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思錄:中國文化的層面及向量淺析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1月22日】

中國經歷了五千年文明,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中國文化。那麼,什麼是中國文化?有很多人做過研究和思考,特別是近代東西文化的交流和比較,更是眾說紛紜,對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如何去認識和梳理?

有學者將中國文化概括為:中國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此處僅就中國文化中與傳統價值有關聯的層面及向量加以梳理和分析。 「向量」 本是數學和物理術語,這裡用來形容文化的指向性。對某一種文化而言,內涵中其實存有昇華或下降的指向。這裡將中國文化由表及裡分為四個層面討論:韜略,治國,修身,歸真。

一、韜略

原指《六韜》(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三略》(又稱《黃石公三略》)等古代的兵書,後世合稱「六韜三略」,以囊括天下所有兵法,戰略的統稱。《黃石公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三個部分,它是一部專論戰略的兵書,尤其側重於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是一部「兵書」、「謀略書」、「帝王學書」。漢高祖得力謀士張良就是師從黃石公,習得「黃石公三略」,幫助劉邦取得了天下。

類似的還有《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鬼谷子》等,如果說《孫子兵法》講的是以戰取勝,那麼《鬼谷子》則是側重於以言取勝。《鬼谷子》提出了「捭闔」、「反應」、「內揵」、「飛箝」、「忤合」、「揣摩」等遊說和謀略的原則和技巧。所以說,鬼谷子不僅是縱橫家之祖,也是戰國兵家之祖。

這層文化的特點是以謀略為主線、以治國用兵的勝利為目標,甚至從老子、儒家等經典論述中截取章句為其所用,修身的目的也是為了取勝和建立功業。因此,這層文化的向量指向是下降。隨著社會的發展,「成功學」等大行其道,把商場等也作為戰場,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勢必會導致人的道德水平下降。

二、治國

歷史上,中國人意識中仿佛只有天下而無國家。在治理方略方面,「內聖外王之道」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思想之精華所在 。孔子思想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被視為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途徑,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被視為內聖之人格理想,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視為外王之政治理想。

 「內聖外王」 的提法最早出自《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其含義指的是內有聖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兩者的融合。其中,「內聖」是體,「外王」則是用。這一思想成為儒家一貫奉行的人格理想和經世路向。在發展過程中,治理方略漸漸從「內聖」與「外王」體用統一轉向體用分離,重心由內聖向外王遷移。

對人性的認識,從孟子的「人性善」到荀子的「人性惡」,治國理念也在發生著流變。荀子列舉了這三種途徑:「凡兼人者有三術: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議兵》)分別對應王道、霸道、詭道,後二者以力為先或以利為先。兩者治國,有速效,但不能長久。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和法家的不同,儒家主張「禮刑並重」, 法家主張「尚法唯刑」。最後在實際應用中更多表現為「儒表法裡」。

這層文化的特點是從善到惡的流變過程,體現在經世方略上從「修己安人」向「修己治人」演變, 其文化向量也是朝著人類道德標準下降方向用力的。

三、修身

四書之首的《大學》開篇便論述了修身要達到的境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追求至善且持為常態。接下來又闡述修身的重要性:「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意思就是:人無論高低貴賤,修身都是根本,若是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其他的就不可能做好。孔子也指出,修己安人是連堯舜都未必能做好的事情:「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論語·憲問》)」

作為四書之一的《中庸》同樣論述了人一生中所要達到的道德水準和修身境界,開篇語即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其意就是用不偏不倚平常的中和之道對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上天給予人的天性,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做事就是道,對自己的本性以中和之道進行自我修養。儒家的修身是為了經世致用,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此外還有儒家「五常」 「仁義禮智信」,給出了做人的道德和行為準則,又是用以調整個體存在與他人之間關係的倫理原則。

這層文化的特點是具有維持做人的道德的因素,通過修己踐行至善、中庸以及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中國傳統價值,但同時又因為修齊治平功利性因素的摻入,難免因現實種種問題牽扯而推波助流。隨著人類社會的道德下滑,是否還能保持住「至善」的定力?而且整個社會對道德標準的認識也會發生流變,因此,這層文化的向量特徵是多元素指向,既有修德保持因素,又有下降,其最終結果還是難以抵禦人類道德整體性下滑的趨勢。

四、歸真

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部分。以「三教」統稱為儒釋道始於北周時期,約公元六世紀中後逐漸形成了三教鼎立的文化格局。儒釋道雖然代表著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歷史發展中從競爭逐漸走向文化融合,被共同用來為修身和治國服務。具有代表性的是宋孝宗寫的《原道論》, 提倡「以佛修心, 以老治身, 以儒治世。」後人在三教文化的關係和功用方面做出了許多闡釋和論述,甚至提出自己的理論。

歷史上有一種觀點認為佛道為體,儒學為用;另一種則強調佛道是儒之道體的用。這種爭論的基點都是儒釋道如何為經世治國服務的問題。其實,佛道文化是指導人返本歸真和出世間,其修心、修身的內涵和目標與儒家文化大相逕庭,儘管對儒家修己安民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道或佛法中蘊含的層層理非是從文字表面所能洞悉。真正的佛法是給人鋪就的一部上天的階梯,人只有在不斷提高自己境界的同時,才能領悟到更高一層的法理。

這層文化的特點是使真修的人昇華和境界提高,同時引導社會道德標準回升。因此,這層文化的向量指向是提升,即使整個社會的道德整體在下滑之中,總有一部分人逆流而上。然而,並不是人類文明的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傳法者下世度人,遇到佛法傳世的歷史機緣是非常可喜的事情。

近些年,優曇婆羅花在世界各地盛開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 (《梅花詩》)」釋迦牟尼佛曾對弟子們提及轉輪聖王和優曇婆羅花: 「到時候會有一種花叫做優曇婆羅花在大範圍開放,能提示人們轉輪聖王駐世傳法度人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