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追昔記「荊州」

楊紀代


【正見網2011年07月12日】

晉・盛弘之《荊州記》  

衡山有三峰,極其秀麗。其中有一峰名芙蓉峰,最為高聳俊秀和傑出,如果不是碰上晴朗而萬裡無雲的清晨時分,是不可能望見它的真容的。峰上有清泉飛流。恍如一幅絲絹飄揚,分別映照著四周的青翠山林,然後像「銀河下九天」似的一直注入山下。

巴陵地區,南邊有青草湖,周圍廣百裡,曰月倒映於湖面,就像天天出沒其中一樣。湖的南面有青草山,故因而命名。

宜都的西陵峽中有黃牛山,江水湍急,繞著此山迂迴百轉,中途經過,信步閒逛一宿,還是能望見它。所以旅行者,有這種說法:「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綠城的邊堤,悉數栽植細柳。綠色的柳條飛散在風裡,青翠的樹蔭,廣被阡陌。

雁塞,北接梁州的汶陽郡。其間的東西嶺,聳立插天、無涯無際,善飛的大雁飛經此處,也得斂翼歇會兒喘口氣,然後再繼續前進。唯有一處稍微低下,每隻大雁飛達這兒,就都得矯正翅翮(羽毛的莖,叫「翮」)、裁奪高度,對準低下之處,一飛而過,故名雁塞。

武陵地區的武陽縣,有石帆山,山形宛若數百幅行駛中的船,將船帆張開似的幌動不已。

隨郡的北界有九井,相傳是神農氏嘗百草、教人育種、種植五~b之後,這九口井就自行貫通、鑿穿了。又有一說,只要浚通其中一井以後,則其它眾井的水,都會連通涌動,不會幹涸或堵塞。

巴東地方有一根折柱,孤高直立,高三丈,大十圍。傳說是公孫述(備註1)的樓柱破裂了,還出血呢,血流盡而此柱也乾枯了,可卻從此不腐朽呢。

湖陽縣,是春秋時期,蓼國樊重的都邑。樊重之母膽小,畏懼打雷,於是為她建築石室以避雷,全都用文石砌成台階,至今尚在。

狠山縣有一山,獨立而高峻險絕。西北有個石穴,以一人來丈量的話,獨行百來步就見二塊大石相對如門,其門相距一丈許。其一俗名為陽石,一為陰石。倘若水旱為災,那麼鞭打陽石則會下雨,鞭打陰石則會天晴。

湘東地區有雨母山,山中有祠壇。每遇天旱時民眾去祈禱,無不天降甘澤,所以這座山就如此命名哪。

末陽縣有雨瀨(淺灘叫「瀨」)。此縣時常出現旱象,老百姓就共同攜手把雨瀨裡壅塞的淤泥清除掉,立即老天普降甘霖。倘若只有一鄉單獨鬧旱,雨也只偏降那一鄉而已,降雨之地,隨著鬧旱的方位、處所的不同,而自動調整,其信守然諾與應驗,就像符節(寫字在竹上,各拿其一,用作憑信的物件,叫「符節」)刻字般的神效。

小酉山的石穴中,有藏書千卷。相傳秦人避難於此穴,勤加讀書學習,因此,留下了已故梁湘東王(南北朝時的南朝,尚有這種官名)某,拜訪酉陽寫的《逸典》呢。

南陽地區有菊水,其水源旁,全開滿了芳香的菊花,因此水質極為甘美香馨。又其中有三十戶住家,乾脆不再鑿井,即共同飲用此菊水。結果,人人長壽,上壽者活百二十、三十;中壽者百餘歲;活到七十歲還認為是夭折哪。漢司空王暢、太傅袁隗,兩人當南陽縣令時,縣裡每月要送三十餘石菊水至其家,一家大小,飲食、洗澡沐浴悉數用這水。太尉胡廣之父,染患風羸,於是經常到南陽來汲取菊水而飲,這病就痊癒了。此種菊花個頭短矮,葩大,食之甘美,異於其他菊類。於是居民廣為種植,又採收所結的細小花實種之,於是京師就處處流傳栽種了。

