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舜為例 試談孝與順

明德


【正見網2013年08月04日】

(按:我們在做重大抉擇時,時常會有諸多顧慮,難以把握何為尊重關懷我們的人,常常把尊重與順從混淆,本文嘗試從孝的角度探討“尊重與順從”或“敬與順”的關係。)

我想,如果有人問大舜,他是否聽從父母之命的話,他大概會笑而不語。

為什麼提大舜?在五帝時代,舜就以孝聞名於天下;在《中庸》中,孔子更盛讚舜──“舜其大孝也與”;大舜之“孝感動天”也位於《二十四孝》之首。可以說,舜之孝行是所有人中典型中的典型,以舜之孝探究孝之真義和內涵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本文欲結合其他典籍試著闡述一下個人對孝的理解。

《弟子規》言“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其實,任何人做任何事情,不遇困厄,不遭魔難,都是難以看出其真心實意及決心的,“舜之大孝”也許與“親憎我”有很大的關係。《史記》記載,舜的生母早逝;父親雙目失明,是非不分,頑固無理;父親再娶後妻,後母陰毒狠辣,口無忠言;生子為象,性格狂傲。三人都對舜憎恨妒忌,想盡辦法殺害他,但每次都被舜躲避開來。據《上古神話演義》,父母設法阻止舜從師學道,阻礙他娶妻成家,妨礙他與同學朋友之交往,甚至對他繼承帝位都抱有敵視態度。但舜依然跟從明師,有妻室而就帝位,與朋友保持良好的溝通交往。這哪裡是“無違”之孝?其實孔子在讚頌武王、周公之孝時還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好一個“善”字!

不知“孝順”一詞是從何時開始使用並流傳開來的,而人們對孝的誤解正反映在該詞上。孔子是很謹慎的,他對弟子提出的具體問題往往是“因材施教”,就不同的素質、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的時空背景下的學生,對何為孝也給出了不同的答覆,所以,雖然他也談了“無違”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但都不能簡單的推而廣之,也不具有絕對的意義。那麼,孝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就是“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重在一個“善”字!

其實,我們現在所關心的問題是,父母之命是否是絕對正確而需要完全遵守的,孝是否抹煞了個人的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從大舜的故事看,以上兩個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弟子規》雲,“親有過,諫使更......諫不入,悅復諫”,可見,古人並不否認父母的知、能之有限性,父母有過錯也是難免的,特別是在一些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上,表現出來更是突出。實際上,父母給予了我們肉身,也只能在物質身體方面提供充分的保障,而對於精神上的教導,父母因囿於時代背景、家庭氛圍、個人素養,常常也是無能為力的,所以才委託給老師或師父。

在《孝經》中,曾參問孔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孔子答曰,“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本處的“不義”及上文的“善”,都是子女根據老師所教、自己所學而判斷的,因此,孝並不意味著父母之命是至高真理,也沒有否定個人的獨立選擇和自由意志。

那麼,孝的根本是什麼呢?《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至德要道”。孔子稱“孝之終”為“立身行道”,“恐辱先”而“修身慎行”。《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而《孝經》雲“修身,則道立”。大雅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所以古聖先賢尤其鼓勵人們學道、追求真理,以此能夠真正做到正確判斷“正義”與“不義”,分辨“善”與“不善”,從而做到“善從父令”“善踐父之道”“善繼人之志”,以至像大舜一樣感化父母昆弟。這樣看來,孝也就可以是很理性的了,但要真正做到孝,則必然會經受各種考驗,極致者如大舜,所以古人忠告弟子──“號泣隨,撻無怨”。

其實,人們在不能直接言明內心所想時,大可以默而不答、笑而不語;在不能公然抵制不義之時,尚可以不配合這種不義;在被別人強加不合理的要求時,還可以“走為上策”,是為天無絕人之路也,這是本人從舜的故事得到的啟發。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