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5月10日】
且說,張戩一歲半的時候,他的母親就領他進入了深山修煉武藝神通,十天半月才能回一次家。
「戩兒,你看這裡如何?」楊回問道。
「這裡既有崇山峻岭,又有山洞峽谷,還有溪水箐海。」張戩說道。
「這裡,有一畜,此畜在東勝神州叫狌狌,在灣外的人間叫猿,在這裡叫大猴。張家灣無虎無獅也沒什麼毒物,這猿猴,就是這裡最兇猛的畜牲了。」楊回一邊看向四周,一邊說道。
張戩也看向四周,但什麼也沒發現。
但楊回卻對著草叢說道:
「大猴們!陪你們的少主練一練吧!」
突然,草叢中有異響,不一會兒,就走出來三隻膀大腰圓的大猴。這大猴身長兩三丈,腦袋鬥那麼大,臂膀鼎那麼寬,三隻大猴一起小跑起來,地都在顫。
兩三丈有多高呢?那時一丈十尺,一般男子的身高是七尺,七尺男兒嘛,張友仁就是七尺,標準身高,楊回身形照男子肯定矮一些,六尺多,可他們生的張戩卻比他們高,有九尺。
可這大猴是張戩的兩三倍大,而且呲嘴獠牙,看起來非常兇猛。
只聽楊回說道:
「戩兒,娘沒有神通,你要保護娘。」
張戩雖然一時不知如何保護他娘,但也自信的說道:
「娘!放心吧!」
楊回笑了,說道:
「比你爹強多了。」
說完,楊回在竹林撿起一截竹棍,扔給了張戩,讓這竹棍暫時做他的兵器。
「來呀!來追我呀!」張戩挑釁道。
這幾頭獸就向他追去,張戩跑得很快,而且腿腳很敏捷,上樹爬山,起跳翻騰,都來去自如。
張戩本以為,這猿猴身形這麼大,肯定笨笨的,沒想到,只要是猴屬類的,都很聰明,別看身形龐大,身手卻也很敏捷。
張戩上樹,它們就去搖晃樹幹,讓張戩掉下來;張戩下水,它們也下水,比張戩游的還快;張戩試圖從山上往下射竹棍,想扎瞎它們的眼睛,可這大猴用手臂一扒拉,棍子就飛了,張戩被它們追的好狼狽……
可楊回卻拿出一壇酒來,又割了幾把草,編起草來,好生悠閒……
張戩無奈之下,找到一個小石洞,鑽了進去,張戩一看,那大猴因體型巨大,拿他沒辦法了。
狼狽的張戩對著大猴們說道:
「哈哈哈!這下你們抓不到我了吧!」
可沒想到,這大猴竟然搬起大石頭來,想要把洞口堵死,嚇得張戩只得又從洞中爬出來。
這三隻大猴將張戩團團圍住,張戩逃無可逃,只得抱頭,這三獸剛舉起大拳頭,突然,其中一獸好像嗅到了什麼,放下了拳頭,另兩隻也是如此。
張戩趁機溜了,躲在樹後,看它們的舉動。
只見這幾隻大猴罵罵咧咧的往回走了。
張戩跟著它們,也往回走去。
這幾隻猿猴罵罵咧咧的走回了剛才的地方,發現一洞口處,擺著一壇酒,酒前還放著兩雙草編的鞋。
這三隻大猴一邊罵罵咧咧的一邊拿起酒來,一壇酒,分著喝了,喝完又開始穿地上的草鞋。
可只有兩雙鞋,卻有三隻猴,這三隻猴就因為這兩雙鞋打起來了,打的越來越激烈,打的不可開交,最後打到流出了鮮血。
這時,楊回從洞中走出來,拿出了第三雙草鞋,扔給了它們。最後,每隻猴子都穿上了一雙草鞋,歡喜的去了。
楊回對張戩說:
「戩兒,這畜牲如何?」
狼狽的張戩說道:
「唉,本來以為這畜牲智勇雙全呢!沒想到這麼傻!一壇酒、兩雙草鞋就打發了!」
楊回笑了,說道:
「它們不傻,它們為何罵罵咧咧前來?就是因為它們知道是我擺下的酒水,故意引誘它們。它們只要一來,就抓不到你了,就輸了。但它們根本控制不住,肯定會來。喝了酒之後,便要搶草鞋,它們最喜歡草鞋,就肯定會打起來。打起來之後,便什麼都忘了,眼裡只有草鞋,這就是畜牲啊。灣外的獵人,就用這種辦法獵捕猿猴。」
