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與中國神傳文化的淵源

吳友 編寫


【正見網2012年12月22日】

聖人說,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來源於天上,是神傳文化。黃帝的一生就可以明確見證此理。他出生時就有異常的天象,長大後有神靈指點他治理國家和打勝仗,到黃帝老了 則尋道成仙。葛洪《抱朴子內篇.辯問》說,黃帝是自古以來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聖人,曰:“俗所謂聖人者,皆治世之聖人,非得道之聖人,得道之聖人,則黃老是也。治世之聖人,則周孔是也。黃帝先治世而後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 ”《史記.封禪書》中講:“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 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 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 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黃帝是華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與生於姜水(今陝西寶雞境內)之岸的炎帝並稱為中華始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黃帝和炎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因而他們都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國語.晉語》載 :“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今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柳翼謀評論黃帝時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時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時,其歷年雖無確數,以意度之,最少當亦不下數千年。故合而觀其製作,則驚古聖之多;分而按其時期,則見初民之陋。犧、農之時,雖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諸物,其生活之單簡可想。至黃帝時,諸聖勃興,而宮室、衣裳、舟車、弓矢、文書、圖畫、律歷 、算數始並作焉。故洪水以前,實以黃帝時為最盛之時。”

黃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故改姓姬,居軒轅之 丘(今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建都於有熊(今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易.繫辭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 通其變,使民不倦。”孔穎達疏:“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黃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黃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 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 、儇、衣。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堯、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黃帝的後裔,這些後裔都繼承了姬姓,他的後代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 ;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大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代多數改以國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號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時候為了避李隆基的諱,把姬姓改為周姓。這樣一來,雖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卻已經不多見了。

感應而孕

相傳軒轅黃帝的母親叫附寶。有一天晚上,附寶見一道電光環繞著北鬥樞星。隨即, 那顆樞星就掉落了下來,附寶由此感應而孕。懷胎25個月後,生下一個小兒,這小兒 就是後來的黃帝。《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 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裴駰集解:“號有熊。”司馬貞索隱:“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猶神農火德王而稱炎帝然也 。”《帝王世紀》:“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寶。”“附寶見大電 光繞北鬥樞,星照都野,感而有孕,孕二十五月,生黃帝於壽丘。”黃帝一生下來, 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到了15歲,已經無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歲的黃帝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在炎帝神農氏管治後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戰亂不止。黃帝便乘時而起,打敗不同的部族 ,其餘部族的首領亦紛紛歸附,於是形成炎帝、黃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黃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東方。炎帝與蚩尤爭奪黃河下游地區,炎帝失敗,向北逃走,向黃帝求救。黃帝在三年中與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獲勝。最後黃帝集結在涿鹿上與蚩尤決戰,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后、力 牧的輔佐下,終於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戰後, 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 ,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蚓大螻,色尚黃,人們說他以土德為帝,故自稱為 帝。

早前炎帝不敵蚩尤,與黃帝結盟對抗。蚩尤失敗後,炎帝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企 圖奪回失去的地位,起兵反抗。炎、黃二帝在阪泉展開決戰,黃帝取得勝利。從此, 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黃帝奠定天下後,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云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 。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他定期巡視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況,因此深得人民的愛戴。黃帝當共主的時候,去古未遠,人民生活簡陋樸素, 故黃帝教人民生火做飯 ,吃熟食,又創製紡織技術,用以製作衣服冠冕,禦寒護體。他又命大臣負責不同的技術創迼,如羲和與常儀分別負責觀測太陽和月亮,臾區觀測行星,伶倫創製律呂, 大撓創立甲子,隸首發明算數,容成綜合以上六術,製作樂律和律歷。黃帝還讓伶倫和垂製造樂器磬和鍾,沮誦和倉頡造字,史皇作圖,雍父造舂和杵臼,夷牟造矢,揮造弓,共鼓和貨狄作舟。

天遣玄女

相傳黃帝即位的時候,有蚩尤兄弟81人,號稱是神帶的後裔。這81人全都是獸身人面 ,銅頭鐵額,不含五穀,只吃河石。他們不服從黃帝的命令,殘害黎庶,誅殺無辜。 又製造兵杖刀載大弩,與黃帝為敵。黃帝遂順民意,徵召各路諸侯兵馬討伐蚩尤。歷 經15旬後,也未能打敗蚩尤,只好退兵。為此,黃帝憂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賢哲輔佐他,以滅蚩尤。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大風吹走了天下的塵垢。接著又夢見一個人手執千鈞之弩驅羊數萬群。醒來後,心覺奇怪。暗想,風,號令而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難道有姓風名後的人嗎?千鈞之弩,是希望為能致遠,驅羊數萬群,是牧人為善,難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於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處訪尋這兩個人。結果在海隅找到了風後,在澤邊找到了力牧。黃帝以風后為相,力牧為將,開始大舉進攻蚩尤。

