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文 拾珠璣】洛陽伽藍記選 (楊炫之)

幸紫


【正見網2011年03月13日】

【白話試譯】

景林寺,在開陽門裡,御道以東。講經的大殿很多,房子、廊廡連綿不斷;紅色的立柱映照日光,雕花的方椽迎著清風,的確是風景佳勝之地。寺的西面是花園,種植很多奇異的果樹。春天鳥鳴,秋季蟬叫,天籟之聲連續不絕。中間有一所禪房,裡面設置了一座「碉園精舍」,規模雖然不大,但建築得卻精巧無比。加上和尚坐禪的屋子非常虛靜,修行的密室極端幽深;有美麗的花木夾著窗戶,有芳香的甘棠繞著台階。雖說是靠近煩囂的早市,但想像中也同在山谷裡一樣清寂。那些靜修的僧人們,在裡面坐禪,不眠不食,一心習道,盤著腿兒,默默計算著自己的呼吸。

這兒有一個石碑,碑上的銘文乃國子博士盧白頭所作。白頭的字叫景裕,范陽人。他的本性淡泊,喜愛清靜,好在山林之中遨遊;他對於六經極有造詣,也很通達諸子百家之學。普泰初年,他出來做了國子博士,雖然富貴了,卻仍然從事著述,他所注的《周易》已經在世上流傳。

白馬寺,是漢明帝建築的一座寺院。也就在那時,佛教才開始輸入到中國來的。這座寺坐落在西陽門外三裡御道以南。據說漢明帝夢見了一位金神,身長一丈六尺,頭後面有像日月那樣明亮的光環,這金神就叫做「佛」。於是便派遣使臣到西域那些國度裡去訪求,結果得到了佛經佛像。那時候佛經佛像是用白馬馱載回來的,因此就以「白馬」做了寺名。明帝死了,在他的墳上建了碉園。從此以後,老百姓的墳上,也有建築佛塔的。寺裡的經函,到現在還存在,經常燒香供養它。經函常常放出亮光,照耀著屋宇。因此人們無論信佛不信佛,都向它禮拜,好像瞻仰佛的真容一樣。

在佛塔的前面,有和別處大不相同的蘋果樹、葡萄樹,枝葉特別繁茂,果實很大。蘋果每個有七斤重,葡萄粒子的確比棗大,都非常好吃,那滋味兒,以洛陽來說,真是冠絕一時、沒啥能比的。到蘋果葡萄熟了的時候,皇帝就去摘取,有時還賜給宮人。宮人們得到以後,就轉送給親戚吃,都認為這是奇異品味。得到的人,捨不得就自己一人獨吃,往往經歷數家轉送的過程哪。所以京師裡有句諺語說:「白馬寺的甜石榴,一個就值一條牛。」

【原文】

景林寺在開陽門內御道(皇帝出宮所走的路)東。講殿(佛家講經說法之堂舍)疊起,房廡連屬;丹楹炫日,繡桷(方形樣子)迎風,實為勝地。寺西有園,多饒奇果。春鳥秋蟬,鳴聲相續。中有禪房(僧人修行之所)一所,內置碉洹(即「園」)精舍(佛寺中房屋之稱謂。注1),形制雖小,巧構難比。加以禪閣虛靜,隱室凝邃;嘉樹夾牖,芳杜匝階。雖雲朝市(早市),想同岩谷。靜行之僧,繩坐(正坐、打坐、坐禪)其內,餐風(僧人坐禪,不眠不食,故云餐風)服(服,作「習」解)道。結跏(盤足坐法)數息(默計呼吸次數)。

有石銘(碑銘)一所,國子博士盧白頭為其文。白頭字景裕,范陽(今河北涿縣)人也。性愛恬靜,邱園放傲;學極六經,疏通百氏。普泰(北魏節閔帝「元恭」年號)初,起家為國子博士,雖在朱門,以著述為事,注《周易》行於世。

白馬寺(注2),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寺在西陽門外三裡御道南。帝夢金神丈六(佛所現之形像,為金身,長一丈六尺),項背日月光明,金神號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注3),乃得經象焉。時白馬負而來,因以為名。帝崩,起碉洹於陵上。自此以後,百家冢上或作浮圖焉。寺上經函(裝經的匣),至今猶存,常燒香供養之。經函時放光明,耀於堂宇。是以道俗禮敬之,如仰真容。

