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4月26日】
劉子壯,明末清初人物,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卒於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字「克猷(yóu)」,號「稚川」,是湖北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人。他是清朝的第一位湖北籍狀元。按照古籍的記載,他的一生其實早有定數,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簡介一下這方面的資料。
劉子壯少年時就很有讀書天賦,可以一目數行,過目不忘,文章寫的很好,明崇禎庚午(公元1630年)鄉試中舉。中舉後,他做了一個夢,夢中有神靈告訴他:你必須等到朱之弼(bì)作會試主考官時,才能考中。
夢醒後,他查遍當朝官員,沒有一個叫朱之弼的。後來他赴京參加考試時,偶爾走出寓所散步,見到數個童子放學回家,從他的寓所門口經過,其中一個童子氣質特別清秀出眾,就好奇的上前與他握著手談話。不經意間看到這個童子的書上寫的名字:朱之弼,劉子壯頓時心中大驚,難道這個小童子就是將來錄取我當貢士的主考官?於是找理由,跟著童子一起去了他的家,童子的父親是開柴廠的,以售賣木柴維生。劉子壯臨別時贈送了一些筆硯等物,資助童子讀書。
在此簡介下科舉的四個階段,第一級考試叫院試或童生試,通過者稱為秀才或生員;第二階段考試叫鄉試,考中者稱舉人,具備做官資格;第三階段考試叫會試,考中者稱貢士,有資格參加殿試;第四階段考試叫殿試,考中者稱進士,第一名叫狀元。
後來劉子壯參加會試果然未能考過,接著明末流民四起,各處都有起義造反的,劉子壯相信神靈的預言,就一直沒有赴京趕考。到了清朝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己丑科考試開始了,劉子壯赴京參考。此時朱之弼(公元1621—1687年)已在三年前中了進士,在朝為官,正好當此屆科舉會試的房官。房官就是閱卷官,給考卷加批薦後,再由主考官審閱定名次。劉子壯的試卷被朱之弼列為首卷,順利成為貢士,接著參加殿試,策論符合順治皇帝心意,被欽定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狀元。
劉子壯赴京城科考前,在家鄉時還有一件奇事發生。黃州當地張某之子病重,有低靈鬼物趁機鬧騰,聚集在周圍索要紙錢、飯食,恰好劉子壯推門而入,群鬼驚叫:狀元來了!趕快避開。於是群鬼離開,離開時一老鬼嘲諷說:沒有紗帽戴的狀元,我怕他幹啥?後來劉子壯當了清朝的狀元,大家才明白:明朝官員戴的是烏紗帽,劉子壯是清朝的狀元,戴的是頂戴花翎,劉子壯果然是沒有紗帽戴的狀元。原來一切早有定數。
順治六年,劉子壯剛到北京時,住在黃岡會館裡。當晚,他夢見一個從天而降的神人,樣貌看起來像人間畫中的掌管科舉文運的魁星,神人連續稱他為「狀元」。劉子壯在夢中先是驚訝,然後連忙起身拜謝、推辭,神人說:天數已定,何必推辭。果然這次科舉,在會試上被考官朱之弼極力推薦,在殿試上又被皇帝看中,當了狀元。之後,劉子壯入職翰林院,不久劉子壯又在夢中看到神人對他說:你雖為狀元,但官位不及五品,壽命也不及五十歲,如果有幸遇到「覃(tán)恩」,也就是帝王在慶典或特殊時期頒布的恩赦,可能會成為從五品。劉子壯深信夢中神人所言,知道自己仕途上不會有什麼作為,於是急忙上書辭職回故鄉。回鄉後第二年,他就病逝了,享年四十三歲。
劉子壯臨死前命家人開窗,仰頭看著天說:有天樂來迎接我回天了,我要離開人間了。過了會又說:我是東華真君的三弟子,今天被召回天上復職了。劉子壯生前一直按勸善書《功過格》的要求,力行善事,品行猶如古代君子一般。
劉子壯一生在科舉和仕途上的遭遇,都有神人在夢中提前預告給他,可見人的一生是提前就定好的。劉子壯去世前還向家人透露了他生命的來歷和歸處:他是東華真君的三弟子投胎而來,肉身的死亡只不過是元神回天復職罷了。可見人的生命不止一世,死亡絕不是真正生命的結束,反而是下一階段的開始,人死絕不如燈滅。從劉子壯的人生經歷中可知冥冥之中早有定數,所以另外空間的生命,那些神人,甚至是鬼物,才能提前看到。
一個人的人生是如此,社會的變化也是如此。現在很多修煉人之所以告知世人:「天滅中共」,就是因為他們通過修煉,預知了下一步社會的大變動、大劫數,這也是中共貪腐橫行,自己作死導致的惡報。凡是能退出中共黨、團、隊的人,都不在劫數中;而最後始終不願退出中共一切組織的人,則是在劫難逃、在數難逃,面臨著和中共一起遭天滅的可悲命運。這就是有定數又有變數的道理,中共遭天滅是定數,誰能退出中共免遭劫難,就是其中的變數,也是個人的選擇,和上天的慈悲救度。
資料來源:
民國 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清朝 袁枚《續子不語》、清朝 王士禛《居易錄》
《清代名人軼事》原文:劉子壯,字克猷,湖北黃岡人。少穎慧,讀書一目數行,屬文奇肆,中崇禎庚午舉人。領薦後,夢神告之曰:「爾須朱之弼作房官,方中春榜。」及至京,偶出寓散步,見數童子攜書包,經其門,一童子特秀出,執手與談,見其書上,寫學名朱之弼,大驚。隨至其家,其父乃開柴廠者。贈筆硯數事,珍重而別。後遭流寇之亂,不赴春官,及清朝順治己丑會試,朱之弼已為分榜,得首卷,即劉也。讀此知窮達有命,遲早亦有定數,為之慨然。先時廷對策,俱用四六。順治己丑科,世祖居軒策士,命勿用四六舊套,劉子壯對策稱旨,欽定一甲第一名。
《續子不語》原文:明末,湖廣黃岡州張某之子病重,為鬼所迷。一鬼既集,群鬼皆至,索飯索紙錢者紛集於門。適劉克猷先生推門而入,群鬼驚曰:「狀元來了!我輩且避。」一老鬼走矣,回頭笑曰:「沒紗帽戴的狀元,吾何懼哉?」病人恰愈,眾人不解。後劉中本朝狀元,方悟老鬼之揶揄也。
《居易錄》原文:劉修撰克猷(子壯),中明崇禎庚午舉人。困於公車,至順治己丑赴會試。初入京,居黃岡會館。是夜,夢一神人,自空而下,類人間所繪畫魁星者,連呼狀元。劉驚起遜謝,顧曰:「數定矣,何遜謝為?」是科,遂捷南宮,殿試果及第第一。既入翰林,又一夕,夢人告曰:「君雖狀元及第,然官不過五品,年不過五十,時遇覃恩,加一級,為從五品。」急請告歸,歸未久,病卒,年四十有三。卒時,命家人洞開窗戶,仰視曰:「天樂迎我,我逝矣。」又曰:「我東華真君第三弟子也,今召復故位耳。」劉生平力行功過格,制行不減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