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善的力量:談談成功的商業模式――兼論對唯物主義的批判(一)

小岩


【正見網2010年05月15日】

第一節 從「何以利吾身」到「做大做強」的企業商業模式

本節摘要

本節主要講述是對商業模式的強烈現實需求。本節是一、二、三、四節的引領,主要闡述關於商業模式認知的問題,與六、七、八、九節的解決方案相對應。特別是與第六節對應,那是關於商業模式的現實供應。本節共闡述如下幾個問題。第一,唯利主義與做大做強;第二,尋找企業商業模式;第三,唯大唯強與唯好唯善。

引言

「商業模式」,作為一個舶來品,自2006年以來在中國開始熱鬧起來,特別是自2008年爆發本次「全球化」的金融與經濟危機以來,中國企業家們對商業模式的探求與創新的渴望變的極其強烈,例如中國一家著名的家電製造企業美的電器2009年在全公司內展開了全員關於商業模式的大討論。

為甚麼中國企業界關於商業模式的討論近來變的如此熱烈呢?這或許反映出中國的許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經過了20多年的市場化發展,特別是通過近10多年的規模發展與財富積累之後,其「機會主義導向」和外部利潤源泉的發展模式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然而,與這種對「商業模式」的強烈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業界和學術界對「商業模式」理論認知的相對薄弱甚至是混亂的,對商業模式存在著許許多多認識上的困惑、誤區與盲區。這或許是許多中國企業家們仍然抱著機會主義時代的思維慣性的時代原因所致,但或許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或許是我們在認知模式上存在著一些重大的誤區,甚至是我們在思維模式上可能缺失了什麼本質和關鍵的東西。

本文的目的就是嘗試尋找我們在認識「商業模式」的本質時「所失落的」那片土地,尋找我們被「課本知識」體系灌輸時「被割裂的」那種思維。需要說明的是本文與《揭示善的力量――當耗散結構理論遇到水結晶實驗》一文有著理論上的關聯,有興趣的讀者閱讀前文會對理解本文有所幫助。

一、唯利主義與做大做強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當年孟子見到梁惠王時,梁惠王的第一句問話就是:你千裡而來,給我帶來什麼利益呢?

「何以利吾身(怎麼對我自己有利)?」這就是世人追逐物質利益的寫照,千百年來似乎一如既往、無法擺脫。這就是人,這就是執迷於物質利益當中的自利利己的人!

有一次,一個朋友,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回到母校與大學生們交流。有大學生乾脆直截了當的問:你就告訴我怎麼發財吧?!潛台詞就是:最好是什麼也不付出,不勞而獲發大財!我的朋友很是愕然,因為他準備回答的問題都是諸如企業家應該有什麼樣的素質、有什麼樣的品德、什麼樣的智慧與毅力、走過如何的人生錘鍊和成長曆程等,或者是對宏觀社會經濟形勢的判斷,或者是如何管理好一個企業之類的問題,最起碼也是關於如何創業起步的問題。

在企業界的圈子裡,這種追逐利益的想法只不過是換了一個版本,換了一種說法,不象那位學生講的那麼露骨而已。大家都在討論著如何將企業做大做強。這些年那些「順風順水」做大的壟斷國企,不斷的上演著兼併、重組、收購、上市甚至海外擴張的「童話劇」,追逐著所謂做大做強的「夢想」。而那些先天跛足、機會主義產物的中國民營企業,從夾縫中掙紮成長起來,膽膽突突的摸索著黨媽媽允許他們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在爭取著從中國經濟發展中分得一杯羹的同時,也生怕上了胡潤的中國百富榜,成了中共按圖索驥、瓜分富財的「革命對像」,去做黃光裕的「同窗」(鐵窗)了。

唯利是許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的行為動力或者是某某經濟的發展動力。唯利主義或利己主義,我們在此不進行道德判斷。我們這裡是在商言商,不迴避利益或唯利的問題,但是從人類的認知方面來講,從人的認知能力來講,純粹的唯利可能會使人迷失,會使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質,就如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二、尋找企業商業模式

