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於危難 德蔭於子孫

蕭風 整理


【正見網2006年01月21日】

中國傳統文化中貫穿著「積德行善」、「助人為樂」的內涵。諸如「善有善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等等。下面就是一則「祖上積德,蔭於子孫」的故事。

楊榮,明朝建安(今福建省建寧縣)人,字勉仁,是明朝時代名臣。他與楊士奇、楊溥三人,歷經成祖(永樂)、仁宗(洪熙)、宣宗(宣德)、英宗(正統)四朝(1403~1449)的宰輔重臣,在朝臣中德高望重、聲譽卓越,因此,《明史》有「明稱賢相,必首三楊」。在三楊執掌內閣的時期裡,政治清明,海內太平,天下井然,百姓殷富,出現了所謂的「仁宣之治」的局面,可見,三人確實是居功至偉。

楊榮祖先是靠著劃渡舟維持生活的舟夫,在他曾祖父時代,曾經發生洪水,沖毀了居民房屋,許多災民及財物都被洪水漂流下來,很多劃渡舟夫,都乘機爭著去撈取漂流的貨物,只有楊榮曾祖父和祖父,劃著名船不顧自己的安危,全心全力的拯救沉溺水中的災民,對於漂流的貨物,卻一點也沒有撈取。其他舟夫都由此發了橫財,只有楊氏父子,依然劃渡維生。當時鄉人都暗中譏笑他父子倆,真是太愚痴了,但是楊氏父子卻因救了人而感到非常欣慰。

到了楊榮父親這一代,家境才漸漸寬裕。有一天,來了一位修道的人,經過楊家門前,對楊榮的父親說:「你祖父和父親積了陰德,將來子孫必當貴顯,你可以把你父親和祖父安葬在某地,這是所謂的白兔墳地。」楊家就按照指示的地點安葬。

後來楊家生了楊榮,自幼聰明靈敏,很有才智,又好讀書,年輕時代就中舉進士,起初任編修官,其後累進為謹身殿大學士,官至工部尚書。楊榮辦事敏捷,謀劃政事,果敢決斷,經歷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皇帝,都受重用,與楊士奇、楊博併入內閣,號稱三楊。後來楊榮官至三公,皇帝還追贈其祖父及曾祖同樣官階。楊榮去世後,皇上特贈予太師官階,賜諡號文敏。子子孫孫都很昌盛,曾孫楊旦官至兩廣總督,吏部尚書。

誠觀楊榮祖上,以一介舟夫,而具有人溺己溺之仁人胸懷,奮勇救人於沉溺急難之中,若非大福德之人不能做到,終得賢貴子孫,光大門楣,榮宗耀祖,可證陰功善行,感應最奇。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3839)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