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4月04日】
2009年4月3日澳洲東部時間晚10時,神韻國際藝術團在維多利亞省吉朗市的首場演出圓滿落幕。演出中,觀眾為藝術家們的精彩演出所感動,掌聲持續不斷,場內氣氛熱烈。演出結束時,很多觀眾意猶未盡,長時間鼓掌向演員們表達衷心謝意,演員們三次謝幕。
在兩個半小時的演出中,來自政界、藝術界、金融界等各界中西方觀眾在無法言表的感動中飽覽國際一流藝術、中華正統文化和歌舞的盛典。許多觀眾表示,神韻為吉朗帶來一場文化和藝術盛宴。
華人音樂節目主持人:要向聽眾介紹神韻
活潑、陽光的楊小姐是墨爾本一家華人電台音樂節目的主持人,她和友人一行五人開車近兩個小時來看神韻演出。演出結束後,她難掩興奮,與友人在神韻的海報前拍照留念。
她說:「聽朋友介紹說這個演出很好,所以來了。」她告訴記者,還有兩個朋友因為時間不合適沒有一起來,但明天會來看演出。她說:「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這是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信仰,挺好的,用這種藝術表演的形式來表達,很有特色。」
從小學了9年芭蕾舞的楊小姐,驚嘆於中國古典舞豐富的表現力和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精深,對於中國古典舞還能形像地刻畫出各種人物的性格、情懷,甚至可以使中國各個朝代場景人物生動的展現在舞台上,她感嘆不已。
她表示,回到電台後會向聽眾介紹神韻的演出。
迪肯大學前校長:文化的傳承打動我
神韻國際藝術團在維多利亞省第二大城市吉朗的第一場演出,在迪肯大學的考斯特劇院(Costa Hall)、全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
迪肯大學前校長Willson先生和夫人滿懷興致地觀看了這場演出。中場休息的時候,Willson先生說:「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演出,我說他精彩,不僅僅是因為服裝、音樂還有高難度的舞蹈,尤其那個天幕,我很感興趣,不知道設計者是怎麼做到的,立體感很強,畫面上的人一下就到了跟前。不過我覺得這場演出最重要的,我想是她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這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知道,在中國大陸,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我想很難做的到。你看到(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你就知道,他不大可能傳承什麼文化,但是這個來自紐約的團隊他們做到了,我想這真是令人十分欣慰的事。」Willson夫人則表示,今天的演出華美無比,實在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想。
Willson先生說,我從迪肯大學建校開始就在這裡,看到考斯特劇院的建成,看到吉朗從窮困的海邊小鎮成長為今天的興旺城市,我感到很自豪。今天的演出真是令人印象深刻,我很高興今天我們來到了這裡看神韻演出。
大學數據分析管理:演出像甘露溫撫人心
維多利亞大學數據分析管理中心的Kris Andrew-Davis評論說:「神韻演出服裝顏色出眾、明亮,天幕景色優美,令人嘆為觀止!」她對《龍泉鼓舞》印象頗深:「這是非常不同的文化體驗。重要的是,演出像甘露一樣,溫撫人心。」
先生Eddie則推崇神韻的歌唱家,「他(她)們的演唱匪夷所思,音色非常美,美得不可思議!
芭蕾舞演員:真是太棒了
Mandy Smith是一位芭蕾舞演員,她那纖細苗條的身段和優美高雅的氣質,流露出一位專業舞蹈演員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她和朋友們一起觀看了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吉朗的首場演出,之後讚不絕口。她說:「服裝美麗,演員美麗,舞蹈技巧高超,真是太棒了!」
Mandy Smith平時主要在墨爾本演出,作為專業舞蹈演員,她內行地說:「我非常喜歡神韻藝術團表演的中國古典舞,非常優美。喜歡舞蹈中的技巧動作和演員的柔韌靈活。」
會計師:感謝神韻演員,我為他(她)們驕傲
Cathy Walley是一位會計師,她和男友Jarrod一起觀看了神韻演出,在中場休息期間,Cathy難掩興奮之情,她不住地說:「演出太美了,令人驚艷地美。尤其是那流暢的飛裙,非常美。
Jarrod最喜歡主持人的講解,這使他能夠理解每個舞蹈背後的故事:「我們絕對喜歡這台演出!」
演出內涵豐富 非常打動人心
Kate和Ben夫婦一同來看演出,問及觀感,Ben表示很喜歡演出所傳達的信息,「我全部都喜歡!男高音音色非常漂亮,非常打動人。」
夫婦倆對於中華文化一直情有獨鍾,也經常通過電影去涉獵有關中國的信息。「我曾和太太看了好多好萊塢大片,你也能看到場面的壯觀、華麗的服裝等,但我認為其中的內涵卻已經不在。而這場演出的內涵、深層次的東西,非常打動人心。」
Kate稱,舞蹈演員的一招一式、動靜翻躍,說不出的感人!「……還有服裝,我從沒看過那麼漂亮、優雅的服裝。我想進去再重看!」她非常感謝丈夫買票給她,「這是他所送給我的最好禮物。」
一個偶然的機會,Ben看到了神韻演出的海報,他毫不猶豫地買下了票。他表示,絕對不虛此行。每個節目結束,Kate和Ben迫不及待地拍手叫好、吹口哨,他們的興奮感染了周圍的觀眾,整場演出中,現場觀眾與台上演員互動熱烈,最後演員們三次謝幕。
Ben說:「容忍和包容是普世價值,正如我們本人也有信仰。」他們以前也知道木蘭和孫悟空的故事,但這次通過中國古典舞表演出來,促使他們想進一步理解中華文化,「希望能與中國人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與話題。」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