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年文化系列: 元宵節

若水 整理


【正見網2010年02月03日】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也叫「燈節」、「燈夕」,因在夜晚張燈而來。

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是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水三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是天官的生日,因天官賜福喜樂,於是人們集聚一起,給天官過生日祈福,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來歷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天帝的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畜財產統統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後來還是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真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感謝天帝女兒的救命之恩,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關於元宵節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認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漢武帝時,宮中在正月十五要祭祀「太一神」。「太一」也叫「太乙」、「泰一」、「泰乙」,是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地位在五帝之上,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已奉祀。宋玉的《高唐賦》就有「醮諸神,禮泰一」的記載。因「太一神」有恩於漢武帝,所以漢武帝建了太乙廟,奉祀比較隆盛。《太平御覽》中引《史記•樂書》云:「漢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祀,至明而終。」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這一天定為重大節日。

另一種說法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的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社稷,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恆登基,稱漢文帝。而那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此後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且確定這天為元宵節。

但與這兩位皇帝相關的說法都沒有這一夜張燈放花的記載。另有一說才與元宵燃燈的習俗相關。

漢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良辰,僧眾瞻仰佛舍利放光雨花,屆時僧眾雲集,頗為可觀。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

可見,元宵節來由集釋道文化與幾代帝王合力而成,成為完整、豐富的文化習俗。因為在古代,夜與宵同,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

說叫元宵,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也源於漢代。

東方朔是漢武帝時期的人,他足智多謀,風趣滑稽,而且心地善良。

那年臘月,下了幾天雪。東方朔去御花園折梅花。剛進園門,見一個宮女正淚流滿面地向御井撲去,他慌忙上前攔救。這宮女叫元宵,家住在長安西北山上,家裡還有父母和一個小妹妹。自把她選進宮來,每逢年底歲首,她思念親人,心如刀絞。這幾日風寒雪大,她不由又想起了父母、小妹妹在家的艱辛,心想:既然不能與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來投井。東方朔聽了元宵的訴說,便安慰了一番,勸解了一陣,答應想辦法讓她與父母、小妹妹見麵團聚。

東方朔從元宵的身世,想到宮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親戀眷的惆悵,便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策。

這一天,他來到西北山元宵的家裡,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陣,就返回長安大街賣起卦來。有人認識東方朔,知道他識天文,通陰陽,都爭著占卜求卦,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條簽語。人們非常驚慌,紛紛求問解脫的辦法。東方朔神秘地說:「正月十三下午,城裡的白鬍子老人們,都到城西北十裡鋪大道口等候。天黑下來時,從西北方向會過來一位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火燒長安的火神君。見到她後,父老們要跪在地上攔路哭求,方可全城得救。」

人們聽了東方朔的話,信以為真,暗暗互相串連。等到正月十三下午,城裡的白鬍子老人們都手拄拐杖來到十裡鋪等候。天剛擦黑,果然從西北方向過來一位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父老們一擁而上,苦苦哀求。那姑娘望著悲哀不止的父老們說:「我是領了玉帝的旨意來辦事的,火燒長安時玉皇大帝還要站在南天門上觀看,要是沒火,就是我的罪了。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你們可送到人王地主那裡,讓他們想辦法吧。」說完,扔出一張偈語,回身走了。

老人們把這事告訴了漢武帝,漢武帝望望偈語,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漢武帝念著念著,嚇得滿頭大汗,忙向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求教。東方朔說:「聽說火神君也愛吃湯圓,我看,十五的晚上可讓全城臣民都做湯圓供奉,虔誠禱告,求火神君高抬貴手。再傳諭京都臣民一齊動手做燈,十六晚上,大街小巷,庭院屋門,都掛上紅燈,滿城點放焰火鞭炮。屆時,滿城通紅,火球橫飛,必能唬住在南天門觀望的玉帝。再把京都四門大開,讓城外的庶民百姓進城觀燈。皇上、妃子、宮娥彩女,三三五五出宮去街上觀燈,混雜在鄉下來的那些不在劫的人中,會沾他們的光,蒙他們的福,免去災難。另外,神仙也知元宵的湯圓做的好,可讓元宵手提大宮燈,把元宵的名字寫上,在前開道,我手端湯圓跟在後邊,穿大街走小巷,虔誠敬奉雲遊在長安上空的火神君,定會使她心軟下來的。」漢武帝一聽,心中大喜,就傳旨按著東方朔的辦法行事。

正月十六,日墜西山,長安城裡張燈結彩,鄉下的百姓得了消息也都陸陸續續進城觀燈。漢武帝脫去龍袍,換上便服,在幾個近臣的保護下走上大街。娘娘貴妃,宮娥彩女,也三五成群地離開了皇宮。整個長安城,燈火通明,火球橫飛,焰火滿天,好看極了。

元宵的妹妹領著父母也來長安觀燈,當她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地高喊:「元宵姐,元宵姐。」元宵聽到喊聲,來到父母跟前,一家人團聚在一起。

鬧了一夜燈火,長安京都安然無事,漢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樣讓元宵做湯圓供奉火神君,十六晚上照樣全城掛燈放焰火,相傳為習,年年如此。因十五上供的湯圓是元宵做的,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把這一天叫「元宵節」。這就是十五過元宵,十六鬧花燈的由來。

花燈的寄寓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裡扎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像編制的形像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第、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

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一個民俗文化中的花燈寄寓了古人多少祈望!

燈聯與燈謎

元宵燈節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性活動,其中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活動。屆時君臣百姓都去看燈、猜謎語,文人們則飲酒、賦詩、答對。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說到燈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二十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上聯道:「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招親對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

明成祖朱棣某年元宵節微服出宮賞燈。路上看到一間屋子,亮著燈,從映照到窗子上的燈影來看,是一個人在讀書。永樂皇帝心想:元宵之夜大家都去看燈,他為甚麼不去呢?出於好奇,永樂皇帝就去敲門,進門一看,屋中有一個書生,便和他交談起來,談得很投機。朱棣想試試他的才學,於是出了一個上聯:「燈也明,月也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也樂,民也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後來重用了這個書生。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受到啟發,對道:「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傳統燈謎的製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燈謎,是中國獨創的文學藝術。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致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謎聯,讓大家猜一猜。大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麼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吃元宵團團圓圓

中國民間有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製成。湯圓和元宵的差異只是在於大小和是否包餡。南方人用糯米製成和龍眼一般大小的圓子,稱為「湯圓」;而北方人吃的圓子較大,裡麵包餡的則稱為「元宵」。

製作的方法南北也不同,北方的元宵以餡沾粉,用篩滾手搖的方法滾出來;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節吃元宵,以取「團團如月」的吉祥意思,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