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漫步〗菊 ─ 藥中聖賢

天一


【正見網2003年03月29日】

菊花一身盡為寶,古時被稱為「延壽客」,民間稱之為「藥中聖賢。」《神農本草經》將之列為上品,是由於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勞延年」之故。作為藥用,歷代醫家均認為菊花可以疏風熱、清肝火、明頭目、解瘡毒,對風火肝熱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脹痛、疔瘡腫毒等,均有很高的療效。李時珍述之較詳:「菊之苗可蔬(蔬菜),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 罔不有功。」 但古人又有「真菊延齡,野菊泄人」之說。何謂「真菊」?南北朝陶弘景云:「甘者為真菊,苦者為苦薏」,野菊古稱苦薏。所以,補益養生歷來以甘者為良。

菊原產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春秋時期的《爾雅》中,就有了對菊的記載。中國古籍《禮記・月令》云:「季秋之月,鞠有黃華」,鞠是菊的古字。人們喜愛菊花,說它無桃李之妖艷,有松柏之堅心,又因其盛開於百花凋零的深秋時節且凌寒不凋,被譽為「花中君子」。

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呢。據傳,東漢方士費長房一次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這天,你家將要大禍來臨,令家人用紅袋盛滿茱萸,登上高山,飲菊花酒,方能避禍。」桓景謹尊師命,帶領全家老少上山避難。晚上回家時,發現家中的雞鴨全死了。從此,每逢九月九日重陽節,無論貧富,都要登高山、配茱萸、飲菊花酒以避邪氣,相沿成俗。

古人認為,茶茗用白菊花,故白菊又有「金芯」之美稱。若在菊花中適當配以相應中藥,又可治療多種疾病。如菊花配茶葉,不僅芳香可口,且能解除疲勞;配枸杞,則色香味更佳,不惟明目,延齡尤良;配桑葉泡茶,可治風熱感冒、風火目疾;配胖大海,能清音利咽、通便秘;配山楂,炒決明子泡茶,又能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症;配金銀花,則可防治小兒痱子及瘡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