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堂醫案醫話:冬病夏治 三伏貼敷



【正見網2014年08月14日】

【處方】:白芥子24克 延胡索24克 細辛12克 甘遂12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薑汁調成糊狀,用紗布做成2、3厘米的小塊,把藥膏攤在紗布塊中央,在中間點上麝香,待用。在患者背部大椎、定喘、肺俞、膏肓、膈俞,身體前面的膻中、天突等穴位用拇指指甲掐按穴位,做好標記,迅速貼敷藥膏,用膠布固定。每年夏季三伏的一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和每年冬季三九的一九、二九、三九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每次貼敷的時間:成人30分鐘到4個小時取下;小兒30分鐘到2個小時取下。三年一個療程。病程較長,病情較重,皮膚無特殊過敏現象者,可以連續貼敷。

【功能】:藥穴同療,循經入臟,溫陽化痰,止咳平喘,調節免疫

【主治】: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反覆呼吸道感染、咽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對肺心病、肺氣腫、慢阻肺、支氣管擴張(無咳血者)等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注意事項】:

1,感冒、肺炎、扁桃體炎急性期,發熱者暫時不能貼敷。

2,孕婦、心梗、心衰患者不建議應用此法。3周歲以下小兒不建議貼敷(3歲以下小孩子太小,遵從性差,一哭鬧,身體扭動出汗,藥物基本都脫落了,影響療效)。

3,貼敷後不要劇烈運動,以免藥物移動、滑落(人體出汗後,膠布和輔料很容易失去粘性)。

4,貼敷後3日內忌口:禁食生冷、辛辣、菸酒、魚蝦蟹等刺激性食物。

5,貼敷當天,不要洗浴,避免陽光下暴曬。

6,貼敷後,局部皮膚可出現溫熱、潮紅、脫屑等現象,一般1---2天可以自行消失,不必干預。如果出現紅腫、水泡、皮疹等,嚴禁搔抓,要回到診所進行處理。瘢痕體質,高度過敏性皮膚,糖尿病,一些特殊皮膚病以及以往貼敷出現大水泡的患者,敷藥時間一定要短,建議在15分鐘到30分鐘以內,或者感到灼熱疼痛感時馬上取下藥膏,否則反應較重。

7,有的患者貼敷後會留下淡淡的色素沉著,一般會慢慢褪去,如果色素沉著較重,請自行權衡利弊,決定是否繼續貼敷。

【按語】:“伏九貼敷療法”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天人合一”、“冬病夏治夏病冬防”、“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等傳統中醫理論,運用時間、藥物、俞穴經絡臓腑三維一體達到治療作用的一種防治呼吸系統疾病和調節人體免疫的中醫特色外治療法。

我能找到有關三伏貼敷最早的文獻,是清代張璐所著的《張氏醫通》卷四諸氣門下哮篇:“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後世醫家在此方基礎上逐漸演變,發展成了“冬病夏治,夏病冬防,伏九貼敷”,每年夏季三伏的一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和每年冬季三九的一九、二九、三九的第一天,進行貼敷。

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三伏三九貼敷療法被各大中醫院廣泛應用於臨床,從最初每年幾百人次到現在的上萬人次,形成了一種中醫特色療法和特色的景觀,一到三九三伏貼敷的時間,看到中醫院裡人山人海的貼敷排隊壯觀場面,讓每一位中醫人,不由得產生一種自豪感,和對中醫藥發展的自信心。這一方面是因為,貼敷療法確有良效,一方面是因為,隨著城市現代化,空氣、水源、食物的污染和變異,使得人們免疫力下降,導致各種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咽炎、鼻炎等疾病發病率大幅提升。一方面是因為,伏九貼敷療法確實有療效。據報導,貼敷療法有效率療效能達到80%左右。臨床實踐,確實能夠見到很多患者,通過貼敷,哮喘、老慢支不犯了,感冒次數明顯減少了,鼻炎好了,咽癢好了。有很多因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家,通過貼敷,恢復了勞動能力,所以一貼就是7、8年。有的一個人貼好了,全家都來貼,還介紹鄰居朋友來貼,所以貼敷人數增長很快。

當然,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傳承不同,貼敷使用的藥物各不相同,選取的穴位也各不相同。

這種療法也有局限性,有一部分患者貼敷後,會有發燒,咽痛,咳嗽等不良反應,根據古代記載,白芥子塗法,適合於冷哮,那麼藥物的性能就是熱的,治療的應該是寒症,寒痰,這部分患者體質往往是陽熱體質,疾病性質也是熱症,熱痰,所以,並不適合本法。貼敷外治法也得講辨證論治。也許將來配方及使用方法改進後,也許會突破這一問題。

個人所見,現在麝香的真偽在大陸很難說,所以俺在臨床上,使用丁桂散加入麝香、冰片,共同調配成粉末,點在藥膏中間,起到通經入絡和開穴開竅的目的,療效也很好。

貼敷後有的患者反映比較大,紅腫,起泡,如果真的為了治病,不是很嬌氣,就儘量堅持貼敷,這樣會效果很好,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毒氣,毒水排出來了,不是好事嗎?先苦後甜,苦盡甘來!當然,為了減輕痛苦,我在臨床上用老師教給的小方處理,一般兩天就能消腫止癢。

處方:黃柏15克 苦參15克

用法:加水1500毫升,浸泡30分鐘,大火燒開,文火煎15分鐘,閉火。將藥液冷卻,再放到冰箱冷藏閣裡繼續降溫,大概達到零上5—8攝氏度左右,備用。使用時,倒出部分藥液,用紗布做冷濕敷,五分鐘一換,每次20分鐘到30分鐘。可以很快止癢,止痛。如果是大水泡要將水泡下面一條剪開,將裡面的滲出液放掉,保留皮膚,再做冷濕敷。這時要嚴格忌口,魚蝦蟹等發物一定不可以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