筑陽縣的粉水,發源地出於房陵。婦女取其水和粉上妝,鮮艷潔淨異於其餘之水呢。

枝江縣,西至上明,東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個沙洲。楚地諺語云:「洲不滿百,故不出王者。」桓玄(備註2)有問鼎(覬覦君位之意)之志,於是故意差人把其中一洲從中辟開,成為兩洲,以湊齊一百之數。當他僭尊帝號不到十天時,身遭屠戮、宗族被滅,等到他的王朝傾覆,這些沙洲亦消失損毀。等到南朝宋文帝在位時,忽又生出一洲,果然是真龍天子,有福飛渡江表。這造假相的桓玄惹來巨禍,此一百零一洲,上蒼還是讓它隨著他的敗亡而自動淹沒消失。

新陽縣惠澤中有溫泉,冬月尚未到來,數裡外遙望,就能見到白氣飄浮蒸騰如煙霧一般,上下與雲彩相映,壯觀情景宛若綺羅流蘇。又有車輪似的雙轅(夾在車前馬腹兩旁的車槓)形像,世人相傳,昔時有個玉女,乘車投此泉自盡。今日有時會有人瞅見這女子,姿態儀容光鮮亮麗,倏來倏往的飄忽不定。

沌陽縣至沔口,江水北岸有卻月城,往西一裡有馬騎城,周圍廣五裡,高一丈。

富陽縣城樓,據說王仲宣(備註3)曾登此樓而作賦(即指王粲作《登樓賦》)。

富陽東南七十裡,有楚昭王之墓。登樓則見所謂的「昭丘」(王粲《登樓賦》裡,有「北彌陶牧,西接昭丘」之句)。富陽郡向西,溯江而上六十裡,南岸有山,名曰虎牙,二山相對,那是楚地西邊的要塞呢。荊門上合下開,直開達山的南面,看起來有門之形狀,故曰荊門。

江陵有潛室,人們如果時常見到,那就意味著有兵燹之禍,或盜寇作亂等事要發生哪。

「荊州」簡史

荊州是古代傳說的九州之一,也是東漢十三個州之一,包括了現在湖北,湖南的等地(湖南也被稱為荊南)。當時的主要轄區,在漢水流域及長江中游地區。有襄陽、南陽、江陵、桂陽、江夏等郡。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建都於郢城,又稱紀南城,位於現今荊州古城北四公裡處。荊州在三國時期,正處與三國交界處,由於交通四通八達,水陸可通,占據著極為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為兵家必爭之要地,著名的赤壁之戰就在這裡爆發。東漢末年荊州為荊州牧劉表管轄,之後為曹操、孫權與劉備,互相攻伐並輪流占據。

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裡有保存較完好的荊州古城牆,共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據說當年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

相傳早在秦始皇時,荊州之地就出現了最初的城廓,漢代築起了正規的城牆,後經蜀將關羽、東吳守將朱然和東晉荊州刺史桓溫及梁元帝等幾次修葺擴建,使荊州古城堅實壯闊,但所有這些城牆都是土城建築。

歷史上大規模營建荊州磚城牆的記載,始見於《五代史》,五代十國時期的荊南節度史高季興,於公元912年,出動軍隊驅使十幾萬人築磚城牆;到南宋荊州安撫史趙雄,因「靖康」之役,城牆大毀,於公元1187年,大興土木,在十一個月的時間內,重修磚城牆,還在城牆上建造戰樓一千餘間。

