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舒服」還是「束縛」?

大法弟子


【正見網2017年01月08日】

今天用電腦打字寫東西的時候,需要打出“舒服”兩個字,但使用拼音的時候不小心打出來“束縛”兩個字,我才意識到這兩個詞的漢語拼音竟然是完全一樣的。漢語的發音是有很深刻的涵義的,和天上也是有對應的,那麼這兩個詞的發音這麼相近可能不是偶然的吧。 “舒服”表面上是好事,可是實質上是不是對人的一種“束縛”呢?

人舒服了,就不會想到要更多的進取、付出,對於更大的成就及責任就是一種“束縛”,所以古人有句話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家公子往往是“敗家子”;舒服的人也很難體會到他人的艱辛、疾苦,就很難生出悲天憫人的善心,對於得道就是一種“束縛”,所以耶穌講富人要想修煉,就像駱駝想從針眼裡穿過去一樣難;作為修煉人,生活的太舒服了,就會滋長安逸心,對於精進就是一種“束縛”,慢慢被常人的東西吸引、誘惑,甚至毀於常人之中。

作為大法修煉者,為了和眾生結緣和救度眾生,師父讓我們最大限度的符合常人生活狀態去修煉,把修煉場開在了整個常人社會中。這是對眾生的慈悲,同時也是對我們大法修煉者的考驗,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師父讓我們打破過去“苦行僧”的做法和觀念,但對慾望和執著放棄的修煉標準是不變的,如果不能真正的把握好自己,修去人心和執著,那麼安逸勝毒酒,這個“舒服”對於修煉人的提高就真是一種“束縛”啊!

師父講:“修煉的人和常人的理是反的,人認為舒服那是好事,大法弟子認為人舒服對提高是壞事,不舒服對提高來講是好事。(鼓掌)這根本觀念你轉變過來沒有?”(《二零零五年舊金山法會講法》)

師父把這個法講的這麼明了,可是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不自覺的在尋求舒服,其實就是尋求舒服的感受,因為也只是一種感受而已。修煉人對於自己的物質、精神享受還理智點,不會混同於常人,可是對待親人尤其孩子的時候就全忘了。在親情的作用下,經常想的都是讓自己的孩子怎麼舒服,冷了嗎?熱了嗎?餓了嗎?渴了嗎?孩子今天是不是開心?功課是不是太累?我們都知道很多大法弟子的孩子從小跟著父母修煉,但長大後卻有很多不煉了。其中不乏因為父母從小滋養他們的安逸心,被所謂“舒服”的常人生活給“束縛”住,走不出來了。

這兩個詞的音調不同,“舒服”是第一聲和輕聲,而“束縛”全是第四聲,我想也是有涵義的:一開始的“舒服”,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束縛” 。

一點體悟,與同修分享。不當之處請指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