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壩與生態:三門峽水壩-渭河流域

陳思 編輯


【正見網2004年03月31日】

2003年8月下旬,渭河流域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洪災。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據統計,這次渭河洪災造成慘重損失:洪水淹沒了102萬畝農田和55個村莊,致使渭南東部250平方公裡的大地淪為一片汪洋。56萬人受災,在災情最重的三門峽庫區的華縣和華陰市,有13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億元。這是渭河流域5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洪水災害。

面對嚴重的災情,很多水利專家指出:去年渭河是典型的「小水釀大災」。

據有關資料顯示,1954年8月,渭河發生了特大洪災,當時渭河華縣段的流量為每秒7760立方米,水位為338米。而去年的洪水災害,流量最大時不過 每秒3750立方米,水位卻達到342.76米。據華縣縣誌記載,渭河每隔三五年流量達到每秒4000立方米都是正常的,而去年的小流量卻造成如此大的災害,這說明高水位是造成災害的主要原因。

據測算,目前渭河1噸洪水中,含沙量竟有486公斤!渭河已變成名副其實的泥河。所有這些,致使潼關高程居高不下,造成渭河河床淤積抬升、南山支流倒灌;而三門峽水庫高水位運行則是造成潼關高程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專家認為,三門峽大型水壩抬高了渭河河床,下游段形成懸河,造成了土地鹽鹼化和洪水災害的無窮後果。

三門峽水壩是中國1949年以來最早建設的大型水壩之一,主要設計功能包括發電、防洪、灌溉。1957年4月開工,1960年6月大壩澆築到340米高程, 水庫開始蓄水。1960年11月至1961年6月壩前最高水位曾達332.58米,回水超過潼關,庫區淤積泥沙15.3億噸,潼關段渭河河床平均抬高了 4.3米。1961年10月下旬,當水庫水位到332.5米時,渭河口形成「欄門沙」,華縣水位達337.84米,比水庫水位高出5.34米,使渭河下游兩岸及黃河朝邑灘區5000人受到洪水包圍,25萬畝良田淹沒。

由於缺乏科學評估,從大壩建成開始,就對渭河河口地區造成重大生態破壞。泥沙淤積河口,黃河河水倒灌,致使河床抬高,兩岸農田鹽鹼化,洪水肆虐。雖然後來投入巨資,幾經改建,生態危害有所緩解,但並未徹底解決,一直為害至今。

水利專家認為,由於三門峽水壩建設導致渭河河口淤積,加劇了洪水災害,後果是嚴重的。近年來,陝西省有關廢棄三門峽大型水壩的呼聲日高,該水壩的的廢棄只是個時間的問題了。

參考資料

《渭河水災損失慘重》
《水壩建設的生態困惑》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