在涿鹿郊野,兩軍擺開陣勢大戰。蚩尤布下百裡大霧,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黃帝便令風后造指南車。與此同時,西王母也派玄女前來,教他三宮秘略五音權謀之本。風后據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此後,在冀州又重新開戰。蚩尤率領魑魅魍魍,請風伯、雨師縱風下雨,命應龍蓄水以攻黃帝。黃帝請來天下女魃於東荒止雨,而北隅諸山黎士羌兵驅應龍至南極。最後,殺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 以分屍葬於四處,使之不得完屍。《龍魚河圖》云:“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 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黃帝 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又說:“帝伐蚩尤,乃睡夢西王母,遣道人,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曰:‘太 乙在前,天乙備後,河出符信,戰則克矣。黃帝寤,…… 立壇祭以太牢,有玄龜銜符出水中,置壇中而去。黃帝再拜稽首受符,視之,乃夢所得符也。廣三寸,袤一尺 。於是黃帝佩之以征,即日禽蚩尤。”

黃帝曾向玄女詢問治國之道,玄女回答:“君無為而民自化,君好靜而民自正,君無事而民自富,君無欲而民自朴。以文善化,循循誘導;懲惡揚善,扶弱濟困;上應天 理,下順民心;以正治國,以德服眾,以理教化,慈悲寬宏……”黃帝又問:“何謂王道之弊?”玄女回答:“官昏庸而貪,喪德而暴;積亂於內,引患於外;伐民縱暴 ,好歹倒懸;民冤不伸,惡暴不除;不樹中樞,眾心散亂;疏於善化,邪風盛行;浪 費鋪張,天降饑荒……”,黃帝問道:“有人隱居山林修行,言能歸九天,可否?” 玄女回答:“有根基者、有善慧者、有功德者,天必應之,隨緣而歸。若不修心、修德,多邪念,則難有機緣,縱然修行百年也難歸矣。”黃帝問:“可否知人的過去、 現在和未來?”玄女回答:“觀現在,就知過去;看今世作為,即知後世禍福。天網 恢恢,疏而不漏;天道昭昭,善惡分明。”黃帝本來是智慧絕倫之人,一經玄女伸說 ,自然是聲人心通。天帝又命玄女教給他《九鼎神丹經》、《陰符經》。

《歸藏易》

有一天,黃帝正在洛水上,與大臣們觀賞風景,忽然見到一隻大鳥銜著卞圖,放到他面前,黃帝連忙拜受下來。再看那鳥,形狀似鶴,雞頭,燕嘴,龜頸,龍形,駢翼, 魚尾,五色俱備。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黃帝從來不曾見過這鳥,便去問天老。天老告訴他說,這種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鳴叫是歸昌,夜裡鳴叫是保長。鳳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寧。是大祥的徵兆。

後來,黃帝又夢見有兩條龍持一幅白圖從黃河中出來,獻給他。黃帝不解,又來詢問天老。天老回答說,這是河圖洛書要出的前兆。於是黃帝便與天老等游於河洛之間, 沉璧於河中,殺三牲齋戒。最初是一連三日大霧。之後,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著就 有黃龍捧圖自河而出,黃帝跪接過來。只見圖上五色畢具,白圖藍葉朱文,正是河圖洛書。《路史.黃帝紀》說:黃帝,號有熊氏,得到上天授予的河圖洛書後, 根據河圖洛書所揭示的天地運行規律,做《歸藏易》。因此黃帝也稱號歸藏氏。

四方尋道

黃帝東到青丘、過風山,得見紫府先生,受三皇內文,所以能夠召劾萬神;南到圓隴 蔭建木,觀百穀之所登,采若乾之華,所以能長生不老;西見中黃子,受九加之方。 他聽說有個叫廣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請教。廣成子說:“自你治理天下後,雲氣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則凋。日月光輝,越發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 ,你哪裡值得我和你談論至道呢?”黃帝回來後,就不再理問政事。自建了一個小屋 ,裡邊置上一張蓆子,一個人在那裡反省了3個月。而後又到廣成子那裡去問道。當時廣成子頭朝南躺著,黃帝跪著膝行到他跟前,問他如何才得長生。廣成子蹶然而起 說:“此問甚好!”接著就告訴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竊竊冥冥,至道之極, 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妝形,無搖妝精,方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長生。”說完,廣成子給了他一卷《自然經》。又北到洪堤,上具茨山,得神芝圖。回來登王屋山,入金谷洞,問道於滑子。再到峨嵋山,見天皇真人於玉堂,天皇真人講道:“順應大道, 以德治世,便可以把天下交給他;一切行為合乎天理,便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黃帝並向玄女、素女詢問修道養生之法。而後,回到縉雲堂修煉。他采來首山銅,在荊山下鑄九鼎,鼎剛剛鑄成,就有一條龍,長須飄垂來迎黃帝進入仙境。黃帝當即騎上龍身,飛升而去。有幾個小臣,也想隨他升仙,便匆忙間抓住了龍鬚。結果龍鬚斷了 ,這些小臣又墜落到地上。據說龍鬚草便是那些龍鬚變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