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89):匡國文寇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8月31日】

匡(ㄎㄨㄤ)。(kuāng)

【歷史來源】

1、以邑名為姓。根據《風俗通義》、《通志.氏族略》載,春秋時句須為魯國匡邑(今河南長垣西南司家坡,亦即衛匡邑,另一說為魯匡邑不同於衛匡邑,故城不詳)之宰,所以世代子孫便以邑為姓。

2、根據《尚友錄》記載,古代有匡國,春秋周定王時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術,所以古匡侯之後,認為有匡國也就是魯匡邑。

3、春秋時衛有匡邑,或有以邑為氏者。

4、也以邑名為姓。根據《姓源》記載,春秋時楚大夫食采於匡(今河南睢縣西三十裡舊匡城。另一說為今河南扶溝),因此後代子孫便以邑為姓。

5、出自於他族。今滿、蒙古等民族均有匡姓。

【郡望】

晉陽郡:古唐國地。春秋時為晉國都城,後為趙國晉陽邑。漢設縣,治晉陽(故城在今山西太原)。

【堂號】

1、鑿壁堂、樂安堂:漢匡衡,幼家貧好學,因無錢買油用燈,乃鑿壁偷鄰居家的燈光讀書,終於成了大學問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時為丞相,封樂安侯。

2、其它堂號:晉陽堂。

3、自立堂號:結廬堂等。

【歷史人物】

匡衡

匡衡(生卒年不詳),字稚圭,西漢時山東省棗莊市人。以說《詩》著稱。元帝時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曾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 是說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 理解之深。

但匡衡的仕途在一開始卻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為當時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為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後,任用匡衡為郎中,遷為博士,給事中。這時,京城長安一帶發生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乘機上書,引用《詩經》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勸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欲之路」(《漢書•匡衡傳》),然後再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讓仁和之風。匡衡的奏書得到元帝的讚賞,匡衡因此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元帝後期時,宦官石顯為中書令,他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慫恿元帝加重賦役,剝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寵幸,沒人敢觸犯他。成帝即位後,匡衡便上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並糾舉他的黨羽,這是匡衡所做的最後一件鏟除奸佞,為漢朝廷盡忠的事情。不久,匡衡被人彈劾,貶為庶民,返回故裡,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西京雜記》上有這麼幾件與匡衡有關的故事:

東海人匡衡好學。家裡窮,買不起蠟燭,匡衡將牆壁鑿了個小孔,就著鄰居家的燭光讀書。這就是「鑿壁借光」典故的由來。

同縣有個富戶多書,匡衡去他家幹活,不要工錢。富戶問他為甚麼,匡衡說:「願意讀遍你家的書。」 富戶便資助匡衡讀書,最終匡衡的學問聞名天下。

縣上有人講解《詩經》,匡衡前去聽,向那人請教《詩經》的疑難,那人答不上來,羞愧的倒穿著鞋跑了。匡衡追著說:「先生請留步,我還有問題求教。」那人說:「我什麼也講不出來。」不顧而去。當時人說:「無說詩,匡鼎(鼎是匡衡的小名)來。」


國(ㄍㄨㄛ?)。(guó)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祖字為姓。根據《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穆公有個兒子公子發,字子國。子國的兒子公孫僑,字子產,在鄭國執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時著名政治家。子產的兒子便以祖父的字為姓。

2、出自於姜姓,以賜姓為姓。根據《廣韻》、《姓氏考略》和《姓苑》記載,春秋時齊國有上卿國氏,本來是齊侯公族大夫,但由於是周天子親自任命為輔國正卿,齊國國君便賜以國姓,意思為國家尊貴至上的姓氏,所以後代子孫便以此為姓。

3、出自於百濟國大臣八姓之一--有國姓,因而後世便以此稱作為國姓。

【郡望】

下邳郡:東漢永平十五年(西曆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朝宋時改為下邳郡。相當於現在江蘇省西北部地區。
 
【堂號】

恭儉堂:三國時魏國有國淵,自幼隨大儒鄭玄讀書,鄭玄誇他是「國器」(意思是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武帝時闢為司空掾,累遷太僕。恭儉自守,不驕不奢。國氏因以「恭儉」為堂號。

【歷史人物】

國淵

國淵(生卒年不詳),字子尼,樂安郡蓋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官吏。漢末經學大師鄭玄的高足,曾跟從管寧、邴原避亂遼東,後來歸魏為臣。

國淵歸曹後,曹操任其為司空掾,而國淵亦忠於職守,在朝議上討論問題時,經常厲言疾色,敢於發言,正直無私。曹操推行屯田制,令國淵負責處理屯田事宜。國淵發揮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將屯田的土地分配給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員跟進,更列明屯田的各項實行措施,短短五年間就做到國家倉廩豐實,百姓亦能安居樂業。

曹操征伐關中,留國淵作後勤,擔任居府長史,統攝府中諸事。不久,田銀、蘇伯於河間造反,將軍賈信破之,田銀屬下千餘人眾請求投降,程昱勸曹操不誅降眾,國淵亦認為請降餘黨並非首惡,為其求赦,結果這千餘人都得以保命。

