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道德、五行和科學

――修煉體會,兼與專家、學者商榷
麟麟


【正見網2010年02月28日】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之字曰道。」可見「道」 是先天就有的,沒有天地就有「道」。「道」中產生了天地。那麼「道」究竟為何物?「佛法」到底是什麼?自古迄今,有識之士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真傳一句話,大道至簡至易。在《轉法輪》中,師尊闡述的非常直白:「這個宇宙中最根本的特性真、善、忍,他就是佛法的最高體現,他就是最根本的佛法」。「『佛法』是從粒子、分子到宇宙,從更小至更大,一切奧秘的洞見,無所不包,無所遺漏。他是宇宙特性『真、善、忍』在不同層次的不同的論述,也就是道家所說的『道』,佛家所說的『法』。」《老子》是道家代表作,把「佛法」稱之為「道」。「道」中產生了天地,那麼「真、善、忍」中誕生的就是宇宙。

修法輪大法的人知道:萬古以來,是師父第一次把宇宙大法、真法大道傳給了人。人只要按照真、善、忍做好人,就是在人世間同化宇宙特性;如能同化宇宙特性做更好的人,超出常人的好人,就是在高層次中修煉了。其實,中華傳統文化就是修煉文化。

《老子》又云:「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命而常自然。」道、德是不可分割的,是與生俱來的,是做人不可或缺的先天本性。道德可解釋為:以德為本,就在道中,在法中;或順道者為有德,逆道者為無德。

兩千多年前,孔子將代表儒家思想的仁(慈)、義(氣)、禮(儀)、(受教於有)智(慧)、(正)信作為規範人和社會的道德基礎傳於世人。人只要遵照聖人教誨去實踐,中國社會正常的人際關係就表現為忠(恕)、孝(順父母,兄友弟恭)、(氣)節、(捨身取)義,敬天地(神)、君(忠社稷)、親(重家庭)、師(尊師道),社會所呈現的狀態必然是(真)誠、(友)善、(包)容、和(協)。這是傳統文化中的「入世」部分。

佛家和道家思想雖然是傳統文化中的「出世」部分――修煉人修佛、修道可成佛、成道,卻與普通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慈悲普度的釋教與「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和儒家倫理一起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釋教佛法的善惡果報,天國地獄是盡人皆知的社會常識。由於直接針對人體、生命、宇宙去研究,先賢把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脈,使中華文化變得更為博大精深,民間就有了與民生密不可分的發達的古代科學――中醫、氣功、風水和預言。中醫是中華瑰寶,是國粹,傳統中醫以德為本,以調心(修德)為主,防病為主,治病為輔,所以西醫治表,中醫治本。氣功是修煉文化,其涵蓋面可涉及倫理學、語言學(如肢體語言)、傳播學(如非話語行為傳播)、人體科學、生命科學及醫學各學科等領域:煉,可強身健體;修(心、修德),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君王明理,身體力行,治大國如烹小鮮;百姓明理,勤奮實踐,則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福壽綿延。中國民間流行的風水術實則是包括倫理、哲學、歷史、天文、地理、氣象、數學、物理、化學、力學、美學、生態學、建築學等多學科在內的一門綜合科學,在軍事、民事領域中廣泛發揮作用(如《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木牛流馬;農田規劃,土地植被,天壇、四合院、普通百姓的房屋建築 ……)。因物質是按照一定規律周而復始的運動,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都循前因,有前因才有後果,善有善果,惡有惡果,循其因,得其果,不出戶,知天下,所以就有了預言。文革後期掀起的氣功熱高潮中,被世界公認的就有未卜先知的宿命通功能??「什麼叫宿命通?就是可以知道一個人的將來和過去;大的可以知道社會的興衰;再大的可以看到整個天體變化的規律,這就是宿命通功能。」(《轉法輪》)。千百年來,中國人所熟知的「易經」被奉為群經之首,其預言的準確性連現代科學也難望其項背。在如此發達的古代科學和傳統文化營造的氛圍中生存,上至君王下至臣民百姓都能自束其心,行在道中,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縱觀中華文明歷史,儒、釋、道信仰給中國人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非常穩定的道德體系,這套道德體系是人共同生活和行為的準則與規範,是社會賴以存在、安定、和諧的基礎。「德乃生前所積,君、臣、富、貴皆從德而生,無德而不得,失德而散盡。」(《精進要旨》 富而有德)。

