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10月06日】
不知什麼時候,走到街上,不遠就能碰到一個藥房。這不,小區門口忽然又冒出兩家,名字很好聽,一個叫「濟世堂」,一個叫「福緣春」,這名還挺親切的。我卻疑惑:國人怎麼忽然間患病的這麼多,還是現在的人懂得保健?
現在的中國家庭,幾乎家家都有個半拉大夫。只要不是突發病或者疑難病,自己都知道買啥藥,頭痛腦熱,哪裡用得著就醫。細細想想,無非以下原因。其一,現在確實病患多了;其二,醫生的醫術普遍太差;其三,醫德敗壞,醫院太黑;其四,看不起病的人太多。
(一)
說兩個例子。堂嫂腦血栓,這病治療現在不算困難,可一到醫院,單單檢查,就做了心電圖、X光、CT、核磁等,堂哥問大夫,做CT了怎麼還做核磁,大夫說,CT看的不夠清楚。堂哥害怕大夫不用心,也不敢追問,心裡卻老大的不滿,這不就是重複檢查,明擺著「割韭菜」嗎?進了醫院,必是所有的機器走一圈。為了讓病人主動買單,暗示病人自己「選擇」該做某個檢查。
妹夫腿疼,在縣裡沒治好,拿著片子到省城醫院。孩子提前在網上掛了專家號,我們早上八點就趕到了。上到五樓,大廳裡、走廊、樓梯上,人流涌動,病患和陪護的人挨挨擠擠,走一會兒,身上就冒汗了。繁瑣的程序,讓人應接不暇。找醫生、排號、看醫生、各種化驗,重新拍片等等,各處的找窗口,遞單子,等待結果,最後回到主治大夫那,直忙到傍黑好不容易才有個結果:明天早八點來,我再給複診一下。搞得隨行的人筋疲力盡。
(二)
住一個小區的張大夫是個老中醫,因相處密切,我和他無話不談。姐姐闌尾炎,我找到他,想讓他幫忙安排手術的事。他卻輕鬆一笑,說:「找我算找對人了,五十塊保你藥到病除。」「不用手術?」我驚訝。他告訴我,三樣東西就夠了。大蒜、川軍、硫酸鈉(俗稱芒硝)各一斤。用法:先把大蒜搗碎,用紗布包好敷在闌尾處,至皮膚發熱時取下,切記:不能時間過長,皮膚糊破有危險。這時,將川軍和硫酸鈉加水搗成糊狀,用紗布包好敷於闌尾處。最好晚上睡覺時敷上,次日早晨取下。輕微的一兩次便好,重者糊上三五次便徹底根除,且不復發。
姐姐照此偏方治療,不到一週就好了,再沒犯過。張大夫說,這是他在農村當赤腳醫生時學到的,非常靈驗。他還強調:急性的不行,必須手術,得是慢性的才適合用。
過後,我問他,如此妙方,醫院何不推廣?他說,都用這個偏方,醫院上哪掙錢?啊!原來如此。聽說現在做一個闌尾手術,少說也得五六千吧?
張大夫是個熱心腸的人,比較正直,他常對我說:「幹這行心不黑不行啊!」我問他道理,他講了幾個他們行業裡的例子,真是出乎人的想像。這是「一切向錢看」的必然結果。
(三)
日前,在公園廣場散步,和幾個退休老者閒談,說到退休金,都不高,有自己買的養老一個月一千七八的,企業退休的還要好些,能開到三千多,有的甚至達到四千,但還是壓力挺大。有兩個還得貼補孩子,不少家庭的孩子掙得少,要還房貸,就把老人拴上了。一個家庭更是怕有病,不敢住醫院,進去了,花錢像流水,開那幾個子兒哪經得起折騰啊。
大伙兒你一嘴我一嘴,都是就醫的苦楚。一個說:「我是小病抗,大病就不治了,別到頭弄個人財兩空。」一個附和:「憑天由命吧!誰叫咱命苦啊。」有位老兄孩子去過日本和台灣,便誇耀日本和台灣的醫療,滿是羨慕。大伙兒又從日本和台灣說到人家的文明,最後說到中共要統一台灣的話題,一個老者戲謔道:「台灣人傻啊,和你統什麼一,跟你過苦日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