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人父:平常心

清雲


【正見網2012年02月29日】

(一)功課

兒子剛剛七歲,上一年級。妻子和我為了他的成長,花了不少功夫:從游泳到滑冰,從足球到畫畫,涉獵了許多。

他很愛讀書。新年的時候送給他一本二年級的習題書,他做的津津有味。厚厚的一本,三百多頁,他已經做了大半。

昨天下班回家,妻子一臉愁容,說:「兒子今天考試,表現不好。」看了看試卷,難題都做對了;有兩道簡單的,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沒做好。想起來前一陣子老師給的材料中,有這方面的內容。因為這段時間忙,沒有時間給兒子詳細講解過。

後來又回味此事,意識到在孩子的教育上固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還是得從基礎做起。至少學校老師教的、要求的內容要掌握,這才是根本。

(二)《三字經》

兒子在中文學校學習《三字經》,有時我也給他解釋。

有一次,兒子在電腦上玩遊戲,很長時間不願意停下來;而且對我不讓他玩遊戲有意見。我說,你看《三字經》裡都寫了「養不教,父之過」;我要是不管你,是我做錯了,你以後長大了也要埋怨我的。他想了想,覺得有道理,就停下來了。

還有一次讀「首孝悌,次見聞」,他問我甚麼意思。我說,做一個人首先是要做個好人,然後才是學習知識;做人要從尊敬父母、友愛其他小朋友做起。他問我「見聞」是什麼呀,「聞」是不是聞味道啊。我說不是,古時候的聞不是這個意思。你看這個「聞」中間是個耳朵的耳。所以「見聞」是說一個人要多用眼睛看、多用耳朵聽,才能增長知識。

想想自己念書時,從小到大,從沒學過《三字經》,如今在國外和兒子一起學,覺得其中道理還真不少。

(三) 平常心

新年前後,老師讓每個學生寫一句話,來表示這一年的目標。鄰居家的孩子是他的同學,寫出來的是要「好好學習」;兒子呢,倒也實在,寫的是要「好好玩(have more fun)」。問他為甚麼這樣寫,他說自己就是這樣想的嘛。

妻子對我說,咱們這孩子有點兒缺心眼。人家也知道要玩,但不寫出來;咱家孩子腦子簡單,想什麼寫什麼。我開導妻子說,只要是智力和能力不比別人差,這種缺心眼也沒什麼,慢慢長大就好了。她知道兒子在知識和與人交往上並不差,也就釋然了。

妻子和我雖然在國內上的都是名牌大學,但並不屬於智力超常,在待人處世上也算不上精明;在國外相識的十幾年中,也基本上是隨遇而安。沒有發大財,但從工作的穩定性、家庭收入,和居住環境上,也已經知足了。

回頭看看人生的風風雨雨中,很多時候真不是自己能計劃得了的。昔日同學、同事中曾經叱嗟風雲者也不在少數,天南地北的也都在演繹著各自的悲歡。有時不屬於自己的,看著眼熱,也終究與己無緣;倒不如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盡到自己的責任,於己無愧、又給人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曾經聽人說,每個孩子都象是天上的一顆星星。想著也有道理,因為他們日後都有著不同的才能,散發出不同程度的光和熱。作為家長,我們就要給他們提供條件;而最重要的,可能莫過於培養一個正直、向上的人格了。唯其如此,他們才有力量烘托和照亮著各自的一方天空。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