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法介紹(十六):冬至

史珂 整理


【正見網2002年12月31日】

每年12月22日前後,太陽位置到達黃經270度時為冬至節氣。《月令七十二候肌集解》書說:「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是反映季節變化的節氣之一。冬至這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越向高緯白天越短而黑夜越長,到北極圈以內,則終日為夜。過了冬至,太陽光直射點開始向北半球移動,所以北半球的白天逐漸加長,黑夜逐漸縮短。而南半球則相反。

俗話說:「不過冬至不冷」。冬至日,氣溫還不是最低的時候,冬至過後,氣溫在一段時間內會繼續下降。因此,中國民間把冬至過後的日子稱作「數九寒天」,並編成"冬九九歌"來描述冬至後的氣候變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把冬至日作為數九的第一天,之後共描述了九九八十一天的天氣由冷到最冷再逐漸轉暖的變化及物候現象。從九九歌中可看出,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時期,故民間有「冷在三九」或「三九嚴寒」的說法。

冬至節的由來

古代,人們對冬至非常重視。冬至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被確定了,從殷周到秦朝,都以冬至為歲首。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宋朝以後,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人們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拜節。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故冬至歷來有「亞歲」之稱。《清嘉錄》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呼為「冬至節」。 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關於冬至的傳說

《燕京歲時記》說:「冬至,民間不為節,唯食餛飩而已。」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冬至講究吃餛飩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而能過上太平歲月。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後來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耳。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371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