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6年10月09日】
臨證偶得:運用經方治療過敏性鼻炎(小青龍湯小柴胡湯加石膏合方)
過敏性鼻炎,古稱鼻鼽,是指因稟賦特異,臟腑虛損,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粉塵及不潔之氣所致,以突然和反覆發作的鼻癢,噴嚏頻頻,清涕如水,鼻塞等症為主要表現的鼻病(《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
古人認為本病多由肺氣不足感寒而發,如:《難經》提出“肺氣虛寒,衛氣不固,腠理疏鬆,易感風寒之邪,風寒侵入,肺氣不宣,津液停聚,鼻竅壅塞發為鼻鼽。”《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六·鼻門》說:“五臟化液,遇熱則乾燥,遇寒則流衍,鼻流清涕,至於不止,以肺臟感寒,寒氣上達,故其液不能收制如此”。明·戴思恭《秘傳證治要訣》卷三十有言:“鼻流涕不止,有冷熱不同,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清·張璐《張氏醫通》卷八言:“鼻鼽,鼻出清涕也,風寒傷皮毛,則腠理鬱閉,宜疏風清肺”。
在北方,每年八月份,一到立秋節氣,很多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就開始犯病了。鼻子癢、打噴嚏(噴嚏連連,多者可連續十數個)、流清水樣鼻涕、鼻塞,常常伴發過敏性結膜炎(白睛紅赤,瘙癢,有分泌物)、蕁麻疹甚至哮喘。而且過敏性鼻炎經久不愈,可以引發鼻甲肥厚、鼻息肉、鼻竇炎等併發症。有的服用西藥脫敏止癢藥物和鼻腔噴霧劑可緩解,有的患者反覆發作,西藥已經耐藥,十分痛苦。
俺在臨床用過一些雜誌上介紹的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時方,用藥如白芷、辛夷、蒼耳子、細辛等加減,有時有效,有時無效。後來,在讀書中看到一些醫家以小青龍湯等經方治療過敏性鼻炎取得良好效果,深受啟發。最開始在一位親屬身上,第一次嘗試用小青龍配合小柴胡加石膏湯治療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後多次應用這個方劑均取得良好的近期療效,才將本方固定下來。方中用小青龍湯祛除外感之寒邪和內蘊之飲邪;小柴胡清肝膽內蘊之火,解決少陽樞機不利之狀態;桂枝湯調和榮衛;加石膏防止乾薑、半夏、細辛之品過於溫熱化燥。往往這樣的患者合併有咽癢咳嗽咳痰症狀,可再加杏仁(成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清肅肺熱,止咳化痰。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桂枝湯、小青龍湯、小柴胡湯、麻杏石甘湯等經方皆有明顯的調節免疫功能。
典型病例:
姓名:張**,男,27歲,首診:2015年8月13日
主訴:鼻塞、流涕、打噴嚏,一週。
現病史:每年8月份一到立秋那一天,定時開始流鼻涕(清鼻涕),打噴嚏,眼睛紅癢流眼淚。曾在西醫院診斷豚草過敏,服用西藥初期有效,近年無效,特來就診於中醫。刻下見證:平素怕冷怕風,脾氣大,晨起口乾,口苦,飲食睡眠尚佳,大便時溏,小便略黃。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水滑,脈弦細。
分析:豚草過敏,怕冷怕風,屬外有風寒邪氣入侵;脾氣大,口乾、口苦,脈弦,舌紅屬肝經鬱火內蘊;鼻塞,噴嚏,屬肺竅不利,肺氣失宣;鼻流清涕,屬飲邪內蘊;
綜合分析:證屬肝火內蘊,外感風寒,肺氣鬱閉,內有停飲,鼻竅不利,發為鼻塞、流涕、噴嚏等見證。
治則:清肝火,宣肺氣,祛風寒,化痰飲。
處方:二小加石膏湯(小青龍加小柴胡加石膏)
生麻黃10克 桂枝10克 白芍15克 乾薑10克 細辛3克 姜半夏10克 甘草10克 五味子10克 柴胡15克 黃芩15克 黨參15克 生薑15克 大棗15克 生石膏30克 5劑
用法:常規水煎服,一劑分三服,早晚各一服。
加減:如果咳嗽、哮喘症狀突出,上方加炒杏仁15克。
醫囑:
1,平素戴口罩,少到郊區,山上,農村有豚草的地方。
2,儘量少吃寒涼食品,如雪糕、冰淇凌、冰鎮的水果、飲料等。
3,每天晚上溫水泡腳30分鐘。
4,適當增加運動,白天曬太陽,早睡早起,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提高免疫力。
按:患者服藥後,一直未複診,經電話隨訪,服上方5劑,當年秋天鼻炎症狀消失,眼部症狀也已消失。但是2016年又犯了。
體會:運用上方治療過敏性鼻炎,並未加入時下治療鼻炎常用的辛夷、白芷、蒼耳子、蟬蛻等品,但同樣取得良好的近期療效。這使得俺對經方的療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後對張仲景的《傷寒論》及《金匱要略》裡面所記載的經方還要認真學習,認真研究。
缺點是,本方有良好的近期療效,往往5劑見效,10劑收功。但本方不能使患者第二年秋季不再復發。請各位同仁臨床驗證使用。
寫在文章之後:
越是臨證多了,越發現自己以前的認識有的是不全面的,有的甚至是錯的,所以很長時間不敢再寫文章,怕誤導了別人。後來發現“怕......”這本身也是錯的。
再次聲明,所寫文章,僅代表個人現階段的粗淺認識,僅是一家之言,肯定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讀者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當之處請各位世外高人及同修同仁指正,俺一定虛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