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12月21日】
顯而易見,「魚」和「漁」音同形不完全相同,字形只差一個三點水旁,但其字義及其所表達的內涵境界卻仿若兩重天。「魚」是一類水生動物的統稱,而「漁」則是特指捕魚的技術、本領和行動。真可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裡。
上古時候,在群山環抱中有一個大湖,湖岸邊住著兄弟二人,哥哥名叫大山,弟弟名叫小山。小山在六歲時就父、母雙亡,兄弟倆相依為命。哥倆都聰明伶俐,大山比弟弟大四歲,對弟弟處處關心、時時愛護,因此小山對哥哥十分依賴。
那時候,他們還不知道種莊稼,靠哥哥在湖內打魚為生。哥哥十分勤勞,空閒時間就用韌性好的樹皮織魚網,用堅硬的樹枝磨魚鉤,然後就去釣魚或下網打魚,有時魚把網和鉤弄壞了,怕弟弟挨餓,就下湖去抓魚。久而久之,哥哥捕魚的本領越來越強,鍛鍊的身體強健。而弟弟呢,簡直過著魚飯來了張口,衣服來了伸手的生活,幾乎是什麼活都幹不了。身體養的又白又胖,連走幾步路都覺得累得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哥倆就這樣生活著。
就在哥哥二十一歲那年的一天,哥哥正在湖邊全神貫注的撒網捕魚,有兩個山大王經過這裡,好奇地看到了大山捕魚的過程。兩個人密謀決定把捕魚人劫持回山寨,回去給他們捕魚吃。就在大山收拾漁具,拎著剛釣到的魚準備回家的時候,山大王突然動手堵上了他的嘴,綁架了他,竟然連魚網和魚鉤都一同拿走了。大山掙扎不脫,喊不出聲,拖拖拉拉的被帶走。
山大王的山寨遠在七、八百裡以外。大山被帶到山寨之後,又被強迫到幾裡地以外的深水潭去釣魚,山大王派兩個人專門看管著他,稍不聽話就被拳打腳踢一頓。大山十分惦念弟弟,每天都是以淚洗面。後來他大膽的同山大王討價,答應把釣魚技術全部教給山寨的人,然後自己回去照顧弟弟。山大王同意了,過了幾天見手下人學會釣魚了,才放大山回去。
大山一路跌跌撞撞回到家鄉,老遠就大聲呼喊弟弟的名字,可始終也沒有聽到弟弟的回音。他急忙跑進屋裡一看,見弟弟橫躺在地面上,嘴裡還叼著一些草根和樹皮。原來弟弟已經被活活餓死了!哥哥失聲痛哭,後悔自己當初沒把捕魚的本領教給弟弟,沒想到自己愛護弟弟的做法,最終卻害了弟弟!通過這件事他才懂得了,當初自己對弟弟的不明智的愛是多麼愚蠢!只知道授「魚」,而不懂得授「漁」,使他一直坐享其成,沒學會生存的本領和能力,結果才導致他被活活餓死。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自己一定要把捕魚的本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假使他不願意學,哪怕打著罵著也要逼著讓他學會。可惜的是時光不能倒流,人死不能復生,這後悔藥上哪兒買去?
由此看來,授「魚」和授「漁」的認知境界果有天淵之別,古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說法真是至理名言!其實這個道理還不僅僅局限在這一點上,它還可以推而廣之。例如人生了病,如果只知道看醫生打針、吃藥、手術或者找氣功師治病,充其量也只不過是要「魚」吃而已,最佳的選擇還應該是從根本上解決,自己去學氣功鍛鍊祛病,自己掌握「漁」的本領才是上上之選。據我所知,法輪功廣被世人推崇、喜愛,何不去試試看!
明辨了「授魚」和「授漁」的利弊關係之後,一旦二者並存讓自己選擇,當然也就不難了。也就不會有人由於安逸心的驅使,而步小山的後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