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9月21日】
趙州橋在一千三百年間,經歷了十次水災,八次戰亂和多次地震。一九六六年三月發生的七點二級邢台大地震,其震央離趙州橋僅四十公裡,附近建築物都遭受到極大的毀損,而石橋卻毫髮無損。
未使用一天就轟然崩塌的短命鳳凰堤溪沱江大橋一倒,世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齊刷刷的投向了一座千年古橋。據說堤溪沱江大橋是採用傳統工藝修建的大型四跨石拱橋,而提及石拱橋,人們不得不讚嘆石拱橋的祖宗橋,當今河北的趙州橋。
李春的趙州橋
一千三百年前,河北有個叫李春的工匠,帶著一幫古代民工,吭哧吭哧的造了一座石拱橋。誰也沒想到,此橋居然挺立一千三百年,現今鋼筋混凝的堤溪沱江大橋的倒塌,就更顯趙橋的英雄本色與智慧光芒。
現存於今河北省趙縣交河之上的趙州橋,原名為安濟橋。是大約在隋唐皇初期到大業年間所興建成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它不但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石造拱橋,同時也是世界橋樑史上有據可查的最遠古石造拱橋。
趙州橋橋面三七點三七公尺,加上南北兩座橋頭全長五十點八二公尺,橋寬九公尺,橋高七點二三公尺。據今天橋樑學家的研究,歸納此橋有幾大特點:
石橋兩端為開放式造型的三角壁拱洞,是由兩端橋面與拱環之間所形成的夾角三角形部分,又稱為側拱。這四個側拱在漲水期間就成為排水口,能有效減低水流對石橋所造成的壓力。而此種建築法可節省大約七百噸石材,也使得石橋本身重量減輕15.3%,安全係數提高11.4%。
一千三百多年 見證無數天災人禍
一九六三年洪水淹到趙州橋橋拱的龍嘴處,站在橋上都能感覺到橋身的劇烈晃動,但大水過後趙州橋仍然安然無恙。一千三百多年來趙州橋見證無數的風霜雨雪、天災人禍,卻依然長虹臥波,雄姿可鑑。
架設的橋墩地基堅固無比,重量測定也極其正確,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後的今天,兩端的橋墩僅僅下沉五厘米,當時如何能有此準確的測量,目前專家們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當時的石拱橋都是半圓形,因為把直徑拉長便很難建成。而趙州橋是一緩和優美的弧形,橋高雖只有七點二三公尺,可是其坡度卻很適合馬車與人的通行。石拱橋不但造型優美,恰似一彎新月,而且欄杆上的龍獸雕刻,各個表情、形態各異其趣、栩栩如生。
橋最沒有什麼運氣好壞可講,一旦造完,必常年裸露於外,車馬人行,不可一日間斷。風旱雨澇也不會給它特別降格一角,該承受的都得承受,不折一絲一扣。趙橋能走一千三百年長歲,千年傲立,實乃經典傑作。
用心純淨才能在世間長久耐用
正如百年修行之人,世人只見其七彩的捨粒子或是驚嘆其不腐的金剛身,卻很少能有機會窺探其與宇宙規律融為一體的熔煉過程。又有誰能回到千年歲月,一睹李春率眾施展的是何等絕技神功。
回到古代的中國,那時人們干任何事都要講究淨心調息。儒生寫文章前要打坐淨心,方才下筆。匠人也是這麼淨心達專注,方可操工。因為古人懂得,在造物成形的過程中,唯有用心純淨,此物方能於世長久耐用。
天人合一,精神與物質的高度統一,是古代人社會生活的基本狀態。此種普世價值運用於社會方方面面,也彰顯其功效。
正是認識到物體生成過程中,人的心智精神力量的純淨程度,更能決定了物體存住壞滅的周期長短,故而古人的嚴格、認真與負責,超乎「尋常」。可恰恰這些現代人做不到的事,對古人來說,卻是發自內心的行為,再平常不過了。萬物皆有靈,每件產品都是一個生命,他是為另一個生命負責。
現代人浮誇 古人十年磨一劍
明朝建長城、故宮的磚石從燒制到搬運、砌疊,每一個環節都把責任分解到人,粘合劑用石灰和糯米漿製成。江西贛州的宋城城牆上的磚塊上都刻有姓名,那是燒制磚塊的窯工名字,哪一塊出問題都能找到當地的責任人。而且那時候修橋和城牆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大工程,一座小石橋修幾年甚至幾十年是很正常的事情,對工程一絲不苟到近乎現代人認為的苛刻程度。
這樣的心智傾注而修建的橋樑和城牆相當牢固,明朝南京的城牆至今還在,據說,當年太平天國據此為都城,湘軍攻城時,挖地道用炸藥才能炸毀其一小段城牆。
中國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形成了的「匠作」文化,這種文化核心就是精神內守,現代人理解為認真負責。
據報導,鄙鄉明清時屬寶慶府管轄,該地多石匠。建鳳大公路上石橋的民工多來自原屬寶慶府的新化縣。石匠從學藝到做工的種種規矩,三年學徒期,跟著師傅一錘一鑿地學選石頭、採石頭、鑿石頭、打磨石頭,出師後還不能單飛,要跟著在湘西、黔東一帶有名望的工匠幹活。
大陸各地還有許多清朝和民國時代修建的石拱橋在使用。在古代,工匠的聲望不是靠官府頒發某種資質證書,而是靠實打實的真功夫口耳相傳。我們的祖先從修驪山的秦始皇陵開始,到清朝末年,一直就具備著這種精神內守的「十年磨一劍」的職業理念。
孕育新生命
具體到造一座石拱橋,在古代要聚集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從大山裡選來石頭,一錘一鑿打磨成一樣大的平整石塊,耗費十來年的時間默默建造,沒有精神內守的文化底蘊,像現代人這樣的浮誇,很難成事。
堤溪沱江大橋圖用傳統的石材和工藝建石拱橋,建築人卻又丟失了傳統工藝的精髓,忽視內在的精神品質的注入,此種東施效顰,悲劇必然。
這事在古代是很難發生的,因為古代重要工程的驗官通常獨具慧眼,在另外空間審視建造物。是凡心念不純的部位就是黑乎乎的一團,猶如人身上的病業,將來必在此處發難,故而早就彌補了。這種跨越空間的超級品質檢驗,對現代的工程人員來說,猶如現代的中醫生茫然於大醫學家扁鵲慧眼識病的功能,早已不知所以然了。
明曉此理,所謂工匠們的職業道德的操守就不是現代物質化了的人心所能理解,那不是當代打工的概念,而是在孕育新生命。
潛心鑄造的過程中,沒有雜念,心念純淨,心智所成,這樣的橋不僅堅固,而且避邪避禍,對整個的外部環境來說都是一個淨化源,如此才會創造千年傲立的人間奇蹟。
其實不僅趙州橋如此,許多著名寺院,城建都是如此,這是古人的生活規範。這種樸素的處世理念,也是古代人心道德水準遠遠高於當今迷失的「黨」寨國人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