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畫作中觀看感情形成的變異與破壞

聞文


【正見網2006年05月05日】

上課時授課老師在三個小時內放了幾卷錄影帶,主要講述的是美術作品,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一直到近代的。除了觀看畫作之外,特別令我注目的是,錄影帶中幾個講解畫作的人,在講解不同歷史時期的畫作時的神態,這幾個人從第一集就開始出現直到結束,我很難不去看到他們表情上的變化。

首先是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時期的作品是基督教在西方還很強盛的時候,講解的人清一色的都露出了歡愉的表情,神態自然,面露溫馨,如同純真的小孩,生命整個是放鬆的。

後來到巴洛克時期,初期還有古典的影子,但是到晚期是愈益的戲劇化,誇大,強調與觀賞者共鳴,畫中人物的表情也沒有早期的那麼詳和,我感覺到畫家很希望將強烈的感受傳達給觀眾,旨在激起觀眾的激情。這時我注意到介紹畫的人都被畫裡的感情影響了,失去了介紹古典時期畫作時的歡欣純真,畫家強烈的感受影響了介紹人的情緒,介紹人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念,被畫家帶動了。

其實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訊號,感性多了,人就理智不起來了,再嚴重一點就是多愁善感了。如果拿歡欣一詞與感性一詞相比,相信大多數人會比較選擇歡欣的狀態,因為那個時候人是真正的放鬆且快樂的,而感性並不來源於聖潔的感動。

想想,如果壞人也懂得這一招,把一件事物營造得很感性,那麼被感性帶動下的人沒有思想的時候,不就很容易是非不分而被利用了嗎?巴洛克晚期的著名畫家卡拉瓦喬就因謀殺罪被人緝拿,可是他的畫作卻很容易將他自己的感受傳給看畫的人。

因為當時宗教的勢微,人們的創作中心已開始是人;久了,人們遺忘了古典時期的美,在感性上找出路,試圖找到更高更好的創作,卻沒想到感性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框框,框住了所有畫作的創作。

以上為個人體悟,不足之處請指正。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3989)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