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的瘟疫之災

顧溫


【正見網2025年05月11日】

清朝的袁枚曾寫一部《子不語》。裡面記錄了一段關於疫情的故事。裡面提到在祖先的懇求下,留下了這家人的一個血脈。

雍正壬子年的冬天,杭州有一位徐姓的人家把女兒嫁給某家。按杭州的習俗,新婚滿月後夫妻要一起回娘家,這個叫回門禮。

這天,女婿在徐家喝酒,徐家將他的床鋪安排在樓下。女婿躺在床上,沒來得及睡著,就聽見樓梯上有腳步聲,看見四人下樓,立在燈前,一人頭戴紗帽身穿紅衣,一人頭戴方巾身穿道服,另外兩人頭戴暖帽身穿皮袍,相互發出嘆息。

不一會兒,有五個身穿女裝的人到來,在燈前掩面哭泣。有一位歲數大的婦人指著床帳中說道:「可以託付給這個人。」戴紗帽的人搖手說道:「沒用。」並哭著說:「我應該求張先生給我們留一條血脈。」彼此互相勸慰,有的坐著,有的走來走去。

女婿害怕極了,不敢出聲。等到五更天,這些人才相互攙扶著上樓。桌子下面突然出現一個黑面人,急匆匆走上樓梯,挽住穿紅衣服的人說道:「難道不能為我留一條血脈。」紅衣人答應了。這時雞已經叫了,黑面人又跑回桌子下面。

女婿等到天色微微發亮,就穿衣去裡屋,詢問樓上是什麼人住的地方,徐家人回答道:「新年供奉著祖先們的神像,沒有人居住。」女婿上樓觀看神像,服裝打扮和自己晚上看見的相同,心中不明所以,因此沒有將事情說給別人聽。

之前,徐家三個兒子都跟隨張有虔先生學習。這一年,張先生在松江教學,五月中旬,因為母親生病回家,所以讓自己的學生去代課。徐家因為富貴,所以都不想去,張先生一定要讓他們去,家主這才讓第三個兒子前往。有一位叫阿壽的,是僕人的兒子,一向很小心地侍奉張先生,因此被命令和徐家三兒子一起前往。

主僕二人出門後,不到二十天,杭州爆發了瘟疫,徐家一家上下十二口人,死了十人,只有三兒子和阿壽因為外出得以存活。

三兒子聽說事情後回來奔喪,女婿這才把自己那天的所見告訴他。三兒子聽說後一陣愕然,說道:「阿壽的父親名叫阿黑,這是因為他臉黑的原因。您看見的那個從桌子下出來的人就是他。」

中國人有拜祭祖先的習慣。很多人還會振振有詞的懇求祖先保佑自己的家人安康幸福。看來真的是有道理的。但我們也看到一個理,就是如果這家人做了非常不好的事情,祖先也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做好事,也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後代負責。今天很多人為了一點利益,而去污衊大法、迫害大法弟子。傷害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兒孫們的前途。

原文:
雍正壬子冬,杭城徐姓嫁女某家。杭俗:彌月行雙回門禮。是日,婿飲於徐,徐為設榻廳樓下。婿就帳未寢,聞樓梯有行步聲,見四人下樓立燈前:一紗帽朱衣,一方巾道服,餘二人皆暖帽皮袍,相與嘆息。少頃,有女裝者五人,亦來掩泣於燈前。有高年婦人指帳中曰:「可托此人?」紗帽者搖手曰:「無濟。」且泣曰:「吾當求張先生存吾門一線耳。」互相勸慰,或坐或行。婿悸極,不能出聲。迨五鼓,方相扶上樓。桌下忽走出一黑面人,急上梯挽紅衣者曰:「獨不能為我留一線耶!」紅衣者唯唯。時雞已鳴,黑面人奔桌下去。婿候窗微亮,披衣入內,叩樓上何人所居,曰:「新年供祖先神像,無人住也。」婿上樓觀像,衣飾狀貌與所見不同,心不解所以,秘而不言。
先是,徐家三子皆受業於張有虔先生,是年,張館松江 。五月中,以母病歸,乞其弟子往權館。徐故富家,皆不欲出。張強之,主人命第三子往。有阿壽者,奴產子也,向事張謹,因命同往。主僕出門,未二十日,杭州蝦蟆瘟大作。徐一家上下十二口,死者十人,惟第三子與阿壽以外出故免。聞喪,歸。婿以所見語之,徐愕然曰:「阿壽之父名阿黑,以面黑故也,君所見從桌下出者是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