元朝時,元兵攻占荊州城,忽必烈下令將城牆全部拆毀。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公元1374年再次依舊基修復,城外掘護城河。明末,張獻忠攻進荊州城後,城牆又被拆除。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第三次依原基重修,這就是保留至今的荊州古城牆。 城牆底下的兩個排水洞也全用條石砌成,洞內可容兩人並排行進;城外有護城河緊緊環抱。荊州城實屬易守難攻,故有「鐵打荊州」之說法。

有關「荊州」的傳說

傳說三國蜀將關雲長鎮守荊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傳王母娘娘旨意,說荊州刀兵動得太多,要收回置於神地,不准凡人爭奪。關公忠於其兄不讓荊州,於是想了一個計策,說:「你們在西北,我在東南,各築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雞鳴止,誰先築好,誰就管理這個地方。」

九仙女用衣裙兜土,關公伐蘆葦築城。關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雞尚未鳴。關公振動雞籠蘆席,公雞啼鳴,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這就是現在荊州城北門外九女琢的來歷。

又傳說張飛也挑擔土來幫二哥築城,可是來晚了,便將土倒在東門外,現今人們都把這兩座小口山似的土叫「張飛一擔土」。這些傳說賦予荊州不少神傳色彩!然而關公為了防範東吳,在漢代舊城旁築了一座新城,都是有歷史記載的。

中國著名的四大奇書之一、章回小說《三國演義》裡,留下了「劉備借荊州」與「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典故,這都是讀過的人,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陳年往事。

今日「荊州」

湖北省荊州市,位於長江中下游的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湖北省中南部,位於江漢平原腹地,東連武漢,西接三峽,南跨長江,北臨漢水,是連東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資集散地,是川湘鄂經濟樞紐,長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也是輕紡工業、糧棉油生產以及淡水漁業等等發展重點,素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和旅遊勝地的稱譽,現在荊州市區分為荊州區和沙市區。

結語

儘管物換星移,儘管桑田滄海,可這些往昔名城、戰略都邑,歷經戰火與光陰的洗禮,時至今日,它依然屹立不搖,沒有隨著歷史的足跡消失,沒有被日月的輪轉吞沒,雖經多次易名、遷徙或是遭受多次破壞和重建,但努力的探本溯源,仍舊可以找到往日的蛛絲馬跡、昔時的骨氣雄風!我想,這些城市,是神有意安排的,特意擘畫的,為了配合末劫時期救度眾生,而成為緊密相扣的其中一個環節,肯定是如此的。

仔細想來,荊州的歸屬,絕非劉備借了就可以不還,更不是關羽小心翼翼的就不會失去,那不是人說了算的,一切全都操在老天的手中。《三國演義》裡,留下的這兩齣戲碼,真是驗證了:是你的不丟,不是你的你也爭不來的天理;同時告訴你,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才是人生的正確抉擇!

【備註1】公孫述,(西元前7年―36年)字子陽,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人。新朝(王莽)末年,以父蔭為郎,補清水縣長。他為官有方,一方太平,因而聞名。王莽篡漢後,任蜀郡太守。新朝末年,自稱輔漢將軍兼任益州牧,勢力大增。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與劉秀同年自立為帝,國號「成家」,建元龍興。光武帝派兵征討,不克。建武十二年,東漢大司馬吳漢攻破成都,盡誅公孫氏,成家亡,存世凡十二年。

【備註2】桓玄,字敬道,又名靈寶,父為東晉名將──大司馬、南郡宣武公桓溫,桓溫有六子,臨終遺命以桓玄襲其南郡公之爵。後桓玄逼晉安帝禪位給他,改元建始,又變更為永始,並將晉安帝軟禁在潯陽。此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最終被益州刺史之孫射死。從稱帝篡晉到被殺,前後不到半年,死時三十六歲。

【備註3】王粲(西元177-217),字仲宣,三國時期山陽高平(今山東)人。少至長安,為蔡邕所推重,旋避亂荊州依劉表,後歸曹操,官侍中。與孔融、陳琳、徐幹、阮?、應?、劉楨,並稱為「建安七子」。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