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詩歌系列:駱駝

文思格


【正見網2005年10月21日】

【背景】

駱駝是一種奇特而靈異的動物。它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中充滿出人意料、使人驚訝和令人讚嘆的特點和品質。駱駝至少在4500年前就已經被馴化為人類的交通、運輸工具,在當今的非洲和亞洲,仍然有駱駝在幹著這樣的工作。如果當初沒有駱駝持續的來來往往的艱苦跋涉,中外邦交史上輝煌的「絲綢之路」將失去它耀眼的光芒,甚至其歷史地位!

駱駝有兩種:主要居於阿拉伯的單峰駝,可長到725公斤;多見於大戈壁的雙峰駝,可長到1000公斤。如此龐大身軀,卻極其罕見的走「順風旗」(左邊兩足同時走,右邊兩足也是),造成身體左右傾側,坐在它背上的人感到象坐船,因此贏得「沙漠之舟」的稱號。大而柔美的眼睛有兩層長而濃密的眼睫毛遮擋風沙和強光,視力非常好,加上粗長的脖子和高昂的頭,一副高瞻遠矚的模樣;鼻子可隨意開合,嗅覺極端的靈敏,可以發現距離很遠的水源。大漠駝群中的駱駝往往帶著駝鈴。聽過駝鈴聲的人都會記得那種渾厚、純樸、互相呼應的韻味。與現代音樂比,似乎比較單調,但在沙漠中它卻是打破單調、沉悶氣氛的天籟!

駱駝的駝峰裡充滿脂肪,是食物匱乏時的能量來源;駱駝能在10分鐘內喝進相當於自己體重1/3的水,然後滲透到血液中保存起來,還能調節體溫,在高溫下不出汗。這樣,它能在一週內不吃不喝而不影響自己負重跋涉的速度,在兩月(或更長)時間內不吃不喝而不危及自己的生命。它可以消耗掉自己體重的40%而不危及健康,其它動物20% 就可能斃命。駱駝可以背負450 公斤的重物,但遠途跋涉時通常只給它200 公斤左右的包袱。每天負重遠行,消耗巨大能量,駱駝卻是動物中最不挑食的典範。它幾乎什麼都吃:沙漠裡堅韌而帶刺的灌木及其枯枝敗葉,人或猛獸吃剩的干骨頭,甚至主人丟棄的破帳篷!它們都能用肉食動物才有的尖利牙齒,粗略的咬碎後吞下肚去,再利用走路的時間細細反芻。

當一隻駱駝再也不能從地上站起來時,它的主人就只好卸下它身上所有的包袱,分散給其它駱駝馱著,舍下它繼續趕路。它會伸長脖子,睜大眼睛,望著昔日的同伴們漸漸遠去。由於極端的耐飢耐渴,它要在那裡躺很久才能徹底拋下那人間的軀殼。如果有人或動物從周圍走過,它就抬起頭來,用一種奇異的眼光看著對方。對著這眼光,不但人類不忍加害於它,就是非洲的獅、亞洲的虎,乃至極端兇殘、同類相食的狼,都不願對它發動進攻。它們寧願呆在附近,時不時的叫一陣,直到確信駱駝的靈魂已經離棄了自己龐大的身軀,才一擁而上,感激的享受駱駝無私的遺贈。駱駝的彌留眼光,是終身奉獻而不求回報的靈魂特有的光,它能從最兇惡殘忍的心中挖出那千年塵封、萬古泥埋的善念來,使最殘忍的動物都顯現出善行!

【詩】

大漠群駝

文思格

瀚海茫茫喜渡舟,黃濤滾滾永昂頭。
千斤重擔雙峰挺,萬裡風塵一路悠。
靈鼻已知甘泉近,駝鈴互慰古道愁。
歷經九死形神壯,踏盡流沙是綠州!

【淺釋】

瀚海:明代以後,此詞專指戈壁沙漠:把大沙漠比作浩瀚無邊的大海。渡舟:駱駝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譽。黃濤:黃沙在風暴後形成一層層沙浪。昂頭:是駱駝顯著的外形特徵。千斤重擔:已經不是誇張,因為駱駝可能背負900斤。雙峰挺:這裡詠的是雙峰駱駝,但其它方面沒有區別。風塵:大漠風沙比風塵還厲害。悠:這個字道出了駱駝從容不迫、堅忍不拔的走路風格。靈鼻:駱駝的鼻子名副其實是靈鼻。古道:駱駝走的都是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古道」,但這裡顯然是雙關。歷經九死:不是誇張,大漠中本來就經常有生命危險。形神壯:描述駱駝的形貌和神氣。

詠物詩使用雙關詞,往往能增加內涵和韻味。本詩之所得,就在於使用了許多雙關詞:渡舟、黃濤、昂頭、重擔、挺、風塵、悠、靈鼻、甘泉、駝鈴、古道、形神、流沙、綠州,等等,都具有雙關的意義。點明了這一特點,不用細細講解,讀者都能理解原詩的字面意義和喻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