在紀錄戰事的文書中,按照常規,戰功往往會誇大十倍,即「殺一人」會寫成 「殺十人」,但國淵在呈報是次平亂一役所斬獲的首級數量時,卻只是如實上報。曹操問其原因,國淵便說:「國家征討外寇時,誇示斬獲賊首的數字,可以增長軍隊的威勢,亦可振奮國民之心。但如今河間屬國境之內,田銀等人的造反是內亂,雖然平亂亦是一種戰功,但這畢竟不是一件榮耀的事,我深為國家有內亂而感到羞恥。」曹操十分欣賞他的言論,於是升國淵為魏郡太守。

後來國淵任職太僕,位列九卿,最後卒於任內。


文(ㄨㄣ?)。(wén)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諡號命名的姓。根據《風俗通義》等有關資料所載,商朝末年,居住於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漸強盛起來,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脅,就找藉口殺了周人(姬姓)的領袖季歷。季歷的兒子姬昌登位後,勵精圖治,深得國人擁戴,被商紂王封為西伯。但因為西伯聲望太高,紂王又找藉口將西伯囚禁,後來被釋放。西伯歸周后,以賢臣姜尚為輔佐,先後吞併了虞、芮、黎(今山西長治西南)、崇(今河南嵩縣北)等國,並建豐邑(今陝西長安灃水以西)作為國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實力遠超過商王朝。西伯在位50年,他死後,其子周武王繼位,完成滅商大業,西曆前11世紀建立周朝,建都於鎬(今陝西長安灃水以東),追諡西伯為周文王。文王的子孫當中有些以他的諡號文字為姓。是為陝西文氏。

2、出自於周代衛國將軍文子之後。根據《姓氏考略》資料所載,西周初年建立的衛國(周分封的姬姓諸侯國,初建都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又遷都於楚丘(今河南滑縣),後又遷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前209年,為秦所滅),直到春秋時期的衛獻公時,有個將軍叫孫文子,是個很有聲望的人物,孫文子的子孫有以祖字為姓,是為河南文氏。

3、出自於姜姓。根據相關資料所載,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孫太岳之苗裔文叔於許(今河南許昌市),建立許國,為姜姓諸侯國。春秋時,許國受鄭楚所迫,經歷四次遷都,前576年遷葉(今河南葉縣西南),前553年遷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前529年復遷葉,前524年遷白羽(今河南西峽)前506年遷至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戰國初年為楚所滅(一說滅於魏),子孫四散。除了有些是以原國名許為姓外,還有以許國開國君主文叔之字文為姓。

4、出自於媯姓,以諡號為姓。戰國時,齊國(今為山東)有貴族田文,是齊威王的孫子,號稱孟嘗君,門下有食客數千。後來齊國貴族田甲叛亂,孟嘗君逃到魏國(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國,死後諡號為文子。所以其中有些後世有以文字為姓,是為山西文氏。

5、出自於敬姓避諱改姓。五代後晉時,為避晉高祖石敬塘之名諱,敬姓改為文姓。如宋代文彥博、文天祥,其祖先(在唐五代時)皆為敬姓。

【郡望】

燕門郡:戰國趙武靈王置郡,秦、西漢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南)。相當於今山西河曲、五寨、寧武等縣以北、恆山以西、內蒙古黃旗海、岱海以南地區,東漢移治陰館(今山西代縣西北)。

【堂號】

信國堂、正氣堂:宋代文天祥為左丞相,封信國侯,進屯潮陽,元將張弘范掩至,文天祥被俘,拘燕三年不屈,作《正氣歌就義》。

【歷史人物】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別號文山,吉州廬陵(江西省吉安縣)人,出生於南宋末年多難的朝代,因此文天祥的一生可說是坎坷多劫。

自幼父母親灌輸他做人的道理,並以精忠報國的岳飛為例來教導他要忠君、愛國,由於受了父母的薰陶,從小他就好學不倦,立志要做一個盡忠盡孝、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文天祥二十歲那年,他參加了科舉考試,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字裡行間,涵蓋了古今治國的大道理,充滿了作者的赤膽忠心,因而受到主考官的青睞,皇帝在殿試後果然選文天祥為狀元。

然而文天祥的官途並未能一路亨通,因昏昧的皇帝不辨賢愚,再三的貶斥。文天祥並不氣餒,一有機會便施展他的抱負。

外敵元軍終於發動攻擊,文天祥一聽到京城危殆的消息,立刻趕回臨安去保護皇帝,就在這危急之下,文天祥被任命為宰相,並奉派去跟元軍將領伯顏談判。結果談判破裂,反而扣押了文天祥,好不容易才重獲自由。但他並不害怕,趕回宋軍陣營,繼續指揮作戰,可是臨安不久就被元軍攻陷了,文天祥只好趕到溫州,繼續輔佐幼帝趙罡,再與元軍抗衡。

