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展現的文化內涵--高原造就的舞姿

蕭風


【正見網2008年01月12日】

神韻藝術團的舞蹈《雪山白蓮》,表現了藏族少女純潔無暇、樸實無華的品質和充滿活力的風采。

湛藍的天空下,連綿起伏的雪山更顯得潔白無暇。一群盛裝的藏族少女的倩影置身其中,宛如一幅清純高雅的風景畫。伴隨著節奏鮮明的音樂,少女們舞動著象徵哈達的白色的水袖,輕盈的體態、柔軟的身姿,象隨風舞動的白雲,輕靈曼妙。天真無邪的少女,宛若綻開的雪蓮,容光燦爛,異彩芬芳。她們舞動潔白水袖,時而嫻靜柔美,時而明快奔放……。

該舞的編導李金曼女士在談及創作構思時說,淨蓮在佛家是修煉昇華、返本歸真的象徵,而在嚴寒艱險中綻放的雪蓮,更喻指那任何高壓都無法摧毀的根植於心的堅貞正信;雪蓮還是濟世救人的良藥,象徵無私的奉獻與犧牲,是純真、善良與堅韌的化身。“雪山白蓮”採用的是弦子的手法,屬於柔美性的,展現了藏族少女純潔和古樸。舞蹈中,如雪蓮般聖潔的少女舞動哈達水袖獻上對神的敬仰,舞出對心靈家園的眷念和回歸的祈盼,舞出找到心靈歸途後的愉悅與感恩,也啟迪著人們探尋那亙古之迷的答案。

難怪無數觀眾為《雪山白蓮》的清純高潔、質樸雄渾之美而折服,為這方水土養育的能歌善舞的藏族少女充滿生命活力的律動及其豐美的精神世界所傾倒。

家住芝加哥郊區的吳女士說:“……,我還喜歡《雪山白蓮》,乾淨,藍白顏色的搭配讓人感覺舒服極了。”

家住費城的臨床心理學家皮特•克陸格曼(Peter J. Klugman)夫婦觀看演出後讚不絕口,他太太補充說:“我最喜歡長長白袖的雪山白蓮舞蹈,非常詳和(Serene)、非常漂亮,非常高雅(Graceful)。……”

藏族舞的起源

被人們稱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巍峨壯觀,峽谷陡峭,冰峰林立。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岡底斯山和佛教聖山“岡仁波齊峰”均在其間。青藏高原神秘的氛圍形成了高原民族虔誠的宗教心理,人們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或崇奉多神。高原因海拔高度不同,形成了適於農耕的河谷區,適於放牧的草原區,以及半農半牧區、林區等,不同的自然環境,決定著高原民族的勞動生活方式,他們或從事農耕,或從事放牧,有的則從事林業,經濟生活雖有不同,但又是同在高原上有著密切關係的民族整體,相互依存,互為影響,形成融匯農、牧、林三者的農牧文化。

藏族聚居在西藏以及青海、雲南、四川、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藏族舞蹈形式種類繁多,風格多樣。

 據西藏《拉達克王系》記載,遠在吐蕃王朝以前的德曉勒王時期(約公元前2~前1世紀),“魯”和“卓”(藏語歌與舞之意)已有了相當的發展。7世紀前後,吐蕃王朝統一了西藏及其周圍地區,逐漸形成了藏族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是在當時當地原始民間文化和本教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了佛教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的內容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並反映在保留下來的藏族舞蹈中。

藏族舞簡介

 藏族舞蹈大體可分為民間歌舞和宗教舞蹈兩大系統;又可具體分為諧、卓、噶爾和羌姆四大類。

 諧(歌舞之意),也叫“葉”,俗稱“弦子”,諧泛指流傳在廣大農牧村鎮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其主要形式有果諧,即圓圈舞。是流傳在前後藏地區廣大農村的一種自娛性集體歌舞。表演時,由一名操“必班”(藏式二弦琴)的人領舞,參加者隨著琴聲邊歌邊舞,曲調悠揚,舞姿優美,充分發揮了“長袖善舞”的優長。其舞姿和敦煌莫高窟壁畫《張議潮出巡圖》的儀仗中,數名漢族女子拂動長袖翩翩起舞的形像近似,可見漢藏文化交流歷史之久遠。

