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字中看中國自古以來對「神」的理解與認識

坦率


【正見網2001年02月28日】

當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許多常用詞彙都與「神」有關。

我們知道,中國很久以前便存在有神論,宗教信仰在中華大地上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相應地,中國人幾千來所用的詞彙也就與中華民族的這一特點有著緊密的聯繫和淵源。

這裡就拿一些常用詞來看一看中華先人們是如何認識「神」的。


1。人們用「神」來描繪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具有超人能力的人,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神聖:人們描繪神的偉大。

神妙,神奇:神展示出的神跡無法用凡人的語言來描繪。

神秘:人們無法知道神的底細與究竟,就用這個詞來形容對神的不可知。

神出鬼沒:一會兒出現,一會兒隱沒,這裡能看出古人已經對神與鬼顯現的感官認識。

神機妙算:神的思維遠非凡人所比,用來形容神的智慧。

神工鬼斧:古人見到神所創造出的東西時的發出的感嘆。

神速:神存在的空間與人存在的空間不是一個時空,也不受人間的時空所制約。所以神可以突然就出現或隱去。可以看出古人已經認識到了神的來去無蹤。


2。古人用「神」來描繪人身體裡的意識與靈魂

從下列詞彙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用「神」來表達「心」,「意識」,「思維」。

神智,神志:人的意識,知覺。

精神:靈氣,靈魂。

神遊:感覺中親游某地。古人已經知道人的元神與意識的關係。 當人的思想去了哪裡,人們用「神」來表達思想和意識。類似的詞彙還有神往。

人們思考,動腦時:費神,勞神,淘神,用神。

過度用腦時:傷神。

休息時,人們說閉目養神。這裡為甚麼用「養神」?這裡看來是把人的「神」當做是獨立的生命來對待的。

人們意識集中時:全神貫注,屏氣凝神,入神。

人們的心情愉悅時:心曠神怡。

當人們發獃時:走神,楞神兒,一不留神,分神,看出了神兒。
此時人的元神不在人的身體上,人會一動不動地發獃。當人沒有「神」時,人不過是個不會動的殼兒。

從下面的成語中可以看出,人們已經深刻了解人的靈魂與軀體的關係:
神不守舍(神魂不在身體上),魂飛魄散,失魂落魄,喪魂失魄。

當讓人的心情平靜時:定神,寧神,安神。

當讓人的思維活躍起來時:提神,打起精神。

表示心裡不安時:慌神兒,六神不安,六神無主,驚神未定,心神不定,神思不定。


描繪人的外表的詞語有:

人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神。

人的外表:神情,神志,神色,神態,神容,神采,神采奕奕,神采飛揚,神完氣足,神氣活現。

當人的思維不清楚時:神魂顛倒,神志不清。

做事得心應手,人們知道是有神在幫助自己:如有神助。
不知不覺地就把事情做成了:鬼使神差。

畫畫得好,字寫得好:神來之筆,下筆如有神。
精神上很相似,栩栩如生:傳神,神似。
藝術作品中的靈氣與思想:神韻。

當悲傷,傷心時:黯然神傷。

當人世間有人做了大壞事時:神怒人怨, 人神共憤。
古時人們已經知道,當有人做了罪大惡極的事時,神都會知道而且憤怒。

世間有悲壯的事情發生時,神看到了都會震驚和感動:驚天地,泣鬼神。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古人很早開始就已經對神,人體,思維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宗教詞彙,比如佛教,道教詞彙中更能說明這一點。

這裡只是對常用的詞彙進行了探討,以上解釋均為筆者的個人理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