(這種獵捕狌狌的做法,在古籍《南中志》中有所記載。)
張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問道:
「可是,娘,它們為甚麼這麼喜歡草鞋呢?」
楊回說道:
「因為,它們渴望做人。它們以為穿上人的衣裳和鞋子就能變成人了。可是,無論是畜牲,還是修練多年的妖類,它們永遠都變不成人。」
張戩又問道:
「為甚麼呢?」
楊回看向張戩,說道:
「戩兒,這也是我要與你說的。」楊回盤腿坐下,張戩也盤腿坐了下來。
楊回繼續說道:
「因為它們沒有泥丸宮,而且永遠也不會有。神為甚麼仿照自己的模樣,在地上造人?因為神要讓人皮裡的生命配修煉高德大法,低層的動物不配修煉,它們若想修煉,必須要在得人身之後。」
張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楊回又說:
「張家灣雖是特殊地界,但這塊地皮也屬人間,所以,這裡的獸畜與灣外無異,並非高層神獸,皆凡間生靈。附身妲己的九尾妖狐,和一眾妖類,都是低層妖獸。這些,都沒有善根,上天本就不允它們修行,所以皆需鏟除。」
張戩點了點頭,楊回又說:
「戩兒,你出灣之後,一要斬妖除魔,二要掃清亂神。
畜牲的那點本事,剛才你也見了,它們再修練也不高,所以鏟除起來並不難。但前提是,你必須是個正念十足的修煉人。」
張戩仔細思考著母親的話……
楊回望著天空又說道:
「我也是後來才知道,你的祖師,也就是我的師父,就是元始大天尊。你的祖師有一位師弟,是截教掌門通天教主,他為人狡猾,心地不好,他定會讓他的弟子來干擾你祖師的封神之業。戩兒,你要助你的師叔姜子牙掃清截教亂神。
而娘,要在這幾年把前世的神通武藝傳授與你,好讓你能夠做好這些事。」
張戩堅定的點了點頭,說道:
「娘,把您前世的神通武藝,傾囊相授給孩兒吧!」
楊回抿嘴一笑,說道:
「傾囊相授倒是不能。」
張戩露出疑惑神色。
楊回苦笑著看著張戩說道:
「不是娘不願意傾囊相授,而是娘記不起來那麼多,娘也是修煉中的人,只能記起來一部分。」
張戩掩面苦笑,說道:
「娘怎如此不靠譜……」
楊回呵呵笑著說道:
「呵呵呵……戩兒莫愁,不是全部也八九不離十。」
楊回看戩兒略有難色,便又說道:
「誒呀,都是些低層妖獸和紫雲山那些三代弟子、外門弟子,記起來的這部分定是夠用!就算打不過也不會受傷!來!戰來!」
楊回說著「戰來」,就「以指作劍」點向張戩的額間,張戩毫無防備,被楊回點了個趔趄。
楊回又點向他的百會穴,他下意識的閃身一躲,楊回又在他背後打了一拳。
只聽楊回說道:
「笨死了!」
張戩見他娘話音還沒落,一個大耳刮子就要抽來,嚇得他趕緊下腰一躲,誰知楊回醉翁之意不在酒,他這邊一下腰,楊回腳下一掃,張戩的身體就結結實實的平摔在了地上。
楊回看著躺在地上的張戩說道:
「從現在開始,我們以指為劍,比試一場。太陽落山之前,我點不到你三百劍,算我輸,你只點我一劍,就算你贏。」
「好!」
張戩彈起身來,就與他母親比試了起來……
漸漸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只聽楊回說道:
「三百九十七劍了,停吧!」
「娘,太陽還沒落山呢!」
就這樣,他倆一直打到太陽落山,楊回點了張戩五百二十六劍,張戩一下都沒有點到他母親。
「唉!累煞你娘!快去,生火!給娘打盆水洗腳!」