經過幾年的干戈,文天祥的妻女都被元軍擄去了,他忍受妻離子散的悲痛,仍不放棄任何能與元軍對抗的機會。在征戰中,元軍最終吞噬了南宋,文天祥也被俘虜了,元軍將領欣賞他的忠義氣節,費盡心思想要招降他,而文天祥傷心欲絕說:「我身為南宋之臣,我怎麼能為榮華富貴而背叛國家?」每到夜裡,他總是默默的哀悼已滅亡的故國山河。

文天祥被押解到元朝京城大都去囚禁,受盡了折磨,氣節絲毫不變。元世祖忽必烈以他們全家團聚做為條件,要他投降,而他沒半點猶豫,絕口不言投降。忽必烈對他激賞不已,說:「你有什麼願望,朕一定答應。」文天祥悽然笑說:「亡國之囚能有什麼宏願?天祥只求一死,於願已足!盼勿為難南宋百姓與家人。」

文天祥死後,他妻子獲准前來收屍,從他衣帶中發現了他在獄中所寫留傳千古的贊文:「孔曰成仁,孟雲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寇(ㄎㄡ?) 。 ( kòu)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己姓,以官名為姓。周朝時,昆吾人的後人蘇忿生為周武王司寇,因此子孫便以官名為姓。

2、出自於姬姓,以官名為姓。春秋時,衛康叔為周司寇,後世子孫便以官名為姓。後來春秋時衛靈公的兒子公子郢的子孫為衛國司寇,所以後世便以寇為姓。

3、出自於少數民族的姓氏有寇姓。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演化過來的,鮮卑族中有古口引氏,入中原後後漢化時取發音近似的寇字為姓。又遼東烏桓族有寇姓。


【郡望】

1、馮翊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置同名行政區。三國魏在此置郡,治所在臨晉,現在陝西省大荔縣。

2、河南郡:漢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一帶。

3、上谷郡:西曆前222年秦滅趙後置上谷郡。相當於今天河北省西北部,治所沮陽,在今天河北省懷來縣。

4、上黨郡:秦代置郡,所在地為今天的山西省沁水以東的地區。

【歷史人物】

寇準

寇準是宋真宗時的宰相。他幼年時不喜歡讀書,整天不是遊手好閒,就是惹事生非,他的母親對他的行為非常憤怒,有一次竟拿秤錘擲他,使他的腳血流不止,此事讓他幡然醒悟,決心用功讀書,故而走上學而優則仕的路。他的母親死後,他摸到腳上的傷痕時,想到母親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就提醒自己要做個有用的人,不能辜負母親的期望。

王旦的感召

俗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用這一句話形容宋朝宰相王旦,可以說是當之無愧。

王旦與寇準是同榜進士,王旦擔任宰相,掌中書省;寇準在樞密院,主管軍機要務。有一次,中書省公文送到樞密院,公文上的印信蓋顛倒了,寇準發現後上奏皇帝。宋真宗以此責備王旦,王旦當場認罪,中書省的官員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責罰。事有湊巧,不久樞密院也將公文印信蓋顛倒了。中書省的官員將此事告訴王旦,並認為這是報復的好機會,王旦不以為然地說:「印信蓋顛倒,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如果為了這種小事冤冤相報,而影響國家的大事怎麼辦?」 事情傳到寇準耳中。第二天他見到王旦時,慚愧地說:「同年,你怎麼能有如此的大肚量呢?」

還有,王旦認為寇準很有才能,多次請皇上任用寇準為宰相,可是相反地,寇準每次都在皇上的面前說王旦的短處。後來皇帝忍不住對王旦說: 「你老是在我面前稱讚寇準,可是他卻經常在我面前說你的壞話。」王旦說:「我在位的時間很久了,所經手的事務難免會有疏失,寇準能夠把我的過失向皇上報告,可以看出他為人耿直、不和稀泥。我之所以推薦他為宰相,這也是原因之一。」寇準知道後,對王旦寬容大量十分感佩,因此決心效法王旦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為國為民的精神。

澶淵之盟

宋真宗在位時,契丹人突然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消息傳來,宋朝上下人心惶惶。真宗召開緊急會議時,有人說:「契丹兵力雄厚,不能跟他們起正面衝突,唯一的辦法是求和,然後送上美女和金銀珠寶。如此的話,相信大宋就可以保平安了。」寇準認為一味地求和,會使敵人食髓知味,非長久之計,故提議說:「如果皇上御駕親征,一來可以振奮軍心,二來可以嚇阻契丹,如此必可擊敗敵軍。」

真宗採納寇準的建議,果然在澶淵打了勝仗,這就是史稱的「澶淵之盟」。此一戰役,使宋朝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無地起樓台

雖然功在朝廷,但他為官清廉,做了幾十年的官,還沒有自己的房舍。他的好友魏野為此吟詩道:「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意思是他官做得很大,可是卻沒有地可以建房子住。這件事流傳得很廣,甚至傳到了北方外族。有一次,一名外族使者來訪時還問道:「哪一位是『無地起樓台』的宰相?」

就是因為這種高尚的情操,寇準的事跡才會幾百年來一直被後人傳誦不衰。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