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5月03日】
申初。
新院這邊,只聽司禮星君唱道:
「醮~醴~」
玄玄上人坐在正堂,張友仁跪在玄玄上人面前。玄玄上人開口說道:
「乾主坤補,做坤著實不容易啊。兒啊,你日後定要愛護妻子,尊重妻子。若是不能為她著想,便是爾之罪矣。」
「謹遵嚴君教誨。」張友仁拜禮。
此時,天上的神吏又記道:
「……夫有三罪,一罪曰淫,消壽;二罪曰蔑,消福;三罪曰負,消祿……」
(有句話叫「萬惡淫為首」,是指淫罪的惡果最大,造的業最多,最難以承受。
秦始皇時期有些法度透露出天機。比如:「夫為寄豭,殺之無罪」。就是說如果丈夫違背婚姻的誓言,與人通姦,妻子殺了他不犯法。其實,很有道理。犯了淫罪的人,就是把自己放在了最卑微處,豭就是豬,牲口,誰也不把你當人看。誰都能打你罵你,沒有人尊重你,失去任何尊嚴。因為你犯了天條,違背了天道。
後來出現個詞叫「情深不壽」。一個人對男女之情看得太重了,他多半壽命不長。為甚麼呢?想想一個那麼看重男女之情的人,他色慾之心會淡嗎?情和欲是連著的。色慾之心重,就消壽。有人想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個壽,不僅指生命長短,也指身體健康,色慾心重者,沒有一個健康的,大多被病痛折磨。
所以說,淫罪,非常大的,不可小覷。
第二個罪叫蔑,就是輕蔑。就比如家暴啊,不尊重妻子啊,不把妻子當回事啊,太以自我為中心,太自私,這些都是蔑妻之罪。一個家庭,本來定的就是陽主陰補,陽就是說了算的,老天給的權利。但正因為丈夫說了算,你就更應該尊重弱者,尊重妻子,女子本弱,你不能欺負人家,你欺負人家是消自己福分的。
第三個負罪,負,貶義有辜負之意,正面有承負之意。與負相對應的是正。那麼在兩儀當中,陽當屬正,而非負。
如果一個男子屬性變成負,他就支撐不了一個家庭,他就不陽剛,他就更沒有辦法愛護妻子了。
男子的負之罪都包括什麼呢?
比如:不能養家餬口,不能保護妻子,不陽剛,懶惰,讓妻子不得已做男人的活兒等等,總之,就是男子必須擁有陽剛的屬性,當然陽剛也包括不斤斤計較,禮讓妻子等等,否則,就是你的罪。這個罪消祿,就是一般這樣不陽剛的男子,不會有財。
現在別有用心的人總拿什麼女子七出罪說事,說的好像古代男人沒一個好人,都非常陰險,女子都是受害者,被壓迫者一樣,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天道是約束所有人的,不分男女。你是男的,你就能胡作非為了嗎?你違背天道就沒有果報嗎?那不是笑話嗎?古人能不懂這些道理嗎?)
玄玄上人拿出一個精美的小壺來,斟了一玉舟的醴泉,起身,莊重的敬向上天,這一玉舟的醴泉飛向天邊,消失不見。
玄玄上人又斟了一玉舟的醴泉,遞給了張友仁。
張友仁一飲而盡,拜謝嚴君。
玄玄上人一看,這玉舟中的醴泉一滴無遺,全被張友仁喝了。玄玄上人很欣慰,很高興。因為玉舟,就是宇宙嘛,是一種好的預示。玄玄上人對張友仁說道:
「看來,為父的家業,吾兒都能繼承。」
(古代的禮儀,是不是很重要?都有深意在裡面。並且,眾神親自演繹婚姻文化,看起來寥寥幾句話,和人娶妻一樣,但每一句話都不是白說的。就比如剛才玄玄上人一上來就說,乾主坤補,那就是告訴天下的丈夫們,你要做主,要陽剛。又說愛護妻子,尊重妻子,懂愛護,就不犯負之罪,知尊重,就不犯蔑之罪,為她著想,自然能守好這個肉身,一個總能為妻子著想的丈夫,自然不會淫逸,因為你心裡想的是你的妻子啊!)
