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隨筆:做人第一,學問第二

陸忍


【正見網2018年09月03日】

孔子在《論語•學而》中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第二位。事實上,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都非常重視德育。
    
作為一個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有修為、有教養,這比有文化更重要。一個人學業上的缺陷,也許只會影響他一時,而做人上的缺陷,卻可能影響他一生。
    
古人云:「德教為先,修身為本。」就國家而言,「德者,國之基也」;就集體而言,「德者,民之信也」;就個人而言,「德者,才之帥也」。因此,在整個人生道路上,我們一定要先學會做人,以良好的人品鑄就崇高的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養,實現自己的理想,創造人生的輝煌。    
    
我們目前正處在一個全面開放、信息化、數位化的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以及社會經濟生活方式,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強烈衝擊著當代青少年和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很多學生都存在責任心不夠、不尊重別人、誠信意識淡薄、習慣說髒話、承受挫折能力較差、集體主義觀念不強、吃苦精神缺乏、團結合作意識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還是學生在做人方面的缺失。
    
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學生要想順利就業、走向成功,必須深刻認識做人與就業、做人與成功的關係,在學會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做到修養與學識並重。
    
目前,很多大學畢業生,為甚麼找不到工作?很多問題都是出在做人上。學生除了要學習書本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待人接物、穿衣戴帽等,都是如何做人的一種體現。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做好事。做人是一門道德規範,更是一門學問。大學生能否做一個有才能且有教養的人,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問題,一個人不但要有能力,還要有堅正、善良的人格。
    
我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優秀的中華傳統美德,包括為人、為學、為君、為官、為民、為父、為夫、為婦、為兄、為子孫的道德規範。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獨有的現象,其唯一的目地,就是把人培養成一個大寫的人!
    
所謂教育,就是教人學會做人。聯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無論「學會」什麼,最基本的落腳點,還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是四大支柱的關鍵和旨歸,也是教育的目地和根本。西方的做人教育同我國一樣源遠流長。早在古希臘,就有人提出了培養「和諧的人」的教育目地。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