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3月18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曰:「知之(1)者不如好(2)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第六》)

【注釋】

(1)之:泛指值得學習的對像,例如:技藝、文學、德行、道理、修心養性等。
(2)好:(音「浩」),喜歡的意思。

【語譯】

孔子說:「學習而知道意義了的人,不如已經喜歡它的人,而產生喜好了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

【研析】

隨著不斷深入學習和純熟,學習者的思想會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已經能覺察到自己的一些想法是錯的了,如果能再領會更深,不但可能糾正不好的思想,也能樹立了正確觀念,不正確的心態也修正過來了。進而表現出更好道,漸漸的思想和心態就更正了,念頭也更純正了,所產生的言行表現,都能使自己和人事物的關係擺得更正了,使周遭環境得到改善了。這個良性的循環都在證實著學習者學習的道理、德行和心性是利人利己的,是可以不斷昇華的,當然學習者會樂此不疲。

顏回好學且敦厚德行,生活雖貧苦也能從中樂此不疲,受到孔子稱讚。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 樂之者的境界是自得其樂,往往在人們眼中是很苦的。其它類似的例子如:「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述而》)及「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

【延伸思考】

1.身懷絕技者有時提高了技藝會進入渾然忘我、自得其樂的狀態,心性昇華、思想境界提高可能會更樂。是不是生命返本歸真後,原本就是無私無我、其樂無窮的呢?無私無我、返本歸真、自得其樂這三者之間是不是有高度相關呢?這麼說來,樂善好施、處處為他人著想、凡事先考慮別人是不是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呢?

2.樂之者的境界可以給現代人一點啟示。自得其樂往往是發自內心真正的快樂,因為深入內在精神層面後,領悟了自己純真的本性、善心和道理,體驗到充實、永恆、幸福感,而現實社會的物質享樂,卻常體驗到空虛、短暫、失落感。是不是現代人太注重物質科技文明了?按照中庸思想,是不是應該多講究精神文明?

【成語故事】

不改其樂

東晉的戴逵(音「葵」)從小聰慧過人,對繪畫和雕塑很有造詣。

有一次,會稽靈寶寺請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無量壽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圍觀者都稱妙,可戴逵左看右看,總是不滿意。怕別人不好意思提意見,戴逵就躲到屏風之後,聽取參觀者的評論、意見,然後進行修改,這樣反覆多次,三年後才完成。由於戴逵在佛像中溶入了中國人的形像,晉朝的佛像藝術自此別開生面。

戴逵淡泊名利,一生隱居不願出來為官,而他哥哥則想著建立領兵拒敵的功業。太傅謝安對他哥哥說:「你們兄弟倆的志向和事業為什麼相差那麼遠呢?」他哥哥說:「因為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而家弟也改變不了他的樂趣。」

「不改其樂」是指處境困苦,但仍然很快樂。

(出處《世說新語》)

為善最樂

劉蒼是劉秀的兒子,建武十五年封東平公,十七年進爵為王。

劉蒼博學多才,漢明帝對他很器重,每次外出巡視,都把京城交給他管理。劉蒼雖然地位很高,卻毫無驕奢淫逸的貴族習氣,而且很關心百姓的生活,還常常提醒漢明帝,為東漢初年的「太平盛世」做出了重要貢獻。

由於他品德渾厚、待人至誠,聲望也越來越高,他非常不安,多次請求辭去職務,想回他的封地東平國(今山東省東平縣),漢明帝拖了很久才答應。

回東平後,劉蒼仍對國家大事提了許多有益的見解。漢明帝很關心他,有一次問他在家裡做什麼最開心,劉蒼說:「為善最樂」。

「為善最樂」意思是:做善事是最快樂的事。

(出自《後漢書•卷四十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