浮圖前,柰林(蘋果)、葡萄異於余處,枝葉繁衍,子實甚大。柰林實重七斤,葡萄實偉於棗,味並殊美,冠於中京(洛陽)。帝至熟時,常詣取之,或復賜宮人。宮人得之,轉餉親戚,以為奇味。得者不敢輒食,乃歷數家。京師語曰:「白馬甜榴(意即指柰林、葡萄等甜美果實),一實直(值)牛。」

【心得體會】

北魏自孝文帝(元宏)於太和十七年(西元493)遷都洛陽以後,因為信仰佛教,在洛陽大建佛寺;當時洛陽城中,有新舊佛寺一百所,僧尼二千餘人。其後各朝繼續興建,蔚為大觀。但自孝莊帝起,北魏的大將爾朱榮反,兵陷落陽,六年之間,洛陽連遭數次洗劫,佛寺便完全夷為丘墟。作者目睹心傷,因摭拾舊聞,追述故跡,寫了這部《洛陽伽藍記》。伽藍乃梵語「僧伽藍摩」之略稱,意譯乃「眾園」的意思,即僧眾所住之園林;世因稱佛寺為「伽藍」。書凡五卷,以城內及四門之外分敘,文辭斷麗,記載詳實,都可與史實參證。本篇從中選錄了二則。

由這區區兩則的記載,我們也可由字裡行間,分享當時佛法初傳神州時,眾生久旱逢甘霖的喜悅及慶幸;以及想像那一刻,異域佛教信眾初履中土時的驚奇與盛況。自此,神佛信仰在中國立穩紮根,為今日法輪大法的洪傳,開啟了奠基工作。文中的漢明帝是在夢中這樣認識佛的,看來,凡夫俗子的認知實在有限哪!

你不覺得嗎?古代很多美好的事物、歷史上許多絕佳的治理措施,總在失去或遭受兵燹破壞之後,方才覺得可惜,方能悟到該保留(如上古的經書,如洛陽的寺廟。);此時再由有心人士去追憶紀錄、去網羅搜集、去探究求索,然後根據些流落民間的「稗官野史」去拼湊整理出來。可離當時的背景環境、人士風物、民情心境……等等因素,可差遠去了!因此得到的不是原版。人生總是憾恨無窮,很難隨心所欲的。

還有一點,根據文中的記載,(帝崩,起碉洹於陵上。自此以後,百家冢上或作浮圖焉。)看來南北朝時的人們,也犯了與西方人對待耶穌同樣的「錯誤」──把個神當墳墓的看管者、守墓人。因為「浮圖」(也有寫成浮屠的)之意是指:佛陀或佛塔;雖然佛教徒,一般都稱「沙門」、「釋門」的,可也有稱之為浮圖的,三種意思均有。所以那種做法,真是大逆不道、無法無天的行為呀!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而已。神佛降沒降罪,那就不是我們這些庸俗的人所能得知???p>【作者】

楊炫之在《魏書》及《北史》中均無傳,生卒事跡不詳。只從所著《洛陽伽藍記》中,知其仕北魏為撫軍府司馬,在孝莊帝永安間(西元528、529)任奉朝請。伽藍記作於孝武帝永熙(西元533)以後。

【注1】古印度舍衛國太子有碉陀園,賣給一個名叫給孤獨的人,給孤獨便建立了精舍,給佛居住,因名精舍為「碉陀給孤獨園」,簡稱「碉園」或「碉樹園」。後世叫佛寺中房屋多為「碉園精舍」。

【注2】白馬寺乃洛陽著名古蹟,為佛教入中國的第一所寺院。距今已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了。東漢永平七年(西元64年),明帝遣使赴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應漢使之請,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翌年,明帝昭命於雍門外興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命名為白馬寺。白馬寺建成後,攝摩騰、竺法蘭二高僧在其內,譯出我國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從此,法輪東轉,佛像生輝。白馬寺逐漸成為中國佛教活動中心,並吸引日本、朝鮮、越南等地僧人來拜佛求法。北魏時,有三千多西域僧人來洛陽進行佛學交流。之後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又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隨著佛經漢譯本的逐漸增多,佛教在中土日益廣泛傳播開來。所以白馬寺一直被佛門弟子同尊為「釋源」,即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注3】據《魏書 釋老志》,漢明帝曾於夜間作夢,夢見一個金人,頭頂上有白光,在宮殿庭前飛行。醒後問群臣,有一位名叫傅毅的大臣,對漢明帝說,這就是「佛」。於是便派了郎中蔡?、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天竺(即今印度),寫了浮圖的遺範,同沙門僧攝摩騰、竺法蘭二人回到洛陽。至今白馬寺山門東西兩側,仍有攝摩騰、竺法蘭二高僧之墓。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