申正。
一切準備就緒,司禮星君莊重的唱道:
「親~迎~」
迎親隊伍終於可以出發了。
張友仁一出屋,向天上一看,滿天的神,擠得都無處下腳了。
張友仁也是人在修煉嘛,而且也只有十九歲。雖然從他臉上看不出來,但他心裡還是有些沾沾自喜:
我成親,這麼多神仙都來看,那我是不是挺「了不起」啊……
別院這邊,聽見前方有莊嚴的禮樂之聲,只聽屋裡的神說道:
「來了,鋪席關門吧。」
別院的院門口鋪了很長的一段綺筵(華麗的竹蓆),但院門關上了。楊回在裡面靜靜的等待……
這禮樂之聲越來越近,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院前。
只聽司禮星君唱道:
「三界玄黃 新元即啟
天穹地坤 皆作人身
定倫理綱常 正天地陰陽……」
此時,司禮星君一邊唱,鴻王和雁母一邊帶領小雁們,在天空中排字,排出了各種字體的「人」字。
天空中還有八條金龍在舞動。
一隻雪白色的鳳凰也帶領著很多小鳳凰在空中跳舞。
鴻與龍在東,雁與鳳在西。
張友仁頭戴金龍冠,一身玄纁色禮服,緩緩走上了綺筵。
司禮星君還在唱:
「……文定於歸昏義 天規法道律條
眾神親傳文化 德興中土華夏……」
周天子姬發看得非常震撼,他的文官也目不暇接……
酉初。
玉清天王來到門外,親自迎接佳婿。
張友仁見到天王行「天揖禮」,玉清天王行「土揖禮」。
玉清天王微笑著看著張友仁,眼睛裡流出一顆晶瑩的珠子。
玉清天王將這顆珠子托於掌心,不捨的看了又看,然後鄭重的將這顆明珠交與了張友仁。
這是將掌上明珠託付之意,張友仁也眼含淚花,單膝跪地,鄭重的雙手接過了這顆明珠,叫了一聲:
「岳父!」
此時,站在張友仁身後的周天子,也非常感動,流出了眼淚。
張友仁將這顆明珠小心翼翼的放在了胸口,鄭重的說道:
「請您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楊回的。」
玉清天王笑著一邊扶起張友仁,一邊說道:
「佳婿!佳婿呀!哈哈哈!」
此時,只聽天上的鳳一聲長鳴:
「喔~」
司禮星君莊嚴的唱道:
「出~閣~」
院門緩緩打開,只見楊回手持簾扇,端坐在金凰之上,眉目低垂,矜持羞澀。
此時,天上的八條金龍用龍身迅速編成了一張龍席。這龍席是方形的,左邊三個龍頭,右邊三個龍頭,尾部一個龍頭,前邊一個大龍頭。
編好之後,在天空懸浮。這時,一個大金轎輦徐徐從天上降下,落在這龍席之上。
此時的張友仁面對著楊回,行了個「時揖禮」,楊回還以「肅禮」。
此時,鴻與雁在空中排出了個大大的「人」字。
人字首部的一隻小雁飛向別院的屋頂,落了下來。
此時,司禮星君唱道:
「乘~輦~」
只見金凰載著楊回緩緩飛向空中,在西方盤旋了一圈,又向這龍輦飛來。
