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2年02月23日】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不用多作介紹,你一定早已讀過這首著名的唐詩了。自古以來,人們都把這首詩當作了一種生懷凌雲壯志,卻又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士大夫式的悲壯情懷,其實詩的底蘊全在其外。人們這樣認為多半出於對作者生活背境的考量。如作者直諫上書,獻計獻策,不但不得重用,反被降職受罰,於是乎,在鬱鬱不得志中,悲天憫人,寫下了這首流芳千古的名句。
千百年過去了,作者及那個時代已隨風而逝,然而當我們一吟唱起這首詩,無論人生境遇如何,心中不免怦然一動,難以抓住卻又揮之不去,為甚麼?「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寥寥幾句,馳騁於天、地、人之間,有一個不甘寂寞的生命,仰天長嘆: 我從何處來?我又將走向何處?冥冥的訴求之中,點出了這道生命都將面對的永恆的主題。語言蒼勁奔放,慷慨悲涼,縱橫於歷史、時空, 生命的絕望與清醒並存,這就是這首詩的回味無窮的魅力所在。其實古時候的人是非常知天命、識運理的,真正的士大夫,既不會為求功名不得而怨天尤人,亦不會因名利場中的得意而沾沾自喜,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朝聞道,夕可死」的人生境界,緣於此因,這首詩方被人們推祟備至,因為詩境界已超越了本身的就事論事,提煉出「我從哪裡來,我又將走向何處」這道人生的命題,故而深具內涵,千古不衰。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當我們呀呀學語不久的夏夜,我們的長輩便要教我們這首詩了。穿越歷史的長河,歷經歲月的千錘百鍊,這首詩依然年輕,象生生不息的種子,在世世代代的生命中播下經久的記憶,光芒燦放,餘音繞樑。古往今來,懷鄉之作浩若煙海,唯有它,吟誦不止,代代相傳。其實這裡的故鄉,它已超越了現實中那個短暫的時空,引伸到更廣闊的對生命歸宿這種哲理的思考,成為心靈永恆的主題,故哪怕你足不出戶,就在自己的「家」中讀起這首詩時,依舊深遠悠長,有一種說不清道不白的共鳴。其實,這就是這首詩打動人的內涵所在:在這塵世中,哪裡是我們真正的家?哪裡是我們真正的故鄉?生命在無望中尋覓,在迷失中嚮往回歸的家園。
若是懷念那個實實在在有形的故鄉,作者自然會朝著一個東,西,南,北方向去望,去寫,但這裡卻不是,是「舉頭望月」。為甚麼?因為生命有迷的一面,也有明白的一面,迷的一面不知今夕何處,而明白的一面卻知生命是從那上面掉下來的,當然是「舉頭」而神往了,這便是懷鄉之作散發的永久的魅力,因為它觸動了生命內在最關注的主題:我想回家。
然而,這回家的路竟是那麼久遠,那麼漫長,生命在這漫漫紅塵中又吟唱了五千年。
我想告訴你的是,行吟的詩人,思鄉的遊子,苦尋生命歸宿的不眠人,快停下來,今天已有一本上天的寶書--《轉法輪》在世間洪傳,他能指導你回到你真正幸福的家園。
這可是萬古不遇的機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