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心不在焉(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3月29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所謂修身(1)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 粒?)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3)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4)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5)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6),視(7)而不見,聽而不聞(8),食(9)而不知其味(10)。此謂修身在正其心。(《禮記・大學》)

【批註】

(1)修身:涵養德性,來修正自己的行為。
(2)忿 粒涸購薹吲?7?音份),怨恨; ?音志),忿怒。
(3)恐懼:害怕。
(4)好樂:嗜好喜樂。
(5)憂患:憂愁患難。
(6)焉:此,這裡。
(7)視:看。
(8)聞:聽到。
(9)食:吃。
(10)味:滋味。

【故事闡述】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自身有所怨恨憤怒、害怕恐懼、嗜好喜樂、憂愁患難時,內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在這裡,那就會看也象沒看見,聽也象沒聽到,連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說明了修養自身,就在於要端正自己的心。

《禮記》一書中有多篇關於「禮」的單篇文章,內容談哲理、論政治制度、記禮樂器物,或描述生活儀節,是儒家禮學的重要典籍。上面這段在說明正心修身的道理。而「心不在焉」後來就演變為成語,被用來比喻心思不集中。

【討論】

(1)為甚麼心生怨恨憤怒、害怕恐懼、嗜好喜樂、憂愁患難,內心就不能端正?說說你自己的看法並請和大家一起分享。
(2)為甚麼會看也象沒看見,聽也象沒聽到,連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

【造句練習】

例:他上課總是心不在焉,所以成績就不好。
例:由於心不在焉,媽媽在切菜時,不小心切到手了。

【相似成語】

漫不經心、心神不屬、無所用心、魂不守舍、心有旁鶩

【課後時間】

舉幾個例子,跟大家分享自己因為心不在焉而發生的事。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4658)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