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成 四海平

大法弟子 古風


【正見網2014年05月26日】

我們往往會認為“禮樂”是古代文化,其實“禮樂”自古到今都一直存在著。今天的學校不也有品德教育,也學音樂。大人也教自己的孩子要懂禮貌,我們每天不也在聽音樂,看電視,這就是今天的“禮樂”觀。由於今天人的道德的下滑,造成一切都隨之下滑,“禮樂”則首當其衝。學習古代的“禮樂”,也是希望恢復往日的道德。通過學習“禮樂”人們能夠走回去,離開危險的邊緣。

先說一下,古代人的“禮樂”。中國的古文化非常重視禮樂,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規範,樂則包括音樂和舞蹈。禮樂的起源與人類文明的演進是同步的。

中華“禮樂文化”的形成背景,是以天地自然的和諧代表“樂”的精神,天地自然的秩序,則代表“禮”的精神。“和諧”(樂的精神),所以萬物都能化生。“有序”(禮的精神),所以萬物能各具特性。由此可以看出“樂”是形成於“天”的陽剛之氣。而“禮”則是由“地”的陰柔之性所形成。我們從人類的歷史文明的發展來說,不是一開始就是“禮樂”並重,或禮重於樂;而是先有“樂”,然後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發展為“禮樂”並重。人民所熟知的禮就是周禮,是周公制定的。

禮樂文化是從祭祀文化發展而來的。“禮”之本義,據許慎《說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所謂“豊”,乃“行禮之器,從豆,象形。”近人王國維考證,“豊”誠為禮器,然非“從豆”而是“像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禮以玉,《尚書•盤庚》所謂“具乃貝玉”說的就是以玉禮神。從甲骨卜辭中“圍”(即“豊”)字的結構上看,是在一個器皿裡盛二玉以奉事於神。王氏據之得出結論:盛玉以奉神人謂之圍若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謂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謂之禮。因此“禮”之本義乃指祭神之器,而後引用為祭神的宗教儀式,再而後才泛指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儀式。其淵源於上古祭祀文化。

《易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上帝,以配祖考。《禮記•樂記》稱:禮樂順天地之誠,達神明之德,隆興上下之神。 又說:“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辨宜,居鬼而從地。故聖人作和應天,作禮以配地。”
  
《禮記祭統》說:“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急於祭。”梁啓超《志三代宗教禮學》曾據之發揮道:禮也者,人類一切行為之規範也。有人所以成人之禮,若冠禮是;有人與人相接之禮,若士相見禮是;有人對於宗族家族之禮,若昏禮喪禮是;有宗族與宗族間相接之禮,若鄉射飲酒諸禮是;有國與國相接之禮,若朝聘燕享諸禮是;有人與神與天相接之禮,則祭禮是。故曰:“禮所以承天道以冶人情也。”
  
到了周朝很重視樂舞修養,制定了禮樂制度,周王室及貴族子弟從13歲開始,要逐漸學習掌握各種禮儀樂舞,20歲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在貴族階層,樂舞修養操持是生活的一部份。《六代舞》的實施,是要達到治國安民的目的,通過樂舞促使人們完善內在修養,並自覺遵守社會秩序,進而達到整個社會安定。

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是在周朝形成和完備起來的,因為這時不僅形成了系統的禮樂制度,而且賦予禮樂以豐富的人文內涵。周代形成的冠、婚、喪、祭、朝、聘、鄉、射以及職官制度等禮儀、禮制和禮義,主要保存於流傳至今的儒家經典《儀禮》、《周禮》、《禮記》等三禮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樂”及樂德、樂語、樂舞等內容本記於《樂經》,然《樂經》“失於秦火”;好在“禮樂相須以為用”,不少樂制的內容可以在“三禮”中的禮儀制度中看到,而專述樂義的《樂記》也保存在《禮記》之中。另外,古代的“樂”是歌樂舞三位一體的,按照楊向奎先生的考證,周樂的歌詞部分可以在《詩經》中找到,如《周頌》。

