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安貧樂道

靜明


【正見網2011年04月21日】

安貧樂道語出《後漢書•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安貧樂道,即以得道為樂,安於貧苦。恬,有安靜、清靜之意,這裡是淡泊、淡漠的意思。進趣,同進趨,努力作為。安貧樂道是古人的道德品質和為人處世之道,《太平御覽》中多見「安貧守道」、「安貧羨道」,「世以儒學安貧樂道」之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韋彪字孟達,扶風平陵人也。高祖賢,宣帝時為丞相。祖賞,哀帝時為大司馬。 彪孝行純至,父母卒,哀毀三年,不出廬O?。服竟,羸瘠骨立異形,醫療數年乃起。好學洽聞,雅稱儒宗」。

「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對父母孝,故侍君者忠。皇帝顯宗亦聞彪名,永平六年,召拜謁者,賜以車馬衣服,三遷魏郡太守。建初七年,車駕西巡狩,數召入,問以三輔舊事(三輔謂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共在長安中,分領諸縣),禮儀風俗。韋彪數陳政術,書奏吏制,深為帝納,帝「厚賜彪錢珍羞食物」,官拜至大鴻臚。

韋彪以安貧樂道為本,竟以致飛黃騰達。皆因彪深諳做人之理、為政之術,「士宜以才行為先」,「政化之本,必順陰陽」,其家世顯赫,高祖是宣帝時的丞相,祖父是哀帝時的大司馬。

安貧樂道,難就難在一個「安」字上。無獨有偶,《後漢書•楊震傳》中記載了楊震的故事,楊震少年好學,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生稱他為「關西孔子」, 「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眾人謂之晚暮,而震志愈篤」。「後有冠雀銜三?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漢因秦制,以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合稱三台。)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意思是說,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能而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麼呢?」王密說:「夜裡沒有人知道。」 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後來楊震調動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業,楊震不答應,說:「讓後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厚嗎?」

楊震有五子,後四世太尉,德業相繼,四世清德,被稱為積善之家。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