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正述:夏之五:大禹治水 克竟其功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研究組


【正見網2017年03月16日】

夏朝:大禹時代之四

大禹治水 克竟其功

大禹治水的地域是極其廣大的。

“禹東至榑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攢樹之所,㨉天之山,鳥谷、青丘之鄉,黑齒之國;南至交阯、孫朴、續樠之國,丹粟、漆樹、沸水、漂漂、九陽之山,羽人、裸民之處,不死之鄉;西至三危之國,巫山之下,飲露、吸氣之民,積金之山,共肱、一臂、三面之鄉;北至人正之國,夏海之窮,衡山之上,犬戎之國,夸父之野,禺彊之所,積水、積石之山。”

這裡的共肱、羽人、積石之山、黑齒之國、榑木、青丘之鄉等地都是《山海經》中出現的地名。《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大禹治水的故事,如大禹殺共工相柳,積石成山,聖王時代治水的場景移到了崑崙山巔。這些地名和禹貢中所記載的地名上下對應,更和神禹創世的內涵相呼應,擘畫出大禹治水的宏大場景。合而觀之,可印證大禹治水橫跨的版圖之大,上天下地,自成一體系。

《尚書‧禹貢》中也詳述了大禹治水導山的疆域所及和各山川之名。禹曾治弱水、黑水、河水、漾水、江水、淮水、渭水、洛水等九條河流,涉及的地域遍及九州,包括今青海、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北、湖南、四川、江蘇等地。大禹治理過的山也遍布九州,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

黃河

“上古時代,龍門山尚未開鑿,呂粱山尚未打通,黃河從孟門山漫過,大水泛濫橫流,丘陵、沃野、平原、高山全部淹沒在大水中,人們把它叫做‘鴻水’。於是禹疏通黃河,導引長江,築起堤防,使洪水消退,拯救的諸國部落有一千八百多個。這都是禹的功績啊!為百姓辛苦操勞而不以為苦,沒有誰能比得上大禹了。”
Hukou_Waterfall
《尚書‧禹貢》中提到“蓋河漩渦,如一壺然”,黃河壺口瀑布。(Leruswing/維基百科)

“(大禹)疏導黃河,從積石山開始,到達龍門山;再向南到達華山的北面;再向東到達砥柱山;又向東到達孟津;又向東經過洛水黃河匯流的地方,到了大分伾山;然後向北經過降水,到達大陸澤。於是黃河又向北分為九條河,而後匯成大河。這條大河迎著湧入大陸的海潮奔流入大海,又叫逆河。”

“神州大地上,河川一條條流入河道。大禹梳理過的這些河流都可以行舟,有多餘的水就用來灌溉,百姓都分享水渠帶來的好處。治水所經過的地方往往引水來灌溉田疇,通向四方田畝的白花花的溝渠有千條、萬條,無以計數。”

積石山

大禹治水有一個震撼式的開端,這就是積石山。積石峽壯麗雄渾,是大禹治水的源頭。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

大禹一邊治水,一邊整治山岩,積石成山,並為山川命名,給山林做標識,並且以成熟的技術測量山的高度和土地面積,這是上古時代一次規模最為龐大的國土測量。

積石山之名使我們想起前邊提到的大禹治水時,隨著他在後邊搖曳前行的神龜,神龜背上馱的息壤。大禹治水之時,把神龜背上的息壤拿來填平九淵,加高丘陵,造出九座高山來。在這裡,“九”只是一個代表數字,表示眾多的意思。大禹治水,同時也是上古時代重整山河、造山填淵的一段歷史。

大禹治水時經過另一座積石山,卻不是大禹所堆砌出來的,而是黃河出山前一座崢嶸的神山,藏語叫阿尼瑪卿山,即黃河之祖,屬於崑崙山系,主峰海拔約六千多尺,由紅砂岩構成,紅岩在陽光下返照,巍峨崢嶸 。“積石山在金城西南,河所經也。”(《史記‧集解》)

《山海經》中的積石山更是富於傳奇色彩,山中蘊藏了萬物寶藏,儼然一座神話之山。“(軒轅之丘)又西三百,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 積石山和黃帝居住的軒轅之丘相隔不過三百裡,相傳女媧補天也是在這裡。

“(大禹)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 從古代起,黃河谷地穿過積石峽谷,浩浩蕩蕩離開青藏高原進入黃土高原。四千多年前,禹王領著各部落的十二師,人數最多可達三萬人,鑿開高峻的積石山。積石山紅岩裂開來,黃河從神話之鄉崑崙山奔瀉而下,一路上浩浩蕩蕩向黃土高原奔流而去。

開龍門

龍門是大禹治水的另一個裡程碑。今陝西韓城及山西河津之間的龍門峽谷是一陡峭的險境,大禹在這兒鑿開山崖,山崖上斧鑿之跡歷歷在目,咆哮的黃河躍過鬼斧神工、猶如誰拿斧劈出來的龍門,滾滾向南而逝。

