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1年01月13日】
在我國陝北、內蒙交界的塞北地區,流沙滾滾,2萬多平方公裡的毛烏素沙漠橫亘在長城之北。沙海之中埋沒了一座古城,若干城樓和牆基露出沙面,遠望如水泥樓群。殘城抗擊風沙逾千年,不甘願覆沒,好像在呼喊:「我要出來,我要出來!」
這座廢城名叫統萬,土名白城子。位於毛烏素沙漠的南緣、無定河支流紅柳河的北岸,在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境內,緊靠內蒙古自治區的烏審旗。它南距靖邊縣城50公裡,東距橫山縣城30公裡,東北距榆林縣城120公裡。城以白土夯築,極其堅固,內城完整無缺,外城遺存牆基,鐘樓、鼓樓的基礎歷歷在目,城址西北5公裡24米高的敵樓最為顯眼。
原來的統萬城有內、外城的建築,城牆外圍還有35座敵樓拱衛。內城東西492米,南北527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牆高10米,四角都有墩樓(最高30餘米)。外城更為高大,城基厚近30米,高約18米;南門名朝宋,西門名服涼,東門名招魏,北門名平朔,均設瓮城。築城的自上都經過蒸熟,築成後以鐵錐刺土檢驗質量。內城王宮的宮牆也用熟蒸土夯成,堅可磨刀斧。宮內樓台館舍相連,殿閣宏偉,雕梁畫柱,極盡豪侈,不亞於中原都城。參加築城者10餘萬人,因「築城不力」被慘殺者數千人。凡鐵錐刺城,入牆一寸者,即屬夯築不合格,殺築者;凡刺不進去,即屬有意包庇,殺刺者。這座固若金湯的都城,是在如此殘酷的虐殺下建造起來的。
統萬城興起於史稱「西晉十六國大亂」的時代。那時群雄割據,黃河以北各少數民族貴族集團擁兵為王,匈奴右賢王脅後裔赫連勃勃崛起於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稱臣於後秦,公元407年自稱大夏天王。他領兵南掠,來到一片水草肥美的地方,真是「臨廣澤而帶清流」(《太平御覽》記載),大喜,發十萬眾築城。公元413年(東晉義熙九年)城成,取名「統萬」,意為「君臨天下一統萬邦」,立國號為「夏」,以統萬為都。赫連勃勃坐在王宮裡,聽著「庶民子來,不日而成」的頌歌,躊躇滿志,做著一統中原的美夢。
公元418年,東晉所屬的長安城內鬨,赫連勃勃的機會到了,縱大軍入城,殺晉軍無數,將人頭壘成叫做髑髏台的墳堆。赫在長安稱皇帝,仍以統萬為都。425年,赫連勃勃死,子赫連昌繼位。427年,北魏太武帝取長安,奪統萬。統萬被魏降格為不如一個縣的「統萬鎮」,結束了顯赫的國都歷史。夏國喪失都城和後方基地,殘部流竄甘肅,與北魏、西秦連年戰爭。431年終被魏屬國吐谷渾擊滅於河西。西夏從稱王到覆滅,前後不過24年。
野心勃勃的西夏,絕不會在沙荒上建設宏大的都城。取得統萬的北魏,也不會忽視此城的戰略價值。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統萬升為夏州(後為化政郡)治所。起碼是到了隋唐時代,特別是「安史之亂」後,由於戰爭和亂墾濫伐,塞北草原才急劇沙化。唐詩有雲「眼見風來沙旋轉,終年不省草生時」;「茫茫沙漠廣,漸遠赫連城」,便是當時的寫照。
五代十國到宋初,塞北是殘酷的戰場,楊家將即屯兵於此。統萬城已處於沙漠包圍之中,雖屬州郡之治,但已岌岌可危。宋淳化五年(994年),朝廷以「深在沙漠」,常為少數民族「聚反中心」為名,將統萬居民遷入塞內,搗毀城池。統萬遂成廢墟。十一世紀初,歷史好像重演了,北方又崛起一個與六百年前同名的「西夏國」,據靈武(今寧夏境內)為都,與東方的遼、南方的宋相抗衡。這個強悍的拓跋氏部落建立夏國後,馳騁塞北,重建統萬城,駐以重兵。元朝統一中國後,統萬城永遠被廢棄,因其「飛沙為堆,高及城堞」,再也不能利用了。
明、清時代,塞外繼續屯兵,塞內無地農民紛紛出關墾植,殘餘草原遭到徹底破壞,沿長城之外形成60多公裡寬的沙漠。統萬城之所以埋於沙下,一點也不使人感到突然了。
「毛烏素」,蒙語是「不好的水」。但它並不是沒有水,其常年平均降水量仍在250~400多毫米之間,足資草木的生長。從地理學角度來看,自然形成沙漠的條件並不充分。顯然,人為的因素起了作用。本來地面有草皮、灌叢的保護,風起揚不動沙。一旦表皮剝掉,結構疏鬆的砂岩和頁岩裸露,迅速風化,碎為微粒,大風一起,使揚起蒙蒙沙霧了。日積月累即成沙丘沙海。毛烏素沙漠,就是人類一千多年的橫加干涉,破壞了生態平衡製造出來的一個「人造荒漠」。
(摘自《 被毀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