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4月22日】
【白話試譯】
孟德這個人,是個神勇的退伍禁卒是也。年輕時喜好山林野趣,既然當了兵,當然就不能如己所願了。嘉裕年中,戍守秦中(即關中,是指以長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區),秦中地區有許多名山,孟德把妻與子舍給了人,自己逃往華山下,以其軍服換了一把刀、十塊餅,就帶這些入山去了;自己尋思:“我是禁軍呢,而今逃亡至此,被逮是死,沒得吃也是死,遇上虎狼毒蛇更是死,這三條死路,我不再去思考顧慮啦;只往山的深處前進。”餅吃光了,就挖草根、摘樹果吃,一日當中,常經歷生病十次、痊癒十次的過程,嘔吐、下痢、腹脹、胸悶等等,全都來了,可幾個月過後就安然無恙,吃這些野外生食,就如往日食五榖一般,稀鬆平常。
用此法進入深山,有兩年時間他不覺飢餓,然而遇到猛獸的機會就好幾次了,可也經常不死,以孟德的經驗總結而言:“是凡猛獸之類,都能辨識人氣,距離你還沒百步,經常先匍伏狂吼發威,那聲音震動山谷,而孟德早已置生死於度外,根本就不為所動,保持原樣,瞬間,猛獸奮力一躍,就像要與你拼鬥搏殺似的,可是距離你不到十幾步,它就會停下就地而坐,然後在你眼前逡巡徘徊良久,看你並無惡意,方始耷拉著雙耳離去;如此幾次都化險為夷,那猛獸的作風,誠然是前後一致的。”
後來他到了商州,可並不知那兒是商州,被當地軍中的斥堠抓住,孟德自己忖度此番必死,商州知縣宋孝孫告訴他說:“我看你不像壞蛋,狀似修煉有道者。”於是孟德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宋知縣就以此事為“自首”案件來處理,將他移送秦州。張公安道,剛巧任秦州知縣,孟德就以生病體況欠佳為由,得以除去軍籍而恢復為平民。如今他仍往來進出於諸山之中,一如往常,也無其他異狀。
論起孟德,可說是個有道者哪。世間有德行的君子,因有所需求,故都有所顧慮、有所欽慕、有所畏懼,這些名利、得失、權勢的仰慕與畏懼,交織於胸中,不一定明顯表露;但那神色表情,從臉面、容顏上,人們一望就能得知。所以軟弱的被人欺侮,強悍者被人譏笑。似乎沒有特立獨行於世間的人哪。而孟德呢,內心無所顧慮,那浩然之氣,散發於形色、超越於體外,雖然他不自覺可猛獸卻能識別。推想此理,他這種無私無畏的磊落人格,位列於天地之間亦可,區區猛獸又何足道哉?
【原文】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為兵,不獲如志。嘉裕中,戍秦中,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與人,而逃之華山下,以其衣易(換)一刀十餅,攜以入山;自念:“吾禁軍也,今至此,擒亦死,無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復(不再)恤(考慮)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餅既盡,取草根木實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痢、脹、懣(氣悶、煩惱),無所不至,既數月安之,如食五~b。
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飢,然遇猛獸者數(好幾次)矣,亦輒(經常)不死,德之言曰:“凡猛獸類能識(辨認)人氣,未至百步,輒伏而號,其聲震山谷,德以不顧死,未嘗為動,須臾(瞬間),奮躍如將搏(拼鬥)焉,不至十數步則止而坐,逡巡(徘徊不去)弭耳(貼垂雙耳)而去;誠之前後如一。”
後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為候者(軍中伺望敵兵的人,亦稱斥堠)所執(抓住),德自兮(自己忖度)死矣,知商州宋孝孫謂之曰:“吾視汝非惡人也,類(狀似)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事情的來龍去脈),乃使為自告者(自首的人),置之秦州,張公安道,適(剛巧)知秦州,德稱病得除兵籍為民。至今往來諸山中,亦無他異。
能夫孟德,可謂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顧(顧慮),故有所慕(仰慕)、有所畏(畏懼),慕與畏交於胸中,未必用也(不一定明顯表露);而其色見於面顏,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見侮,強者見笑。未有特立於世者也。今孟德其中無所顧,其浩然之氣,發越於外;不自見而物見之矣。推此道也,雖列於天地可也。曾何猛獸之足道哉?
【心得體會】
本篇選自《欒城集》,是真人真事的傳記文字。全篇五百來字,活靈活現的凸顯了一位有道者的特性、異行與奇遇;同時也約略的表現了當代一個修道者,與眾不同的修煉歷程。
唐朝自韓愈開始,倡導文章改革,一掃魏晉以來崇尚浮華的流弊,所謂“文起八代之衰”,提出“文以載道”的主張,此一宗旨即是:文章內涵,無論是風花雪月、草蟲魚雁、遊山玩水等,這些天、地、人三才間,林林總總、肉眼所及的大小事、萬千景,總要從中說出一個人生立身處世的高尚道理來,以啟迪讀者智慧,引申哲思而能從中有所體悟。
古之文人,十年寒窗苦讀記誦,滿腦子裝的全是往聖先賢的德行、教化,心中所思,筆端所寫,非“道”即“德”,當然執筆成文,那道就能存乎其中,而德亦可形之於外哪。此篇“孟德傳”並非為這位“神勇退卒”立傳,是別具深意的,畫龍點睛之處,全在末段精彩的結論:有德行之士,倘若勘不破名利、事業的追求,就有得失的煩惱、成敗的畏懼、權勢的仰慕……等等,被七情六慾所操控而喜而憂,無法像孟德那樣,因為放下生死而無所顧慮,因操守高潔而修煉有術,雖“不自見而物見之矣”,於是成為常人眼中,屢遭大難而躲過的奇人。
當人,只要心正,不管身處何種環境,依然講信修德、言真能忍,自然上天庇護,歷大劫而不死,涉虎口能餘生,這宇宙的天律肯定是懲惡揚善的。其實當個好人不難,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隨時隨地警惕自己──三尺頭上有神靈,善惡有報是天理!久而久之,形成自然,於是道德高尚、無欲無求、樂天知命,當然就夠格返本歸真呢!這孟德就是此號人物,走的就是在山林、猛獸中吃苦歷練的向道過程。其實,蘇軾、蘇轍兄弟倆,最終都走入修佛參禪之路哪,從《東坡志林》與《欒城集》裡的點滴記載,即可得知!
【作者】
蘇轍(西元1039-1112),字子由,號潁濱,又號欒城,蘇軾之弟。進士,曾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死諡文定。為文汪洋淡泊,法度整齊,有英秀氣,與其父兄並稱“三蘇”,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欒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