《尚書大傳》說“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左傳》文公十八年記:“先君周公制周禮,曰:則以觀德,德以處事。”在禮樂文明形成的過程中,周公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制禮作樂,不僅將遠古至殷商的禮樂加以改造和發展,形成系統化的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倫理的深刻內涵。孔子是發展中國古代禮樂文明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他的貢獻一是繼承、推廣和宣揚禮樂文明,整理、傳播了記載古代禮樂文明的儒家經典“六經”。二是他以禮樂為解說對像,著力彰顯禮樂文明的精義,強調禮樂文明的人倫教化和治世功能。

禮樂的表達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薦獻、進退揖讓;黃鐘大呂、干戚羽旄是禮樂之美,但是欣賞盛美的儀式並不只是為了滿足耳目之歡,更重要的是要體會禮樂文明引領人向善的本義。孔子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禮記•樂記》說:“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這些論述旨在說明,禮樂文明美的形式是為了表達善的內容,而其中美是次要的,善才是主要的。孔子說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在這裡,他就是把仁愛作為禮樂引領人向善的一個目標提出來的。因此,認識禮樂文明,重要的在於把握其中的要義。

禮樂文明中“禮”的要義有數端。其一,“禮”是人性的基礎。《禮記•曲禮》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把“禮”作為區別人與動物、文明與野蠻的標準,所以“禮”是人類文明社會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其二,“禮”的重要作用在於規範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關係。禮使人明確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謙讓;使人區別事物或行為的是非,懂得什麼是該做和不該做的。“禮”作為一種行為規範,維護了社會的秩序和正義。其三,“禮”也是一種道德規範,引導人們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因此,禮樂文明更強調通過禮教,使社會規則內化為人的內心尺度。其四,通過知禮、守禮,達到社會和諧的境界。《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既強調了“和為貴”的願望,又指出“和”不能單純為和而和,不能是無原則的和,這個原則就是守禮。在彼此遵守社會秩序的情況下達到和諧,才是最美的境界。

禮樂文明中“樂”的要義也有數端。其一,“樂”的社會作用重在和諧精神。《禮記•樂記》曰:“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所不能免也。”指出“樂”是協調世間萬物的綱紀,它的作用是使人們各安其位,和諧相處。其二,“樂”注重有秩序的協調。《樂記》說:“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徴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其用五音比喻各種人物,說明要有序協調,才能奏出和諧之樂。其三,“樂”也有陶冶情操,移風易俗的功用。《樂記》曰:“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孝經》也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即樂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樂安寧,生命長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們要聽雅樂,遠淫音。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秩序也。”(《禮記•樂記》)秩序與和諧是禮樂文明的主旨。《樂記》說:“樂者為同,禮者為異。”是說樂的作用在於協調上下,禮的作用在於區別次序。然而,禮和樂雖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卻是相輔相成的。在遠古傳統中,“禮”即人文,是涵蓋一切,包括“樂”在內的。到了周代,禮、樂雖各有制度,但是“樂”畢竟仍是禮制的一個方面,“樂”的“和”也是為實現“禮”而輔助、服從於“禮”的。《樂記》說人受外物的引誘會喪失天性,產生貪婪、殘暴、欺詐等邪念,於是先王制禮樂,用以調節人心。“禮節民心,樂和民聲”,就是用“樂”之“和”,彌合“禮”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將“禮”、“樂”相提並論,就是因二者之結合,能起到平衡與調和的作用。

今天,能不能重新形成真正的“禮樂”來教化世人,創造和諧,也就至關重要。沒有正確的“禮樂”也是造成今天社會混亂的原因之一。佛家有句話叫“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追求了錯誤的東西”。今天的社會問題皆緣於此。

隨著神韻在全世界的演出,人們意識到了這一點,有人才說:“神韻是中國的希望,也是全世界的希望”。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