「好嘞!娘,您先坐著歇歇吧!」張戩說完又從包袱裡拿出餅子和水壺,為母親倒好了水,盛好了吃食,方才去打水。
楊回看張戩的神色,雖大汗淋漓,但卻沒有一點挫敗之涼,依舊平和陽光.。
楊回點了點頭,心想:
戩兒,堪當大用也。
晚上,張戩給母親洗腳,楊回問道:
「戩兒,你剛才為甚麼一劍都沒有中?」
「娘,你太快了!您出手太快了!您躲的也太快了!」
「戩兒,你若是這個想法,是學不成的。」
張戩疑惑的看向楊回。
楊回又說道:
「武學、兵法,都不在快慢上。而在於『遠近』。」
張戩靜靜的思考著,楊回又說道:
「打仗若是不能『以一觀多』,定會慘敗。」
(這裡的以一觀多,是指敵人出第一招,你就要看到他的第二招是什麼,第三招是什麼,第四招……以至對方的全部本事。這樣才能勝券在握。)
楊回又接著說:
「而真正想看得遠,看到事物的本質,這雙肉眼根本無用,有時還會平添干擾。要用這裡。」
楊回說著就用手點向張戩的額間。
張戩摸著自己的額間,問道:
「這是泥丸?」
楊回說道:
「這也是天目。」
張戩摸著自己的額間,點了點頭。
楊回說道:
「你那裡煉得越好,你看的層次就越高。你的位置足夠高,才能看的足夠遠,你才能一眼看穿它的本質,你才有機會得勝。所以,你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在靜中修煉心性,打開天目,提高天目的層次。」
張戩問道:
「靜中?」
楊回說道:
「不錯,高層的道法,要從靜中得。記住:動之精源於靜之妙。」
就這樣,張戩每日並沒有習武,而是在靜中打坐修煉。
有時,感覺野獸的毛髮都觸到了他的下巴,他也堅守心性,不睜開眼睛。
有時,腿被蛇咬傷,他也忍受著痛苦,不散開盤著的腿。
有時,天上兇猛的角鷹,抓起他就飛起來,他就在空中依舊盤腿打坐,就算角鷹把他扔進山澗或是湖中,他也不散開盤著的腿。當然,心不動,身不死。他出定後會發現自己依舊在洞中打坐。
就這樣,日復一日,過了幾個月。
一天夜晚,張戩在洞中打坐。他的母親楊回在洞外看書。
突然,楊回聽見「呯呯嘭嘭」的聲音,向洞中一看,就看到戩兒打坐的身體起空,撞到上方的石壁,又掉下,又起空,又撞到石壁,又掉下,又起空……這樣來來回回,當然就聽見洞裡呯嘭的動靜。
楊回對戩兒說道:
「心別動,隨它去。」
張戩心一穩下來,他就不再上下碰撞了,而是懸在空中,身體開始轉圈。
楊回一看張戩的額間有光隱隱露出,透出肉體,他的表情卻很痛苦。楊回對他說道:
「好事,莫生怕。一怕好東西就沒了!」
張戩內心漸漸又平復下來,雖然額間巨癢無比,但只要內心不怕,不心生擔憂,還是可以忍受的。
張戩身體極速旋轉,他的額間越來越亮,越來越亮,突然,他的額間睜開了一隻大眼睛!
只見這眼:
鷹睛冰目洞妖邪
清俊沉斂穿雲芥
神武英才天賜眼
伐紂戩殃除惡孽
楊回微笑著點頭說道:
「好。戩兒,有了這隻眼睛,已成了三成。」
張戩也高興的說道:
「娘,那我是不是可以習武了?」
楊回卻伸出一隻手,呈阻止狀。
張戩問道:
「還是不行嗎?」
楊回讓張戩看她這隻手,問道:
「這是什麼?」
張戩說道:
「這是不行之意?」
楊回笑而不語。
張戩又說:
「請娘明示。」
楊回看著自己這隻手,問道:
「這是幾?」
「這是五啊娘。」
楊回笑著說道:
「呵呵,不懂五,難學武也。」
張戩若有所思……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