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幼學瓊林》:武職(六)

紫穹


【正見網2023年02月18日】

【原文】 

戰勝而回,謂之凱旋;戰敗而走,謂之敗北。 為君泄恨,曰敵愾;為國救難,曰勤王。

【注釋】 

凱旋:後為成語「凱旋而歸」。形容打了勝仗唱著凱歌而回。

敵愾:助王抗敵雪恨。出自《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大意是,各諸侯都把天子的仇恨當作自己的仇恨,各自領軍一同奮勇殺敵,為天子獻上戰功。愾,憤恨之意。

勤王:勤於王事,多指君王有難,國家危亂之際,臣子起兵救駕。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於晉侯曰:『求諸侯莫如勤王。』」

公元前63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王子帶,勾結狄人進攻周襄王,王師大敗,襄王逃到汜地,派人向晉、秦求救。晉文公聽取狐偃「求諸侯莫如勤王」的建議,辭退秦兵,單獨出兵打退狄人,活捉王子帶交給襄王,安定了王室,也就安定了天下,晉文公此舉就是勤王。他因此義舉而獲得美譽和諸侯敬重,成為春秋一代霸主。

【譯文】 

打了勝仗歸來,稱為「凱旋」;打了敗仗逃走,叫作「敗北」。替君王抗擊憤恨的敵人,叫作「敵愾」;救社稷於危難之中,則是「勤王」。
 
【點評】

古代之所以稱戰敗為敗北,跟方向無關,而是跟北字的古義有關。古代「北」通「背」,《說文解字》:「北,背也」。古時兩軍交戰,一方敗退會以「背」對向勝利的一方而逃。所以,敗北就有了失敗而逃的含義。北,在古代甚至直接單獨使用,成為動詞敗逃或名詞敗兵、敗軍之意。例如西漢賈誼《過秦論》中的 「追亡逐北,伏屍百萬」,這裡的北,就是敗軍之意,逐北就是「追逐敗逃的敵軍」。

敵愾與勤王,看似都與君王有關,但敵愾往往強調為洗刷君王的恥辱而替他一同報仇雪恨。所以,為一洗前恥,即使國家當下並未處於危亡時刻,也會有君王為復仇而主動發動戰爭的情形。

勤王,多用在君王有難,國家危急,臣子起兵救援護駕的情形。這裡的王,指王朝的帝王,而非各地諸侯。各地諸侯等都是臣子。勤王出現,意味著帝王有難,必然國家動盪,社稷危矣。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因宦官為禍,各路諸侯紛紛起兵前往京城救駕,就屬於勤王的例子,可惜漢末各方,真心勤王的並不多,反給了奸臣董卓打著救駕的旗號兵臨京城掌控朝廷和皇帝的機會,從此天下混亂,諸侯割據。

所以歷朝歷代都要求各地諸侯州郡,無皇帝召喚,不得帶兵入京。以防各方勢力趁機謀反叛亂。因此後世同仇敵愾一詞反倒用得非常普遍,不再限於君王。危機中,團結起來共同一致對外抗敵,都可使用該詞了。

【故事】 晉軍凱旋  為何將軍不歸

成語「凱旋而歸」,出自《東周列國志》46回:「且說晉師凱旋而歸,參見晉襄公,呈上先軫的遺表。」文中的先軫,就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他曾在崤之戰任主將大敗秦軍,讓秦軍全軍覆沒。

驪姬之亂時,他是護衛晉文公重耳一同逃亡在外十九年的大功臣。他為人忠正耿直,文公死後,他輔佐晉襄公,先是大敗秦軍,後又擊潰狄軍,戰功赫赫,讓晉國繼續穩坐霸主地位,本應凱旋而歸,論功獲賞,卻以死明志,留下遺表,成就了一段彰顯「君臣有義」的感人佳話。

崤之戰大敗秦軍

前628年冬,春秋霸主晉文公逝世,晉襄公繼位。秦國乘晉國未穩,無暇顧及別國之機,發兵私越晉國國境,奔襲鄭國,不料半路被鄭國發覺,秦軍於是改變計劃,滅掉了晉的鄰國滑國。 

晉文公國葬未了,秦軍已行虎狼之舉,面對如此不義,先軫斷然主張馬上出兵討伐秦國。晉國既為諸侯霸主,就有義務主持公道,秦國不來弔喪於禮不合,為貪婪出兵,擅自越境,欺辱他國,狂悖無禮,攻秦正合先君晉文公重託。晉襄公被他勸服,馬上緊急出兵攻秦,把喪服染黑,以先軫之計在崤(河南陝縣)的狹路設伏。四月中旬,秦軍過崤,遭到晉軍伏擊,秦軍孟明視等三名主將被俘,幾乎全軍覆沒,史稱「崤之戰」。 

斥國君  懷愧疚

晉襄公的嫡母是秦國穆公的女兒。襄公仁孝,在母親請求下,將俘獲的三名秦將釋放回國。

先軫上朝得知,勃然大怒,斥責道:「將士們不知費多少力氣和人命才擒獲的敵軍主將,卻因為婦人的幾句巧言轉眼被赦!如此毀傷自己的戰果,長敵人的志氣,晉國要不了多久就會滅亡了!」先軫越說越氣,頭也不回,還當面狠狠吐一口唾沫就離開了。襄公醒悟後,追悔莫及。

儘管先軫盛怒下不顧尊卑,冒犯君主。然而襄公卻十分仁厚,反而為此事向先軫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先軫為此自責不已,滿懷愧疚。

抗狄大勝  將軍不歸

同年,狄人攻打晉國,先軫又領兵抗擊。八月,在箕擊敗狄軍,大獲全勝,還俘獲一名狄軍首領,史稱「箕之戰」。戰後,本該風光班師凱旋,他卻突然脫下頭盔鎧甲,毫無防護地又衝進狄軍中,被亂箭射死,明顯是去赴死,好以此懲罰之前冒犯襄公的罪過,證明自己的一片忠誠之心——並非邀功逼主的亂臣。狄人念其忠勇將先軫的首級送還給了晉國。先軫寫下遺表,以死明志,告慰君主。彰顯了這對君臣的道義:君仁而臣忠,各行其道,皆是義舉。

孔子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大家可能很奇怪,古代禮教,不是強調君臣尊卑有別嗎?不應該是強調臣子重禮敬上才對嗎?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相互禮敬,具體禮數可以不同,但內心敬重別人愛惜別人的心,那份對人的善心,要求是一樣的。但君王或上位者,容易居高而生傲慢鄙視之心,忘記自己的位置肩負的責任是需要擁有像父母珍惜兒女那樣的仁慈之心的,是更需要強調仁心和勇於納諫的氣度的。所以,君對臣能以禮相待就顯得難能可貴也更加重要。

能禮敬臣子,就會善待體恤臣子,變得虛心賢明,國家就能安定,所以君主的關鍵德性就是仁義,體現在行為上就會對臣下禮敬。自然臣子就會感動心服,更加自覺履行臣道,為君擔憂,為國赴難在所不辭。晉國先軫與國君的恩義,不就是最好的見證嗎?

儘管也許先軫以死明志不一定是最好的盡忠方式,但是,他能做到這一點,表明古人心中把堅守道義,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正是這些用生命踐行的義舉,鑄就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和高尚的人格。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