的善惡道德觀來衡量,就能抓到癥結,理出頭緒。因此,讀聖賢書,不但不會迂腐,反倒能破除迂腐,還原我們民族文化的真相。

那麼盧植性命如何呢?書中寫道有諫臣阻止:「盧尚書海內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於是董卓不敢動手。公然殺害代表天下道義的君子,等於向天下人公開宣布自己與道義為敵,會立即引發全國各州郡對他的討伐,反倒妨礙他的廢帝陰謀。(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