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欣賞:《你死後遇到的五個人》

華一


【正見網2004年12月14日】

《你死後遇到的五個人》(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講的是一個真人Eddie 的故事。Eddie小時總是被他的父親毆打。 後來Eddie 遇上了他的心上人。再後來Eddie上了戰場,無意中可能燒死了一個平民。 戰爭中Eddie 傷了腿,落下了終身殘疾。參戰前Eddie是遊樂場的維修工,退伍後Eddie還是在這個遊樂場工作。最後Eddie死了,是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被遊覽車砸死的。死後還不知道小女孩被他救下來沒有。

Eddie生活原型看來就那麼簡單。連Eddie自己也覺得他的一生乏味得很。根據書名想像,頂多也就是說主人公死後在天堂和他的五個親友相遇的故事。可以想見這本書可能會被人冷落。但是,本書作者Michael Albom 卻讓此書成了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的第一名。Eddie 親身的瀕死體驗對這本書和這部電影真實性提供了最好的基礎(有關現實中的Eddie, 請參見http://www.albomfivepeople.com/)。順便說一句,Albom的另外一本書《Tuesdays with Morrie》也是最佳暢銷書之一。

對這部電影,連一向苛刻的影評家不再吝嗇讚美之詞。 有個評論家這樣評道:這部電影說服了我,不要匆忙為人生劃一個句號,許多在生前無法知道的秘密和問題,但又必須解決的,只有在「天堂」〖注〗才能被解決。

Eddie 死後發現,「天堂」不是什麼美好無比的伊甸園,而是一個特殊的地方(空間),在那裡有五個人正在等著他,解析他人生舞台上和這五個人的恩恩怨怨的故事,其中包括他一生所愛和所恨的人以及素不相識的,但又和他有緣的人。每個人都對他的生活有著這樣和那樣的聯繫,或是他的所為曾經有意和無意的影響過他們。 每個人都揭開他人生中某一階段的困惑不解。

在那裡,他知道了在無意間竟會致人死命;在那裡,他明白了為什麼妻子早早地離他而去;在那裡,他知道了,終生無後是因為他被要求全身心地保護遊樂場裡其他的孩子;在那裡,他知道了被終生致殘的真相;在那裡,他知道了他所恨的父親也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他原諒了他,但似乎有點太晚了;在那裡被他傷害的人吩咐他用鵝卵石抹去了她身上的疤痕。一個一個的,Eddie 透過他們的眼睛看到了他在人世的時候看不到的景象,了卻了愛恨情仇和恩恩怨怨。

Eddie 是個生性善良的人。儘管Eddie洞悉了他自己的一生,他還在惦念著最後他想救的那個小女孩被救活了沒有,也想知道在他死去的那一瞬間,和他的手相接的那雙小手是誰的。這個懸念一直到影片快結束的時候,才從最不可能的第五個人那裡得到答案。

世俗生命的結束也是理性生命的開始:是表演的結束,但卻是回顧和反省的開始。 只有卸了裝,下了道具,靜心旁觀時看到的才是真實。有道是,「不明人生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夢中。」因為人世是那麼的忙忙碌碌和撲朔迷離,有太多的興奮也有太多的抑鬱,有你不願離開的人也有你再也不願見到的人,有多少愛就有多少恨, 有說不完的喜悅也有道不盡的哀傷, 遺憾和留戀交織在一起,明白和糊塗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 有人巴不得早點離開人世,因為受不了人生無常;也有人嘆息人生苦短,因為捨不得人生的浮華,但糊塗是絕對的,清醒是相對的。

生命需要時間休整,反思,和檢討,尤其是在一個不受物質世界影響的空間裡。在那裡,沒有時間的限制,沒有人為因素的影響,也不用患得患失。當然如果這個步驟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最好,這樣當你離開人世時,你沒有懊惱也沒有欣喜,你沒有問題問人也不需被人問,你不欠人人也不欠你。但這是不可能的。

此外,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和物質觀念幾乎堵死了人類今生今世反思的重要路徑。由於世人的視野僅僅局限在個人的物質利益之內,所言所行對他人造成的影響經常是無知無覺的,尤其是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Eddie是一個好人,這一點在影片的最後一幕可以看到,有那麼多被Eddie一生中救下來的生命在他的世界裡等著他,向他致謝。因此這個總結是為Eddie提高用的,輪迴轉世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幫助生命提高境界。當然不排除惡人幹了太多的壞事就被直接發配到什麼地方去。

這部電視劇在本月十六號還會上演一次(ABC),東部時間晚間8點。請大家不要錯過機會。

〖注〗這裡的「天堂」顯然不是宗教裡講的天堂,而是一個特殊的空間。在那裡時間是一個真實的維數,也就是說時間可以雙向展開,不像人世間,人一旦降生就只能向死亡的方向走。此外,空間的概念也改變了,因為沒有了肉身,人是失重的。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瀕死體驗和靈魂出竅常常是超越時空的。這個空間有可能是更高級生命幫助三界內的生命總結和複習人生的地方。我想大約是西方宗教不相信輪迴轉世,Albom才把它叫做「天堂。」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