傳說禹王和眾人來到了龍門山,面對高聳的懸崖峭壁,大禹苦無對策。這時,龍門山腳坍塌出一個深幽的地穴。大禹深入地穴,遇到一位神人。神人目光炯炯,口出良言,又贈與大禹一個神奇的玉簡,並囑咐:“這一玉簡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時之數,可以度量天地。”

獲得了來自神的寶貴禮物,大禹如虎添翼。他以玉簡的丈量為基準,在龍門山開鑿出寬八十步的龍門水道,龍門兩岸巨岩壁立,如刀削一般,遠望去有如一座通天的石門。巨門之中,濁水筆直奔流而下,朝南一路奔去。為了紀念大禹的功績,龍門又叫“禹門”。

大禹開鑿龍門,使黃河水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孟津;黃河自黃土高原流到平原後,又鑿通兩道河渠,使河水東流;到下游後,又疏通多道河流,一路奔赴向東而流入渤海。

中流砥柱

另外,在今天河南三門峽黃河中央佇立著一座巨石島,島形高挑優美,如一座古典的圓柱,島之頂端樹冠覆蓋,島之腰間雲霧纏繞,宛如山水畫中的仙山。這就是大禹治水的另一遺址,著名的砥柱山。

相傳為了引導洪水,大禹鑿開了巨石島兩側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去。“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於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大禹治理砥柱山,留下了中流砥柱這一典故。一直到今天,詩意飄然的砥柱山屹立在奔流的黃河河心,宛如一座來自古代、遺世而獨立的水上仙島。

在今天的漢地,似積石山、砥柱山這樣大禹治水的遺蹟到處可見,再加上民間形形色色的節慶儀式和傳說,大禹治水其實是神州大地上一部活生生的歷史,脈搏血溫清晰可感。

大禹治水 克竟其功

大禹一生劬勞勤懇,把心思全放在治水上。曾三次經過家門而不入,不但娶媳婦後四天就出門遠行,就連女嬌生子、兒子呱呱落地時也不曾回家探望。啟誕生的時候,大禹正在遠方治水,回家時啟已七八歲了。

古籍中記載著大禹治水忘家的故事

《史記‧夏本紀》上寫道:禹對舜帝說:“我娶了塗山氏,生啟的時候我也沒有探望,正是因為這樣,才能成就治理水土的大功。”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上寫道:“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嬌生子啟。啟生不見父,晝夕呱呱啼泣。”

由於常年在外,烈風烈日暴雨使大禹膚色黧黑,面容枯瘦。《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描述道:“神農憔悴,堯帝清癯,舜帝黴黑,而禹王手腳上長繭。這樣看來,聖人君王為百姓而憂慮操勞,十分的厲害。”

“捧一爵酒,臉上不會顯得吃力,但要拿起一石重的酒樽,就免不了出汗,何況是擔起天下的憂慮、負起海內外諸事呢?這擔子比一樽酒可重得多!再說,聖人不以自己低賤為恥,卻為了不能實行道而慚愧;聖人不憂慮自己命短,卻為百姓的窮困而憂愁。所以夏禹治水是把自己的身體作為犧牲,在陽盱河邊祈禱神靈消除災難。”

大禹憂苦劬勞在每一條泛濫的江河水畔,把生命獻給神靈,以獲得眾民的安居;把自己疲憊的身軀獻給神靈,以保住眾民的生命。

在這樣的努力下,大禹率領著數萬徒眾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十三年中走遍了神州大地,終於把洪水引導入一道道蜿蜒的河川,向東流入了大海。大地上泛濫的大水一寸寸朝下退,退出了地表,納入了河流湖泊。土地裸露了出來,大禹治水終告完成。

大禹治水成功,東臨大海,西至沙漠,從北到南,天子的聲威達到了四方荒漠遼遠的邊界。為了嘉勉禹治水有功,舜帝賜給他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天下從此太平安定。大禹也因此被封為夏伯,後來建都陽城,是為夏後氏。天下也都推崇大禹“明尺度”“和音樂”,尊他為山川的神主,也就是代山川之神在人間施行命令的帝王。舜帝還要把禹推薦給上天,讓他成為帝位的繼承人。

神州大地上,大水消歇,大地上又重新恢復了秩序,人類新一輪的文明生機盎然。為了慶賀治水大功告成,大禹特命皋陶作大曲《夏籥》九成在祭壇上演奏,以昭明治水的功業。這就是赫赫有名、流傳千古的《大夏》,是古代的六樂之一。大水消歇,莊嚴威武的《夏籥》在夏王國的祭壇上響起,竹管排列的龠發出來風一般奇妙的樂音,筆直傳上了九霄。在淨化了的天地中,在莊嚴典麗的上古雅樂中,天地之間人神共鑒著:大禹治水克竟其功。#

參考文獻:
1. 《山海經》
2. 《尚書正義》
3. 《呂氏春秋》
4. 《史記‧三家注》
5. 《拾遺記 》
6. 《淮南子》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