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何輔論用人無私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1月20日】

【原文】

權尚書工部侍郎何輔(1)進對,因及用人事,帝(2)曰:「近日士大夫議論好惡,多不公心。卿所謂其言若善,雖仇怨在所當用,如其不善,雖親故不可曲從,此論是也。」

(出自《續資治通鑑・第一百三十九卷》)

【注釋】

(1)尚書工部侍郎何輔(音府):尚書共分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及工部。何輔當時擔任工部侍郎。
(2)帝:宋孝宗,趙慎(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是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也是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

【語譯參考】

權尚書工部侍郎何輔進宮答對,論及如何用人的事,宋孝宗說:「近來士大夫議論讚賞或厭惡某人,大多不是出於公心。卿所說的『這人的話如果說的對,即使他是仇敵怨家也應當採用,如果說的話不對,雖然是親朋故舊也不可曲意聽從』這些話說的很對。」

【研析】

從古至今政治家不多,政客卻比比皆是,一旦陷入權力漩渦中,就難以自拔,往往為了保有自己的名利地位,無所不用其極的欲將對手置於劣勢,尤其碰到升遷機會,更是毀譽盡出,唯恐自己的親信無法占有利的位置,持不同意見的人占了上風,故而議論觀點鮮有為公、為國家著想的,大多是一批為私的投機份子,因而宋孝宗聽了何輔的觀點深表贊同。但能做到自己不喜歡的人,他說的話是善的,也能放下自我成見去接受他的畢竟不多,因為具有無私的心,能客觀看待事物,一切為公胸襟的人,僅屬鳳毛鱗爪,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此時還得領導者能慧眼識英雄,有智慧判斷是非,才能適才適用。幸好宋孝宗是南宋中算較有作為的皇帝,他在幹道年間,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貪污腐朽的局面。由於他治國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現「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延伸思考】

1.你對於與你持不同意見的人,是否能放下自我,完全去配合他?並說明原因。
2.人往往對自己喜歡的人,就可以包容他的一切,但對他有成見的人,即使他做得再好,也有酸葡萄心理,為什麼?
3.無私是宇宙的理,但顯示在常人卻多數是自私的,為什麼?

【參考資料】

1.《白話續資治通鑑》(第八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