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學研究之我見(下)

章冬


【正見網2003年08月19日】

(三)

人生命的構成中,具有複雜生理功能的肉體僅是個外殼,多變莫測的大腦也只是個加工廠。人在清醒理智的情況下,真正支配人的是人的主元神。當然人還有副元神,同時人還有三魂七魄,還有從父母那遺傳來的兩種因素,等等。同時,人在後天成長過程中,在頭腦中形成了許多觀念,還養成許多的執著,以至還形成許多思想業力等等。這些東西都在人的思想活動中的不同情況下,不同程度地起著作用。所以,人的思想是相當複雜的。

那末,人的思想活動真的沒法把握嗎?也不是,一定程度下,是可以認識並預測的。人的本性和人類共有的情感、共有的理念,還有人的執著,人的觀念等引起的思想、行為活動在一些正常情況下是有一定規律的。以至可以認識並能把握的。

下面就從不同側面簡要地談談。

(a)有這麼一段歷史故事:相傳清朝皇帝乾隆微服私訪,走到一片紅高粱地邊,見到紅高粱正是開花曬米的季節,長勢喜人,皇帝一時高興,便順手摺了一支拿在手裡欣賞。正在高興之時,被農村一位老太太碰見,老太太毫不客氣的說:你這位先生(指乾隆帝)好不曉理,這高粱正是曬米的季節,你折下來可不可惜?這一穗高粱要打好多高粱的,我們種地就盼個好收成,你知道有多難啊?!乾隆帝被老太太數落得無言以對,只好趕緊陪禮道歉。乾隆帝回到京城,在一天早朝為大臣們出了一道考題曰:這世上什麼東西最重?眾大臣說金、說鉛,等眾說紛紛。帝曰:差矣。你們說的都不對,這世上唯有理最重,誰也搬不動它。然後把自己遇到的事說了一遍,並說我作為一國之君,為了一穗紅高粱,竟被一位農村老太太美美數落一頓,無言以對,就是因為老太太有理。這「理」字誰也搬不動的。古往今來,有理才能走遍天下。[1]

這段故事說明什麼呢?在正常的心態下,在正常情況下,人類都是遵守著人類共有的情感和理念的。

在心理學界還有這麼個故事:「四個年歲相仿,氣質相近的人正乘坐同一輛車出行。在某一個歇息處他們被告知有一個人剛剛死於意外。其中一人沒什麼反應。第二個人雖然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但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第三個無論是表情還是心裡都很悲傷。第四個人被悲痛所包圍,又掉眼淚又抽泣,還夾雜著嚎叫。為甚麼這四個人的反應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在一個方面他們是相同的:他們都聽到了一個消息。第一個人是外國人,他並不明白消息的內容。第二個人從來沒有遇見過那個病人,因此不可能對他產生特殊的看法。第三個人經常在社交和商業場合遇到那個病人並對他相當尊敬。而第四個人是死者的弟弟,與死者有著與生俱來的以及其它方面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不管學者怎麼去定義、研究、分析、爭論這四個人的細微的心理活動如何,實際上這只是人在正常狀態下,人的正常情感表現而已。其它的,如人的被認可的心理,榮譽感,從眾心理等等都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動,心理欲求。正確地認識,合理地運用是完全可能的。

(b)古往今來,有許多計謀和一些典型的成功戰例,都是巧妙地利用或反利用了人的觀念、即人所認為的常識造成的。

在《瞞天過海》之計中說,「陰謀作為,不能於背時秘處行之。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為也」。例如, 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這陳國乃是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建國,定國號為陳,建都城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歷陽(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縣一帶地方)集中。還特令三軍集中時,必須大列旗幟,遍支警帳,張揚聲勢,以迷惑陳國。果真陳國難辨虛實,起初以為大軍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準備迎敵面戰。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陳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隊。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竟然也司空見慣,戒備鬆懈。直到隋將賀若弼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猝不及防,遂一舉拔取陳國的南徐州(今天的講蘇省鎮江市一帶)。這就是一方的舉動反覆重複,故意使對方形成其習以為常的觀念,然後再反其觀念而行之,一舉成功。

還一個很有寓意的例子是,從小被鐵鏈子鎖住的小象,當拚命掙扎、掙脫無濟於事後,長大了力大如山時,一根不粗的麻繩栓在腿上,就能把它栓得規規矩矩。因為它再也不會去干那種自己認為的枉費心機的,想掙脫束縛獲得自由的傻事了。

(d)在此還想討論一種情況,就是眾心一向的心理。實際這種現象就是天象的變化帶動的。天人合一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人本身就是宇宙的產物,或者說是宇宙存在的一部分,那這一層生命的運動規律,這一層物質的運動規律、演化發展不可能獨立於宇宙之外,必然與整個宇宙運動、演化相聯繫。所以通過觀測天象變化能夠預測人間社會形式的變化。中國史書對方面記載的相當多。不但事前預言,還有事後相驗。其實古代各朝各代皇帝都把觀天象一事看得很重要,從下面幾條摘錄中即可知一斑。

「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則之。」昔者高宗、成王感於醃雉暴風之變,修身自改而享豐昌之福也;逮秦皇帝即位,彗星四見,蝗蟲蔽天,冬雷夏凍,石隕東郡,大人出臨洮,妖孽並見,熒惑守心,星?大角,大角以亡;終不能改。二世立,又重其惡;及即位,日月薄蝕,山林淪亡,辰星出於四孟,太白經天而行,無雲而雷,枉矢夜光,熒惑襲月,孽火燒宮,野禽戲庭,都門內崩。天變動於上,群臣昏於朝,百姓亂於下,遂不察,是以亡也。」---劉向《說苑》---- 卷十八---《辨物》

「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YA,於是有地震。今三川震,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溢而壯,陰源必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足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雒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如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川竭山必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紀。」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滅,周乃東遷。」 ---劉向《說苑》---- 卷十八---《辨物》

「齊大旱之時,景公召群臣問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飢色,吾使人卜之,崇在高山廣水,寡人慾少賦斂以祠靈山可乎?」群臣莫對。晏子進曰:「不可,祠此無益也。夫靈山固以石為身,以草木為發;天久不雨,發將焦,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祠之無益。」景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祠此無益也。夫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鱉為民;天久不雨,水泉將下,百川竭,國將亡,民將滅矣,彼獨不用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為之奈何?」晏子曰:「君誠避宮殿暴露,與靈山河伯共憂;其幸而雨乎!」於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盡得種樹。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無用乎?其惟右德也!」 ---《劉向說苑》---- 卷十八---《辨物》

人類的歷史啊,站在更宏觀的角度看,把歷史的長河濃縮在一日之內,會發現那就是一場戲,那劇情的發展誰在導演?再翻開古今預言,細細推敲驗看,也許你會醒悟幡然。

參考資料

1。明心網,《乾隆微服私訪--「理」最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