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錯一隻,鋪九裡



【正見網2001年04月03日】

相傳明成化年間,莆田江口石庭五顯宮邊有一爿小茶店。店主姓黃,夫妻兩人賣茶水、糕餅度日,有時過往客人也在此投店歇息。夫妻倆心地善良,為人老實,小店又收拾得清清爽爽,很討客人們的歡心。

這年隆冬臘月廿九,夜幕已降臨,店外又匆匆來了一位客人。原來這客人是下州府人,在外經商,今要趕回家過年。客人趕了一天的路,三杯酒下肚,便飄飄然倒身睡去。一覺醒來,已是日出三竿。今日是大年卅,想想家中妻小正盼他回家,於是一骨碌爬起來,臉也顧不得洗,就匆匆上路了。客人走後,店主妻子收拾房間,發現一隻掛在床頭的褡褳,忙取將下來交給丈夫。店主接過來立即追出門去,無奈客官已走遠。

再說那位客人回到家裡要給兒女們壓歲錢時,才發覺自己的褡褳丟了。心想等過了年再去店裡取回。但是事有湊巧,剛過了年,尚未元宵,就有朋友來約他一起去京城做筆買賣。他細細一算,若是從陸路走過莆田時順路去討回褡褳,不說多花許多時光可能會誤了生意,再說萬一討不回丟銀,豈非「雙鉤釣無魚」?倒不如從水路走,做好這筆買賣,賺個大錢,也是一個彌補。打完主意後,他便從水路上京去了。

店主夫婦盼了初一盼十五,過了正月看二月,雙眼都盼花了,怎麼也不見客人來取回褡褳,內心越發不安。時光荏苒,轉眼又一年過去了。客商又要回家過年了,特意又投宿在黃記小店裡。店主見盼了一年的客人終於出現了,真是喜出望外。忙問道:「借問客官,去年你離店時是否丟了什麼?」

「哦……」客人躊躇片刻,答道:「記得鄙人曾丟了一隻褡褳。」
店主一聽,上前一步急問:「褡褳裡裝有何物?」
客人說:「一百兩銀子和小包碎銀。」
店主夫婦一聽,很是高興,果然是這位客人丟的,便說:「實不相瞞,去年你忘在本店的褡褳,如今還在,銀兩也分毫不少。現在物歸原主。」說罷,從裡屋取出那隻褡褳,雙手捧還給那客商。

客商見狀,又驚又喜。看看原封不動的銀子,他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哪想到,天底下竟有這般誠實善良的好人。他忙從褡褳裡掏出幾錠銀子,作為謝禮捧贈店主,但店主夫婦堅決不受。
  
這一夜,賓主談得很投機。談話中,客人了解到店主年過半百而膝下無子,實為憾事。精通醫術的他為店主開一醫方。果然,第二年店主妻子便懷了身孕,產下一子。光陰荏苒,轉眼孩子長大了。那客商真是有情。這年年關再度來到石庭,再三央店主將小兒交他帶回教讀。店主夫妻見他情意真誠,雖然捨不得幼兒遠去,但又不得不允。
  
那孩子天資聰穎,先生教過的書過目而不忘,加上他出身寒貧。能吃苦勤讀,所以學業大有長進。那客商又將往事一一講給他聽,但沒有把店主即是他的生身父母告知。
  
後來,黃公子中了進士,當了府官,不久又升任貴州布政。當時,江口一帶十年九旱。艹秋蘆溪素稱「漏底溪」。一下雨,溪水橫溢,衝激兩岸田園;天一放晴,又鬧乾旱,顆粒無收,百姓苦不堪言。黃布政這年回鄉省親,見狀非常痛心。回到任上,他立刻奏請朝廷,請求在江口艹秋蘆溪下游築陂,蓄水灌田,化害為益。朝廷准奏並著他回鄉主持建坡。黃布政在預算費用時,因算珠錯撥了一隻,結果除了築好南安陂外,還多了九百兩銀子。

怎麼辦?這事要攤到別人身上,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但黃布政牢牢記住小時候恩師教導的小客店店主一年後歸還失銀的故事,心想自己身為朝廷命官,更要正派,不可貪心。多出來的銀子正好用來修從江口到石庭的那條破爛不堪的小路。於是,把築陂工匠們留下鋪路。這段路共九裡,過往客人從此不再受那坎坷泥濘之苦。直到現在,在莆田江口一帶還留傳著這個故事的民諺:打錯一隻鋪九裡。


(周同收集:資料來源:http://www.fujian-window.com/Fujian_w/city/putian/gb/msfq/1_3.htm)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