雪鳳開始歌唱,小鳳凰們開始跳舞。
天邊的緋霞繽紛美麗,只見兩縷最美的緋霞化成霞帔落於楊回肩頭。
這時,金凰已載楊回至了龍輦轎口,張友仁正站在轎口等待。
此時,金凰迅速變小,落在了楊回冠上的山茶花座上,變成了一頂鳳冠。
霞帔披在肩頭,寓意「端」,鳳冠戴在頭上,寓意「莊」。這是告訴女子婚後,要端莊持重。
張友仁向楊回又行了個時揖禮,請楊回上轎,楊回還禮後,張友仁扶她上了龍輦。
此時,張友仁向天上眾神行了天揖禮,又向下界眾生行了土揖禮。
隨後,便將曛袍一扶,跨上龍脊。此時只聽司禮星君唱道:
「起~轎~」
張友仁載著楊回,馭龍飛行。
他們穿越層層空間,繞了三界表面空間三圈。一圈正陰陽,兩圈和兩儀,三圈示三界。
楊回在龍輦中,也是心潮澎湃,因為她剛剛也看到好多的神在天上,都在看著她。她也是人在修煉嘛,所以也不免起了歡喜之心。
戌初。
龍輦落至張府新院門口,門口也鋪著長長的綺筵。
張友仁扶楊回下了轎輦,走上了綺筵。月神持著一盞明燈為他們照明,花仙給她們撒花,好多土地郎(土地公的孩子)在地上歡快的跑著,並向天空放著絢爛的煙花。
一時間,張家灣夜如白晝,燈火通明。
只聽司禮星君唱道:
「沃~盥~」
洮盉鳥飛致他二人的面前,一張嘴便流出甘露來。
他二人用甘露洗手,小土地郎們在土中露出小腦袋張嘴接著喝。
沃盥之後,他二人緩緩走至祠堂門口,張友仁進去上香,楊回在門口等候。
(這裡解釋一件事,古代女子是不能進祠堂的。為甚麼?因為是對女子的保護。祠堂裡多供奉先祖,故去的人。所以祠堂裡是有陰魂待在那裡的,女子體弱,進入那裡,很容易招來附體或一些其它另外空間的東西。
再說,男子能做的事,女子非要去做嗎?他代替你去祭祖、去幹活兒不好嗎?那又不是個什麼風景秀麗的地方,你進去干什麼呀?不去,不承擔那份責任,享受女子該享受的清閒不好嗎?進祠堂的女子都是犯了罪的,去祠堂受罰。古代女子從沒有因為自己不能進祠堂而覺得心裡不平衡,覺得受歧視,反而是現在別有用心之人為了刻意摸黑傳統文化,故意煽動現在不懂文化之人的情緒罷了。)
片刻,張友仁出來後,司禮星君唱道:
「一叩~天地~」
張友仁和楊回一起對著天行「三禮九叩大禮」。
行過禮之後,張友仁楊回又走入正堂,見玄玄上人坐在堂前。
只聽司禮星君唱道:
「二拜~高堂~」
張友仁與楊回對玄玄上人行稽首禮。
司禮星君又唱道:
「夫妻~揖禮~」
張友仁對楊回行空首禮,楊回行肅禮。
(現在人說拜堂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雖然這個拜字有不同的含義,但天地、高堂、夫妻,都用拜字,就體現不出尊卑來。導致後世婚禮中,人們拜天地、高堂和夫妻之間,竟都用同一種禮節,那怎麼能行呢?