市場,這個商品經濟或商業經濟的產物,原本是作為商品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交易的場所,原本是人類互通有無、互助合作、相互滿足需求的結合點,但是現在卻已經演化成了商家、企業競爭的戰場。有道是,商場如戰場。於是,競爭變成了市場的同義詞,叢林法則替代了道德規範,為了競爭甚至可以不擇手段、不講道德。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商場與「道德」和「善念」無關,在那裡「十商九奸」。顯然,從個人「唯利利己」對利益的追逐演化成為企業對「做大做強」商業模式的追逐實際上也是這個叢林法則在起著作用,因為按照叢林法則,只有唯大唯強者才能打敗競爭者,才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才能實現更多企業利益,所謂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製造業走的就是這條叢林法則的發展道路,用長江商學院項院長的話講,「中國製造業目前的主流思路是成本、成本、再成本,規模大了――產能過剩――價格戰――國內血流成河,再找出口――洋人打反擊戰」,再與全世界打貿易戰。顯然,這種沒有商業模式的簡單成本「血拚」的發展模式在本次全球化經濟危機中遭遇到巨大衝擊,可謂碰壁南牆,不再行的通了。

一些企業家和諮詢師朋友經常會問我關於企業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問題,國外的什麼豐田模式、戴爾模式、麥當勞模式、沃爾瑪模式、星巴克模式、亞馬遜模式,國內的什麼海爾模式、聯想模式、華為模式、國美模式、格力模式等等,孰優孰劣?商業模式確實是企業成長中的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一個企業戰略層面必須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個企業從自然型成長走向商業型社會型成長,從機會性和外生型成長轉向內生型發展、走向成熟並穩定發展和走向成功的關鍵節點和支點。

商業模式在當下的中國企業界是一個熱門話題,或許是一個最熱門的話題。這或許是因為中國30年的「市場化」經濟已經走到了這個階段了,也或許是許多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到了這個階段了,即,一個機會主義時代走到盡頭的階段,因此需要尋找新的成長發電機與發展模式。也就是說那種簡單的成本模式或者簡單的模式拷貝已經不行了,現在到了中國企業家們不得不獨立思考的時代了,因此有了這種尋找商業模式和尋找商業模式創新的迫切的時代需求了。

與這種找尋商業模式創新的強烈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企業家、諮詢界和學術界對商業模式的認識存在著很大的誤區和盲區,往往都是用強烈的機會主義時代的思維模式看問題、認識和分析商業模式;往往都是很短視或立竿見影的想法;往往都是「術」上的認識,都是手法上或技法上的認識,總是想找個絕招,總是想「一招鮮,吃遍天」。這就像前面那個大學生的思維――一個機會主義時代塑造的思維模式,「你就告訴我怎麼發財吧?!」真是直截了當。

然而,在中國企業家對商業模式的急迫探討時,我們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中國的企業「領袖們」與國際的「企業領袖們」似乎總是溝通不起來,總是對不上話。例如,陳東生與威爾奇對不上話,張瑞敏與稻盛和夫對不上話。給人感覺,總象是雞說鴨聽一般,總象是一個來自火星,一個來自水星。

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中國當代企業家們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和認識上是否缺失了什麼?到底缺失了什麼?因為這種缺失很可能是最本質的東西,是人的思想或思維模式的東西,而不僅僅是「術」上的東西或者簡單物質形式上的東西。

而我們發現的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無論是在世界範圍還是在中國企業界,我們發現企業「做大做強」的競爭軌跡都是從純物質性或資源性的競爭逐步向生產性或技術性的競爭或創新,並越來越走向非物質類的創新,以及系統性和更深層和更高層的創新轉變,具體一點,就是從單純物質類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品類創新,資本融資與資源整合創新,走向所謂的營銷創新、服務創新與價值增值創新,管理與流程創新,組織構架創新,並進一步走向經營模式、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這種全方位全系統的創新。而當前中國企業界對商業模式創新的追求也是這種企業競爭新潮流的體現。

然而,這種越來越背離簡單的物質性競爭的趨勢實際上也就越來越要求企業家們不能在物質性或剛性的思維框框中打轉轉、想問題。如前所述,當我們的思想完全都掉到利益尖上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包括商業的本質、商業模式的本質;當我們的思想完全都掉到利益尖上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迷失我們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包括企業家的本性。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只有當我們從物質利益的爭奪當中跳出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看清商業的本質,看清商業模式的本質。

而這種「跳出來」、「退一步」的思維,也就是這種超越唯物唯利的思維――這種真正的商業創新思維,又恰恰是由唯物論「課本知識」體系所教育成長起來的當今中國企業家群體所不擅長的或缺失的。也因此,幫助中國當代企業家們找回或從新建造中國人本應具有的和本應擅長的思維也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的任務與責任了。本文的中心任務就是嘗試揭示一些中國企業家們在關於商業模式的思考中所缺失的一些思想。

三、唯大唯強與唯好唯善

我們再回到關於企業商業模式這個話題。中國的企業界整體而言非常浮躁,具有極強的機會主義時代的思維烙印,急於做大做強,恨不得將過去所謂三十年或三百年的「損失」一下子就補回來。例如,當風投(風險投資)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企業規模催生模式、可以使企業快速成長變大時,這種風投模式也就在中國「瘋」了起來。