師父在《轉法輪》中明示:「金、木、水、火、土這五行構成了我們宇宙中萬事萬物」,「這個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這是物質存在的一方面;可是同時它也存在著真、善、忍特性。任何物質的微粒中都包含著這種特性,極小的微粒中都包含著這種特性。」在我們生存的物質世界裡,這種特性就表現為:陰陽並存,相生相剋。

拿一個家庭來比喻,男為陽,女為陰;外為陽,內為陰;男子陽剛,女子陰柔,男主外,女主內;男人養家餬口,女人相夫教子;剛柔並濟,一張一弛;肝膽相照(腑為陽、髒為陰:膽為陽、肝為陰),牢不可破;家庭生活才和諧、美滿、才過得豐富多彩。同理,人類社會善惡並存,生命才有生機,做事只有敬天順道才能水到渠成,實則是符合了真、善、忍在世間這一層的法理。人經過努力會珍惜得之不易的成果,矛盾中生命才活的有滋有味。也就是說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世間萬物生生滅滅的規律和原因。相生促進事物的發生和成長,相剋維持事物發展變化中的平衡與協調。

人是萬物之靈,道家把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與五行(木、火、土、金、水)相配的五腑、五臟(腑為陽??膽、小腸、胃、大腸、膀胱,髒為陰??肝、心、脾、肺、腎,)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人的精神意識活動(如五神??魂、神、意、魄、志,五志??怒、喜、思、憂、恐)分屬五臟;五臟通過經絡(五經??肺經、心經、肝經、脾經、腎經)聯繫全身,表明人體的整體性。五臟又與自然(如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長夏、秋、冬)相聯繫,表明人與自然的統一性。人體的整體性,人與自然的統一性靠道德來維繫。

「天人合一」代表著我們祖先的宇宙觀。因為天人合一,人體對自然界有一定的適應性。超越其生理適應範疇,便會有病理反應。以木為例:肝屬木,肝藏魂,在性為靜,在志為怒,大怒則傷肝。又因木克土,脾胃屬土,肝氣過亢可乘襲脾胃。依真、善、忍在這一層法理而言,人不應發怒,失德而至。五臟又與五官(眼、舌、口、鼻、耳)、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黃、白、黑)相配,故郎中觀五官之色可斷臟腑之疾,再以五味藥調治。肝屬木,在味為酸;肝喜酸,肝病可用酸類藥物治療。當然,此為權宜之計;要治本,必以調心(修德)為主,守德而不失德。德高望重者,盡享天年,無疾而終。

因為天人合一,五行配五腑、五臟、配五色、 配五物(蟲、兵荒、豐、喪、欠),智者觀五種雲色可占吉、凶、豐、欠,故有 「不出戶,知天下」之說。如水多水旺之時用土圍之,可灌良田,滋養萬物。此為土克水,水生木 。目前中國水災多,皆因道德淪喪,砍伐不當,導致木不能克土,土受傷無力克水。所謂人起禍端,天降災難。天人合一,自然界的變故皆因人失德而致。

古人云:「盜亦有道」,萬物皆有道。那麼本文上面提及的智者不出戶知天下事及郎中斷病、治病,是不是就包含著諸位專家、學者傾畢生精力耕耘才悟到的自然科學之道、醫學之道、倫理科學之道……?

古人有佳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千古文章盡在這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周而復始的變化規律之中,就看上蒼賦予哪位賢德君子以妙手,讓其偶爾得到罷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