特別是表現在對於天地不尊敬,天地是神明啊,是老天爺呀,怎麼能和人一樣對待呢?這是尊卑不分哪。
所以,對天地要行最尊貴之禮,儒家也出自道家,道家在重要日子,對神明最尊貴的禮就是「三禮九叩」。
而對於人,最尊貴的禮節就是稽首禮。
夫妻之間,是平等的,所以相互揖禮。
這樣,尊卑就體現出來了。
尊卑要是無序了,人間不就亂套了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不完了嗎?所以,神要人重禮,要尊卑有序,這樣天下才能安定。
這裡再說一下,平等不是平均,平均是男女都做一樣的事,那這就不對了。男女不該做同樣的事,男人有男人該做的,女人有女人該做的,不平均不代表不平等。)
此時楊回手中的初透水簾扇,忽然化作清水,鑲入楊回面中。從此,楊回的臉上再也沒有過疾言厲色。
這時,幾個人搬來一張桌子,桌子上只有一種食物,一碗粟。還有兩雙筷子。張友仁與楊回對坐。
只聽司禮星君唱道:
「同~牢~」
他倆拿起自己的筷子,各自在碗中夾了一口粟,放在了口中。
(同牢禮的同牢,真就是同一個牢房的意思,不是指同吃一個牲畜。為甚麼呢?無神論就很難理解了,人間,就是個「大牢」嘛,人都是有罪被困在這裡,等待機緣,得大法,好返本歸真,修回去。所以,人間的夫妻,真的是有同牢之誼。
為甚麼吃粟,粟是一種糧食。粟同「宿」的音,那意思是你們兩個要一起在紅塵中,地球上,食宿。)
楊回看了看張友仁,張友仁看了看楊回,他倆抿嘴一笑,看來歡喜心都起的不小。
這時,他們桌子的粟撤去了,換上了兩瓣卺(葫蘆),裡面裝著匏瓜酒。
他們倆美滋滋的,剛要拿起卺,就聽天上的神吏嚴肅的說道:
「張友仁楊回,已拜過天地神明,立下誓言,禮成之後,結為夫婦。若今後因己之私,廢誓毀約,天誅地滅!」
「因己之私,廢誓毀約,地滅天誅!」另一神吏又喊道。
「廢誓毀約,地滅天誅!」神吏們又一齊喊道。
張友仁楊回聽到了神們嚴肅的話,上揚的嘴角漸漸垂下……
此時,聽到這些話的還有周天子姬發。
周天子非常震驚,他知道婚姻是一件大事,但沒想到若為了一己之私,廢誓毀婚,竟有這麼大的罪!這令他不寒而慄。
是呀,你以為神是來參加你們的婚禮嗎?當然不僅僅是了,他們也是來見證誓言的。
婚姻,只要拜過了天地,那就是對神明發下了誓言。
但凡是誓言,任何誓言,都是極其嚴肅的,極其嚴肅。
所以說古人對婚姻非常重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多麼重要。沒有家,哪有國呀?國是一個個家庭組成的。沒有家,也就沒有人類的繁衍。家風關係到世風,世風也是由一個個家風組成的。
此時,只聽司禮星君又唱道:
「合~卺~」
這是婚禮的最後一步了,合卺。
張友仁楊回還沒緩過神來,只聽贊侍小聲喊道:
「新郎!新娘!合卺了!」
楊回用右手拿起卺酒,因手抖的厲害,酒差點灑了出來,她又趕緊用左手端住卺的另一端。
她一看張友仁,汗珠子也從頭上滾下來。
在場的常人,也發現新郎新娘好像不似剛才歡喜,但周天子知道,他們為甚麼一個手抖,一個流汗。
楊回和張友仁都端起卺酒,他倆相互對視,眼神中由恐懼,漸漸變得堅定。
他倆都知道,喝了這酒,就必須是一輩子的夫妻!
這一口酒下肚,喝的哪是你儂我儂,情情愛愛呀?那情情愛愛怎能與婚姻的莊嚴相比呢?婚姻,是各自用嚴肅誓言換來的兩相結合。
這一口合卺酒,喝的是肝膽相照,生死相依!
此時,張友仁與楊回都各自堅定了對婚姻的信念,他們倆對視一眼,互相堅定的點了點頭,舉起卺酒,一飲而盡!
好苦。
這是楊回的心聲,也是張友仁的心聲。
匏瓜釀酒,自是又苦又澀。就像這人間,誰不是苦大於甜。夫妻,就要一起在紅塵苦海中修煉,肝膽相照。
「禮~成~」
……
眾神親自演繹文化,留給人間關於婚姻的正理。周天子姬發的文官們,記錄了這場婚禮的盛宴,所以,周朝對婚禮有著明確的制度與規範。而天上的神吏,也通過元始天尊、鴻鈞老祖、張友仁與楊回的種種演繹中,總結了人間關於婚姻、陰陽結合的天規天條。
地上的人記錄的是文化,天上的神總結的是天條。中土的神傳文化,直接對應著天上的天條。背棄文化,就等於讓人觸犯天條。讓整個中國的人都背棄中華民族的神傳文化,那就是叫所有的中國人,都觸犯天條,意在毀滅所有的中國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