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概說(3):中醫古時的解剖生理學

胡乃文


【正見網2008年11月10日】

第三部分

四、中醫古時的解剖生理學

中醫自古就有滿精確的解剖認識,例如《內經.靈樞》、《難經.四十二難》都有各個器官臟器的大小、重量、容積的敘述,所云大致都是一樣的。(參見附件一、附件二)

令人不解的是,古人沒有動用手術刀、也沒有捐出大體供人實驗的,卻能有很深的認識,那是為什麼呢?

相傳黃帝和岐伯都曾跟從廣成子修道,後來二人相對的談論修道有關事物,就寫成就了《黃帝內經》一書。因為黃帝和岐伯談論中,在醫學上的討論滿多的,所以一般人們對這本書的印象,就只是一本醫書,於是“岐黃醫學”、“岐黃醫術”就成了中國醫學、醫術的代名詞。其實,它不僅是一本談論醫學的書,它也是一本談論修煉的書。

講到修煉,就必須清楚的知道,真正的修煉,有時可能讓人達到一種常人難以理解,且難以明白的所謂“神通”出現。佛教界就有這種說法,修佛因為緣分和精進的程度,有些人可以達到“神通”的地步,一般認為的有6種之多。

閱讀《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通過修煉,“天目”打開了,他能看到常人不能看的“透視”能力,可以看到人的“五臟癥結”;他撰寫《難經》,就能以他擁有的那個能力,將五臟不同的形狀、大小、重量,清楚的描述出來。

現在,筆者在此,以張介賓所著《類經圖翼》中的一幅“內景圖”(圖一)作為說明,您可以看到這張圖中,肝、心、脾、肺、腎,大小腸、胃、膽、膀胱、直腸等都有說明,並且也知道腦(亦即“髓海”)和脊椎、脊髓相通,一直達到尾骶骨;基本上,和現代的解剖位置也幾乎一樣。“內景圖”,可算是早期的中國醫生們的人體參考圖譜。

 


圖一、內景圖

《類經圖翼》中,也有一篇《內景賦》,通篇所見,有點像現代醫學中的“解剖生理學”。例如:

“咽、喉”在《內景賦》中,如此形容:“喉”在前,是堅硬壯健的;“咽”在後,質地是和軟而柔的。二者的功能中,喉是通呼吸之氣的,而氣可以行於五藏;咽是飲食的通道,也是六府的源頭。氣和飲食,為什麼能分得清楚而不亂套呢?就是因為有“會厭”當作主宰,能將它們分流所致。於是由咽而下入於膈,藏、府二者的陰陽不亂,而能分得很恰當。(原文請參看附件三)

“五藏、六府”在《內景賦》也有敘述:

先談“五藏”:五藏自上至下的排列,就是“肺、心、脾、肝、腎”。以“肺”在上,肺的上面連著喉管,而為“華蓋”;肺的下面,是“心包”,它所護罩的是“心臟”,心臟是一身的君主,也叫“膻中”,這裡是“宗氣”所留駐的地方(也就是說有能量促動心跳,也在這裡探測)。它是由膈膜在周圍包蔽著,有清虛上面心宮的作用。“脾、胃”都屬“中州”,則居於橫膈之下。橫膈的膜,連在胃的左邊,主運化的功用。“肝葉”被遮障在脾的後面,“膽府”就附著於肝葉的左邊(東邊)。“兩腎”居於脊之下,和腰間有脈相通連,它們是主“閉蟄封藏”之本,為二陰,天一(也就是“水”)之宗。以上都屬於喉之前竅相通的,精神須賴它的氣來充實。(原文請參看附件四)

再談“六府”:六府就是“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以陽明“胃”為先,它的功用是熟腐水谷,而胃脘(胃的本體)通於咽。胃的上口稱為“賁門”,谷氣從胃這裡散宣,自脾經輸運,而達到肺,實是藏府之大源,又經過胃的下面之“幽門”,去連接“小腸”,小腸是盤旋狀的。再就是小腸的下方,有“闌門”之存在。闌門實是用以分別已經消化後的物質精粗的關隘,能釐清“清濁”,清的出於前、濁的出於後。“大腸”接在闌門的右方,輸導渣穢從大便而出;膀胱沒有上邊的竅,只是滲泄而通利成小便。能有這和暢的二陰,皆是因為自然的“氣化”功能。(原文請參看附件五)

從以上這些敘述和現代醫學比較,現代醫學是經過那麼多的實驗、實證而發現的一些人體生理醫學功能,您看它們是否大致相同?古時候的解剖生理學,它的能力是否已經先進到超越現代醫學?

***** ***** *****

【附件一,《靈樞.腸胃篇第三十一》,六府大小長短,原文】

“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咽門)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鬥五升;“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附件二之一,《靈樞.平人絕谷篇第三十二》,六府的長度和容量,原文】

“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鬥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鬥,水一鬥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鬥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鬥,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鬥二升一合合之大半。

【附件二之二,《難經.四十二難》,六府的長度和容量,原文】

“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鬥五升,其中常留谷二鬥,水一鬥五升。“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鬥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鬥,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鬥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腸胃長短,受水谷之數也。

【附件二之三,《難經.四十二難》,五藏六府及其它身體結構的重量、形狀、大小,原文】

“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二)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鬥,水一鬥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鬥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回十六曲,盛谷一鬥,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二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附件三,《內景賦》咽喉的形容,原文】

“……藏府兮通於咽喉。”

“‘喉’在前,其形堅健;‘咽’在後,其質和柔。喉通呼吸之氣,氣行五藏;咽為飲食之道,六府源頭。氣食兮何能不亂,主宰者,‘會厭’分流。從此兮下咽入膈,藏府兮陰陽不侔。”

【附件四,《內景賦》五藏的形容,原文】

“五藏者,‘肺’為華蓋而上連喉管;肺之下,‘心包’所護而君主可求,此即‘膻中’,宗氣所從。膈膜周蔽,清虛上宮。‘脾’居膈下,中州胃同。膜聯胃左,運化乃功。‘肝葉’障於脾後,‘膽府’附於葉東。‘兩腎’又居脊下,腰間有脈相通。主閉蟄封藏之本,為二陰天一之宗。此屬喉之前竅,精神須賴氣充。”

【附件五,《內景賦》六府的形容,原文】

“又如六府,陽明胃先。熟腐水谷,胃脘通咽。上口稱為‘賁門’,谷氣從而散宣。輸脾經而達肺,誠藏府之大源。歷‘幽門’之下口,聯‘小腸’而盤旋。再小腸之下際,有‘闌門’者在焉。此泌別之關隘,釐清濁於後前。大腸接其右,導渣穢於大便;‘膀胱’無上竅,由滲泄而通泉。羨二陰之和暢,皆氣化之自然。”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