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1月31日】
斂身施禮,恬靜溫柔妙仕女;妍然淺笑,莊雅風姿曼清宮。
神韻藝術團的《大清仕女》表現了大清格格的端莊典雅、恬靜賢淑的氣質,和高貴脫俗的風韻。
大幕啟開,在傳統的宮廷式建築背景前,端莊秀麗的滿族“格格們”身著深藍色旗袍,頭戴“大拉翅”頭飾,腳踩三寸多高的“花盆鞋”,伴隨著清代宮廷風格的優雅音樂,輕歌曼舞。面帶微笑,意態悠然,表現出傳統女性的嫻淑端莊。
演員們整齊劃一,曼步輕搖,飄飄欲仙,舞姿內斂典雅,展示了生活在宮廷華貴生活中的格格們的高雅氣質。隨著伴奏樂短暫的歡快變換,眾“格格們”的舞姿變得歡快起來,煥發著青春的活力,展現出勃勃生機。伴奏樂隨之又回歸典雅,又見“格格們”穿著高高的花盆鞋款款而行,舞姿翩翩。
加拿大著名演員,傑美尼大獎獲得者,Michael Mahonen讚嘆道:“在滿族舞中,舞蹈動作如此簡單,然而每一個動作都那麼和諧,那麼精緻,所蘊含的又是那麼的豐富,美麗、深刻而高貴。看到這麼多因素通過這麼簡單的動作展現出來,這一點確實讓我震驚。”
“格格”稱呼的由來
“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
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女)均稱“格格”,無定製。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後改為“永寧長公主”,復改為“溫莊長公主”。
順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
花盆鞋的來歷
有人問:“世界上真有人這樣走路嗎?”
“怎麼沒有!”一位家住蒙特婁的老僑說,“我是滿族人,小時候住在東北滿族聚居的村莊。姑娘們平時是不出門的,中國新年期間,家家戶戶的姑娘都是這樣梳妝打扮,結夥出門拜年,含羞帶笑地款款而行。全村的姑娘陸陸續續都出來了,隊伍越來越長。青年們踩著高蹺,護衛在兩旁;小孩子們跟在隊伍後面,嘻嘻哈哈;鞭炮齊鳴,人聲鼎沸,盛況空前。……”
老僑接著又說:“我們先輩都笑話漢人,為了讓女人走得慢,提倡所謂‘三寸金蓮’,竟然演化出纏足惡習,害得女孩子痛苦不堪。你看我們滿族人多聰明,要女人走慢點,走出風姿,給她穿一雙‘花盆鞋’就是……
滿族婦女擅長刺繡,她們喜歡在衣襟、鞋、荷包和枕頭等物品上繡花卉、芳草、鶴鹿、龍鳳吉祥等圖案。
鞋為木質底,就是在繡鞋底部中央鑲嵌上三四寸高的厚木底,甚至木底更高可達五到六寸。有的兩頭寬、中間細,粗看很像“馬蹄”,所以叫“馬蹄底”;也有的上寬下窄,呈梯形,有些像“花盆”,所以叫“花盆底”;此外,還有因其形狀而命名的“龍魚底”等。
大清朝的格格們通常都穿著花盆鞋,穿這種鞋,不挺直腰板不行,急匆匆走路不行,只能文質彬彬、多急也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走。
為何滿族要穿這樣的鞋呢?原來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滿族多羅甘珠女罕的父王被一個名叫哈斯古罕的奸詐的部落首領害死,他們的王城阿克敦城也被奪走了。多羅甘珠決心奪回城池,為父王報仇。但是阿克敦城三面圍著“紅眼哈塘”,紅銹水有三尺多深,人馬無法過去。多羅甘珠想啊想,受到了長腿白鶴的啟發,她帶領眾人,製作了人造木鶴腿,順利的趟過了紅眼哈塘,奪回了阿克敦城,也為父親報了仇。
後來,滿族的婦女們在上山采蘑菇、采榛子時,為了防止被毒蛇咬傷,也在腳上套上這種木鶴腿。
後來這種木鶴腿就慢慢演變成生活中的高底木鞋。
穿上花盆底鞋可使身體增高,使身體顯得更加修長。女子走路時用雙手臂前後較大幅度的擺動來保持身體平衡,手裡還通常拿著一塊漂亮的手帕,走起路來顯的端莊、文雅。不過,穿這種鞋走路不能快,也不能走很長時間的路。
由於這種鞋不適合體力勞動,所以在民間越來越少見,到了清朝末年,花盆鞋只在宮中的嬪妃們可以見到。如今,人們只能在舞台藝術中才能欣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