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逸不凡的樂中雅士-蕭

古音


【正見網2009年01月21日】

簫,又稱洞簫,指的是一種單管豎吹的竹製樂器,所以,它與笛、排簫在古代「八音」的樂器分類法中,同被列為竹類樂器。在漢代陶俑以及之後的壁畫、石刻中多有所見。漢代以前,無論是橫吹或豎吹的單管竹製樂器統稱為笛或橫,稱為簫者則是指編管的排簫。

這種豎吹的竹管樂器最初只有4孔,指的是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加了一個最高音孔,成為5孔簫。西晉的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再加了一個音孔,成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經非常相似了。唐代,出現了前面六孔、旁邊一孔,並加有竹膜的橫吹笛子,這也使得笛與簫的概念基本分開,橫吹為笛,有膜孔;豎吹為簫,無膜孔。唐宋時期的尺八、簫管和豎橫,其實就是明清時期至現代簫的前身。

至明代時,將豎吹之橫稱為簫,以區別橫吹之笛。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了:「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橫。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則今之簫乃古之笛,信矣。」

有關簫的故事和詩文,在史書上屢見不鮮,在《東周列國志》上說蕭史「才品一曲,清風習習而來。奏第二曲,彩雲四合。奏至第三曲,見白鶴成對,翔舞於空中;孔雀數雙,棲集於林際:百鳥和鳴,經時方散。」穆公大悅。問蕭史為甚麼吹簫可以招來百鳥,蕭史回答說:「簫是伏羲所制,當時一共有三十二根管子,其形參差,排成鳳翼的模樣;聲音則仿造鳳鳴。後來人把簫的形狀簡化了。但是簫制雖減,其聲不變,作者以像鳳鳴,鳳乃百鳥之王,故皆聞鳳聲而翔集也。昔舜作簫韶之樂,鳳凰應聲而來儀,鳳且可致,況他鳥乎?」《列女傳記》中記述:「秦穆公時,有蕭史,善吹簫,穆公女弄玉好之,結成夫婦。」秦穆公有個女兒名叫弄玉,很會吹簫。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中一位少年騎著一隻彩鳳翩翩飛來,手裡拿著簫,說他叫蕭史,住在華山,也很愛吹簫,因為聽到弄玉的吹奏,特地前來。於是兩個人就一同吹簫到天亮。後來,秦穆公知道女兒的心事,就派人到華山去尋找這位少年。沒想到真找到這位名叫蕭史而且也會吹簫的少年。蕭史向秦穆公要求將女兒嫁給他,秦穆公命令他吹簫,蕭史剛開始吹奏,沒想到竟吸引彩鳳和百鳥飛了過來。秦穆公看了很高興,於是就把女兒嫁給他。此後便用吹簫作為結婚的典故,這也是成語「吹簫引鳳」的典故。

據《晉書・列傳》記載,桓伊因肥水之戰立了大功,進封為「右軍將軍」。桓伊擅長音樂,尤其善於吹笛(簫),並擁用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在當時被推為「江左第一」,但其謙恭淡泊的性情始終沒有改變。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現代簫大多用紫竹、黃枯竹或白竹製作,上端留有竹節,下端和管內去節中空。上端邊緣開吹口,管身中部開六個按音孔,前面五個後面一個,後面下方開兩個出音孔,用以調音,為了美化音色、增大音量,其下又增開兩個助音孔,沒有膜孔。

簫的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善於表現樂句悠長、細膩、典雅的樂曲。適合於獨奏、重奏,還用於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器樂合奏及越劇伴奏。琴簫合奏也是常見的演奏形式之一。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