然而,真正的強大來源於善德,企業的商業模式也不例外,這是本文的命題,這也就是本文希望幫助中國企業家們找回在商業模式的認識上所缺失的東西。我們在《揭示善的力量――當耗散結構理論遇到水結晶實驗》一文中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善是一種能量,善是有力量的。萬物皆生於善,而毀於惡!一切生命體「生」的機制,也就是任何一個結構體真正生成、成長、維繫和昇華是依靠「善的能量」來支撐的,而不是僅僅依靠「物質」或者純物質性的能量就可以做得到的。

孟子當年對梁惠王說: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可是在當今的中國,除了關心如何做大做強之外,很少有企業家會跟你討論如何做一個好企業。只有唯「大」唯「強」,卻沒有唯「好」唯「善」的概念。那些真正能夠被人們稱之為儒商的企業家們可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僅僅被看作是個人品德和個人行為,卻不是企業的系統行為或發展模式。

強是競爭,強是搶奪;善是懦弱,善是失去。「善」似乎與企業做大做強的競爭力要求背道而馳。中國企業界充斥著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充斥著所謂的叢林法則,無怪乎當今大陸狼文化盛行,連抄股軟體都起名字號稱天狼,似乎企業與生俱來的本性就是狼性,天生狼性故曰天狼。

客觀的講,大多數中國企業(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一心只知道做大,卻不知道如何做強,都把「做大做強」簡單的理解為「做大」,或者說,把「做大」等同於「做強」。當然,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註:十三億人只是中共官方造出來的統計數字,真正的人口數據是多少我們這裡姑且不論),無論做點什麼都可以成為一個很大的規模,但這並不等於說你真的就很強。就像過去有一個相聲諷刺的那樣,做骨灰盒都得十三億個。

我們必須首先明確「大」和「強」實質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然後才能進一步了解「強」和「善」的關係。「大」是一個關於數量的概念,或者是一個系統或結構體的體量概念。而「強」是一個關於結構的概念,是一個關於結構體的機制、機能、性能的概念。「大」者不一定「強」,「強」者也不一定「大」。「大」可以是「強」的一個必要條件(對於由物質性主導的結構體而言),也可以不是(對於由非物質性主導的結構體而言)。真正衡量一個結構體的機能或性能在於「強」而不在於「大」,當然「強」也不是一個結構體的機能或性能的全部衡量。

正是由於這些概念的混淆,才會造成很多人,特別是很多企業家將「結構」理解為數量「規模」,才會造成絕大多數的中國企業在追求規模的同時往往都只是一層皮的結構,而不是把企業打造成為一個真正的結構體。我一直在我的企業家和諮詢師朋友的圈子裡強調:發展絕不是一個數量或規模的概念,發展意味著結構的改變和企業機體機能的提高和昇華。

一層皮結構(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經濟系統)缺乏能夠抵禦外部環境變數和風險要素入侵的真正的內部組織結構。也就是說,它沒有內涵,沒有內部層次結構,沒有縱深,沒有非線性的高能量的微觀機制,也就是沒有一個結構體的內生和加持(維繫)機制。這種以外生機制為導向的結構(即一層皮結構)必然表現為一個對外部環境的依賴型關係(甚至是外部環境破壞型),也必定表現為一種外部物質資源的線性消耗型關係。對於這種類型的企業而言,其規模的擴大必定是依靠相應比例或者更大比例的外部物質資源的消耗來支撐的。這種擴張的模式或發展模式(本人並不願意稱這種模式為「發展」)必然會遭遇到外來的激烈競爭,必然會遭遇到「增長的極限」和「發展的極限」,也就不可能造就出一個真正的可持續發展。(註:「可持續」、「和諧」這些詞彙的內涵現在都已經被黨文化給破壞了)這也是把「非常態」(非正常狀態)的機會主義時代的經濟和企業發展模式當作永續發展模式的真正危害所在。

本文的中心論題是分析企業的商業模式或者企業的發展模式與「善」的關係問題。本文的討論是基於如下的假設:即,企業是一種真正的結構體,是一個生命體,而不是一個一層皮結構。如此,我們才能討論企業的機能、企業的商業模式與「善」到底會有什麼關係。

對於這個話題或命題,人們(不僅僅是企業家)的本能反應就是,企業的商業模式與「善」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做強做大與「善」能有什麼關係呢?會有什麼關係呢?雖然孟子說「仁者無敵」,可是在當今中國社會,這種品德只不過會被看成是儒家的迂腐和痴話罷了!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