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正統文化(第一冊):第一單元 說「學」(上)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2月1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前 言

鑒於目前市場上缺乏真正反映中國正統文化的漢語教材,編者編輯了這套教材。本套教材將首先編輯四個分冊,以學、孝、信、忠、義、德、善、恩、忍、仁、真、廉、禮、天、神、佛、道、命、緣等為綱目,分成若干單元,並選用相應的成語故事、歷史故事詳細解說,同時配以中國歷史上的著名詩歌和文化知識,使學者儘可能多方位的了解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

本套教材適用對像為掌握500個漢字左右的中國小學生,以及期望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且有一定基礎的外國人。

每分冊分為八個單元,建議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學。基本上可以五到六個學時完成一個單元。

本教材效果如何,還希望得到學者的反饋。誠摯的希望不吝賜教。

目 錄

第一單元 說「學」(上)
主課文一 三字經(1)
主課文二 成語故事:磨杵成針
主課文三 孔子學琴
副課文一 「過年」的來歷
第二單元 說「學」(下)
主課文一 三字經(2)
主課文二 成語故事:鑿壁借光
主課文三 王羲之吃墨
副課文一 「元宵節」的來歷
第三單元 說「孝」(上)
主課文一 三字經(3)
主課文二 成語故事:孝感動天
主課文三 陳遺因孝得命
副課文一 「端午節」的來歷
第四單元 說「孝」(下)
主課文一 古詩:孟郊《遊子吟》
主課文二 成語故事:百裡負米
主課文三 孟宗哭竹子生筍
副課文一 「中秋節」的來歷
第五單元 說「信」(上)
主課文一 古詩:李白《靜夜思》
主課文二 成語故事:一諾千金
主課文三 曾子殺豬
副課文一 「冬至」的來歷
第六單元 說「信」(下)
主課文一 古詩:王之渙《登鸛鶴樓》
主課文二 成語故事:退避三舍
主課文三 商人失信而喪生
副課文一 中國人的姓氏(1)
第七單元 說「忠」(上)
主課文一 古詩:孟浩然《春眠》》
主課文二 成語故事:忠心赤膽
主課文三 精忠報國的岳飛
副課文一 中國人的姓氏(2)
第八單元 說「忠」(下)
主課文一 對聯
主課文二 成語故事:忠言逆耳
主課文三 忠臣周公的故事
副課文一 百家姓常用姓氏


第一單元 說「學」(上)

主課文一

《三字經》(1)

人之初(1) 性本善(2)
性相近(3) 習相遠(4)
苟不教(5) 性乃遷(6)
教之道(7) 貴以專(8)
昔孟母(9) 擇鄰處(10)
子不學(11)斷機杼(12)
竇燕山(13) 有義方(14)
教五子(15) 名俱揚(16)


關於《三字經》

《三字經》相傳是宋朝學者王應麟(lín)先生編著的。它是中國宋代以後啟蒙(qĭméng)教育的最佳教材,流傳非常廣。《三字經》全文一千二百字左右,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zhélĭ)、歷史和文化知識、為人處世的方法等。

注釋

1、初(chū):剛出生。人之初,人剛生下來的時候。
2、性(xìng):本性。善(shàn),善良。性本善,本性上是善良的。
3、相近(xiāngjìn):近似,接近。性相近:(善良的)本性都很接近。
4、習(xí):習性。相遠(xiāngyuăn):相差大。習相遠,(由於後天學習生活環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習性,漸漸的相差就越來越大了。
5、苟(gŏu):如果。苟不教,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或者(不接受聖賢的教育)。
6、性乃遷:乃(năi),就。遷(qiān),改變。本性就會發生改變。
7、道:方法。教之道,教育的方法。
8、貴(guì):可貴;最重要。貴以專,最重要的是要專心一致(教育孩子)。
9、昔(xī):當初(戰國時期)。孟母(mèngmŭ),孟子的母親。孟子是中國古代一位很有名的學者。 昔孟母,當初孟子的母親。
10、擇(zé):選擇。鄰,住處相近的人家。擇鄰處,選擇良好的環境居住。
11、子:古時指子女,現專指兒子。子不學:兒子不努力學習。
12、斷(duàn)機杼(jīshū):機杼,織布機。「斷機杼」的故事源於《列女傳・母儀傳・鄒孟軻母》: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指割斷織布機上的布(來勸告孟子)。
13、竇燕山(Dòu Yānshān):指五代時期的燕山人竇禹鈞(yújūn)。
14、有義方:有好的辦法,也指聖賢教誨的義理。。
15、教五子:(他)教育的五個兒子。
16、俱(jù):都。揚(yáng):稱頌、傳播。名俱揚:都名揚天下。

補充資料(教師參考)

1、孟母三遷

孟子,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造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她非常生氣,就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詢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的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

2、竇禹鈞教子

竇禹鈞,五代後晉薊州人。因為薊州有燕山,所以他也被稱為竇燕山。
竇燕山家境富裕,但為人不善,年過三十,也沒有一個兒子。有一天晚上,他夢見死去的父親對他說:「孩子,你平日所作所為,惡名遠播,如果不改惡從善,不僅不會有子嗣,還會短命。趕快改過自新多做好事吧。」竇燕山醒來後,牢記夢中父親的吩咐,痛改前非,做了很多好事。

多年後,他的妻子接連給他生了五個兒子。兒子們在竇燕山嚴格的教導下,先後登上了科第,聲望都很高,贏得了「竇氏五龍」的美譽。五個兒子娶妻成親後,也非常孝順,一家人和睦相處。

練 習

讀說練習

一、大聲朗讀課文。
二、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

問答練習

一、根據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人在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一樣的嗎?都有什麼樣的本性?
2、為甚麼人的本性後來會發生變化呢?
3、孟子的母親為甚麼要割斷織布機上的布?
4、竇燕山的五個兒子為甚麼會名揚天下?

二、想一想,回答下面的問題。

1、你覺得孟子的母親做的對嗎?
2、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你的爸爸媽媽會有什麼反應?
3、說一說你每天是如何安排學習時間的。

詞語練習

一、擴展詞語練習。

1、道 道德 _____ ______ ______
2、學 學生 _____ ______ ______
3、教 教師 _____ ______ ______

二、用下列詞語造句。

1、善良
2、學

三、填空。根據課文,填上合適的字詞。

人之___,性本____。性相____,習相____。苟不____,性乃____。教之____,貴以____。昔孟母,____鄰處。子不學,____機杼。竇燕山,____義方。教五子,____俱揚。

課後作業

一、朗讀並背誦課文。
二、複習課文含義。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