諧以拍為基本節奏,重拍起步,3步一變,頓地為節,步法紮實穩健,節奏鮮明,勞動氣息濃郁,長於抒發歡快熱烈的情緒。民間傳說果諧節奏與動作的形成與打青稞和“打阿嘎”(夯房基)的勞動有關。舞蹈時,人們圍著盛有青稞酒的酒缸,男女各站一邊,拉圈起舞,從左向右沿圈踏步移動並分班歌唱。領舞者不時發出“休休休”的呼喊,指揮群舞者統一節奏。這種舞蹈一般分為3段,中間一段舞蹈速度較快,男方跳完女方緊接著跳,形成男女舞蹈競賽的場面。歌詞內容多為歌頌家鄉和讚美生活。

每逢節日,一人操“白旺”(牛角胡)站在排頭,拉起胡琴帶領人群揮袖起舞,邊唱邊舞,基本隊形是圓形,順時針方向行進,時聚時散。舞者膝部連續柔緩地顫動,舞姿優美抒情。它的拖步、點步轉身、晃袖等動作,很有特色。

“卓”(意為“舞蹈”):俗稱“鍋莊”,是流傳於牧區、半農半牧區的歌舞形式。其舞蹈名稱、曲調與動作風格因地區而異。雲南中甸“鍋莊”,唱詞中多是歌唱寺廟和喇嘛的內容,如《單其木》:“金子的大床上鋪上三層褥墊,請一位大喇嘛坐在上面。”反映出人們對喇嘛的敬重。在名為“孔雀吃水”的表演中,歌詞雖都是讚頌孔雀的,但舞姿卻是鷹的形態。這是因為當地人把鷹和孔雀都看作是神鳥,所以男子的舞姿擬鷹的形像也比較多,表演者通過舞蹈體現出他們的宗教心理。

日喀則的“卓”,常把一些源於勞動的舞姿用於表演中,氣勢磅礴,技巧性強。如《扎西倫布》舞姿中打夯的體態,男子高難的“躺身躍進”的技巧。

“順邊美”的特點

高原的勞動生活方式形成高原舞蹈所特有的“一順邊”的美。“一順邊”,指的是舞蹈過程中順手和順腳一同出一側特殊的動律、體態。在高原上進行勞動或負重行走,當身體重心斜向一側時,該側之手也就隨著擺向一順邊,由於這種體態最省力、最得力,又能減少危險,於是就成為日常生活的基本步態,並逐漸昇華為“一順邊”的舞蹈美。高原民族的服飾和勞動工具,與平原也有許多不同,它也是形成“一順邊”的因素,居住在雲貴高原的傣族、苗族等農耕民族的舞蹈也有這樣的特點。

藏族的民間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於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穿著長袖的“楚巴”(藏式長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順邊”的美。

“順邊美”在各民族的舞蹈中形成多種多樣體態,大致可分為如下五種類型。

波浪式:舞蹈中身體和手臂向同一側擺動的幅度比較大,給人以波浪起伏之感。如藏族的“果日諧”,彝族的“阿細跳樂”等。

環動式:是以胯至肩部(即胴體部分)為主動,並帶動手臂而形成的優美體態。

弧線、直線交織式:以腰部為主動,身體經過弧線或側身直線的體態形成“一順邊”的美,如塔吉克族的“恰甫蘇孜”。

鐘擺式:腰部的動律小,形成上身輕微的擺動,如苗族的舞蹈。苗族婦女喜歡帶銀飾物,不僅頭飾繁多,還戴項圈、臂釧、手鐲等飾物,而且喜著質地較重、折頁多的百褶裙,她們舞蹈時的動律幅度雖小,但更突出了爍爍閃光的飾物和百褶裙,並形成鐘擺式“一順邊”的美。

“S”型三道彎式:是在動律勻稱,節奏平穩的舞蹈中腰部松馳,手臂柔和而形成“S”型的體態,這在傣族舞蹈中最常見。它和傣族喜歡水、喜愛孔雀有關,而婦女們喜著筒裙也是原因之一。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