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6年10月04日】
李世民《賜房玄齡》詩賞析
李世民《賜房玄齡》
太液仙舟迥,西園隱上才。
未曉徵車度,雞鳴關早開。
李世民為秦王時,房玄齡即以文學侍從的身分,參與機要,運籌帷幄。貞觀以後,房玄齡久居宰輔,助成“貞觀”之治,時人比之如伊、呂、蕭、曹。李世民與他親密無間,倚之為左右手。從這首贈房玄齡的詩,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相知的深切。
詩的首句,是回憶過去游處之樂。太液池:是大明宮裡的一個湖,中有蓬萊山,象徵著海外仙山。當年秦王李世民,延攬房玄齡等人,為“十八學土”,興文學館,當時人稱為“登瀛洲”(《唐會要》四十六)。瀛洲、蓬萊,各為“三神山”之一。“太液仙舟迥”一句,意思是說:同舟泛太液池的樂事,離現在已很遠了。
次句“西園隱上才”,是說:西園裡正隱藏著高才。房玄齡在貞觀初年為中書令,而中書省接近西苑。苑、園意思相近,可以互用。“上才”,既可指房玄齡本人,也可兼指房玄齡所引進的那些人才。房玄齡是“聞人有善,若已有之。”(《舊唐書.本傳》),“引拔士類,常如不及。”(《唐會要》五十七)的人。這一點,李世民非常了解,詩句充滿了感激之情,感謝他為國家薦舉賢才。
詩的後兩句“未曉徵車度,雞鳴關早開”:城門的關卡,開得早,這樣,行人也就能夠早些從關門通過,這是一般泛指嗎?不是。詩是贈房玄齡的,含意是讚揚房玄齡“夙興夜寐”,“勤勞王事”,方便士人,有利國家。
從表面上看,這四句詩,互不相干,但一和李、房二人的關係,聯繫起來品味,就會體會到李世民對房玄齡的倚重和感謝,也就是一位君王對下屬、對識分子的真誠感人的態度。
王梵志《詩三首》賞析
王梵志《詩三首》
其一
梵志翻著襪,人皆道是錯。
乍可刺你眼,不可穩我腳。
其二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內。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其三
他人騎大馬,我獨跨驢子。
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
王梵志是唐初的詩僧。他的詩集,失傳很久。一直到清朝末年,敦煌莫高窟的石室被發現,才使他的詩集,重見天日。他的詩,或宣傳儒家的倫理道德,或表現佛家的因果思想,或描摹世態人情。語言通俗,口語化,語調犀利,詼諧輕鬆,淺近易懂,介于格言詩與佛教偈語之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詩體,在當時傳頌甚廣,王維的五言排律《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即為模擬梵志體之作。
王梵志的這三首詩,第一首,寫但求快意於心,不計較他人議論,由俗事中見深意。第二首,以土饅頭比喻墳墓,以餡草比人。充滿機趣,足以警示世人。第三首,寫知足者心安常樂,信筆設喻,也十分通俗。這三首小詩,充分顯示出王梵志詩的藝術風格。讀其詩,如吃阿膠蜜栆,越慢咂越有味,特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